是生命在于运动,还是“静止使人长寿”?世卫组织给出了明确答案

运动养生?还是静止长寿?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让人深思的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身体健康,而运动和静坐成了两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然而,有些人认为,长时间的静坐可以让人长寿,而运动则会使人疲惫不堪,而有些人的观点则与之相反。那么,是运动养生,还是静止长寿呢?世卫组织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一、运动养生的说法由来已久,坚持运动不仅对身体有益,还能延缓衰老

运动对人体的益处想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深有体会,因而许多人对运动养生的说法也深信不疑。实际上,运动养生的说法由来已久,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医理论。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只有通过运动调节身体,才能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因此,运动养生一直被视为保持健康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太极拳、五禽戏都属于经典的中医养生运动。

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运动的重要性也日益被人们所认知。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增强体力和耐力,从而保持身体的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缺乏身体活动是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适量的运动可以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

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运动,都可以有效地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当我们在进行有氧运动时,身体会通过增加心率和呼吸率来提高身体的氧气摄入量和代谢率,这有利于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高血压和高胆固醇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而有氧运动能够通过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的方式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升高。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有氧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身体燃烧卡路里,减少体脂肪,从而控制体重,还能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从而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而对于老年人,运动养生就变得尤其重要,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今,已有研究已经证实了运动可以延缓衰老的进程。

曾经有一项研究就以老年小鼠作为实验对象,探究了运动对干细胞的影响。研究人员发现,在老年小鼠身体内,干细胞区域的炎症状态明显升高,这导致了多个器官(如肝脏、胃肠道、肌肉等)的功能逐渐下降,从而促进了衰老的进程。

但经过长期的运动干预,老年小鼠的干细胞区域的炎症状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运动训练后,炎症因子的水平降低了,干细胞的数量和活力增加了,肝脏、胃肠道、肌肉等器官的功能也得到了改善。

这表明,运动可以通过重新编程干细胞区域的炎症状态,来延缓哺乳动物的衰老进程,同时,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这种炎症状态的改善是由运动引起的,而不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如饮食或药物治疗等。

这也意味着,适度运动可以促进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修复,从而有助于延缓衰老过程。这对于人类的健康和长寿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和延缓衰老,运动养生的说法也得以证实。

二、运动养生的关键在于掌握运动量和运动方式,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但要真正做到运动养生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只有掌握合适的运动量和运动方式,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否则,运动反而会适得其反,对身体造成伤害。

如果运动量过大,身体可能会无法承受过度的运动负荷,许多违规的减肥班就是通过每天大量的超强度的运动来达到减肥的目的的。但这种做法对人体健康有害无利,过度的运动会大量消耗人体的能量,导致身体疲劳,肌肉和关节损伤,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如果运动量不足,则无法达到锻炼的效果。身体需要充分的运动来保持健康,如果缺乏运动,身体的代谢水平会下降,肌肉会变得松弛,骨密度会下降,心肺功能会退化,甚至会导致虚胖和慢性疾病的发生。

因此,要掌握运动量,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目的来制定运动计划。比如,如果想减肥,就需要增加运动量,但要注意不要一下子过大,可以逐渐增加。如果是长时间不运动的人,可以从每天散步开始,慢慢增加运动量。

其次,运动方式也非常重要,不同的运动方式对身体的影响也不同,这取决于运动对身体各个系统的影响。

例如,有氧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最为显著,可以通过增加心率和呼吸频率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降低血压和血脂,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力量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肌肉的代谢水平和骨密度,预防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等问题。因此在选择运动方式时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项目。

不同的人体质也需要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比如,身体柔软的人可以选择瑜伽等柔和的运动方式,而身体较强壮的人可以选择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

而对于运动新手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非常重要。建议初学者从低强度、低风险的运动方式开始,如散步、瑜伽、游泳等,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年龄较大的体质虚弱的人运动时更需要慎重选择运动项目,建议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低风险、低强度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极、瑜伽等,以预防关节疼痛和肌肉损伤。

但是,有些人可能会因为过于热爱运动而忽视了运动量和运动方式的掌握,导致适得其反。

例如,有的人在连续进行高强度的超负荷运动后,会出现身体疲劳和损伤的情况;而有的人如果在没有运动基础的情况下选择了过于剧烈的运动方式,则很容易导致身体不适,这样不仅没有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反而使得身体情况更加糟糕。

因此,要做到运动养生必须要掌握运动量和运动方式,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经验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不能盲目或急于求成,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身体健康,延缓衰老。

三、静止长寿?不要被这个误导,世卫组织揭示,动静结合才是健康长寿之道

在追求长寿的过程中,总有一些人会被一些传言所误导,比如,有人认为静止不动才能长寿。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世界卫生组织也曾对此进行了解释,揭示了动静结合才是健康长寿之道。

首先我们要明白,虽然长时间静坐不会导致人们直接死亡,但是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当人们不动的时候,大脑会误以为现在是休息时间,于是血液流动就会变慢,致使新陈代谢降低,血糖和胆固醇水平升高。长此以往,会导致身体的某些功能退化,或者无法正常运转,容易引发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就曾有过这么一个研究,该研究搜集了超过十万名成年人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每天长时间久坐会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和中风的风险,而这些疾病通常被认为是与缺乏运动有关的。

具体来说,每天坐着超过6个小时的人,相比于每天坐着不到3个小时的人,患心脏病、糖尿病和中风的风险分别增加了18%、91%和147%。该研究结果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对长时间久坐对健康的深入研究,证实了长时间的静坐对身体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那这么说来,要坚持运动才有利于健康呀,为什么世卫组织又会指出动静结合才是健康长寿之道呢?

的确,运动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健康状态,减少患病的风险,但静止也是必要的,适当的静止可以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动静结合简单来说,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运动和休息的平衡,研究表明,动静结合可以带来更多的健康益处,一项研究发现,每周进行2-3次适度运动并有规律的休息的人,其焦虑、抑郁和压力水平都比那些不运动或运动过度不休息的人低。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动静结合的这种锻炼方式可以使身体在锻炼之后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达到事半功倍的运动效果,从而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包括心血管健康、身体素质、免疫力等。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身体的运动和休息的平衡,避免长时间的久坐不动或过度运动造成身体的疲劳和损伤。

合理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加强肌肉骨骼系统、促进新陈代谢和维持良好的身体形态,而合理的休息可以恢复身体的力量、调节身体的功能和精神状态,使身体得到更好的修复和保养,动静结合才会更健康。

四、运动与静止,如何在生活中实现平衡?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往往忙碌而紧张。很多人因为忙于工作、学习、家庭等事务,无法抽出时间进行运动,而另一些人则因为久坐不动,缺乏运动,导致身体健康出现问题。

因此,如何在生活中实现运动与静止的平衡,成为了当下人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具体来说,动静结合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运动和休息要相互结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工作负荷,合理安排运动和休息的时间和频率,让运动和静止二者互补,相互促进,才能使身体达到最佳的状态。

例如,在工作中适时的休息可以有效地减轻身体疲劳,恢复身体机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在休息时间里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体操、瑜伽或散步等。这些轻度的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身体的代谢和循环,还可以缓解身体的紧张和压力,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2. 运动和休息的强度要适度。

过度的运动或休息都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和休息方式。

例如,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会使身体大量消耗能量,导致肌肉疲劳,血糖下降,乃至出现低血糖反应,还可能导致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损伤,而长时间的静坐可能会导致肌肉萎缩和身体僵硬。

因此,需要在长时间静坐或维持一个动作时,适时地进行站立、走动等活动,避免身体僵硬,而活动时也要量力而行,适当即可。

3. 运动和休息的方式要多样化。

不同的运动方式可以对身体产生不同的效果,举个例子,有些人喜欢激烈的运动,如跑步、游泳等,这可以增强身体的耐力和肌肉力量;而有些人则喜欢柔和的运动,如瑜伽、太极等,这同样对身体有利,可以调节身体的内分泌和情绪,增强身体的柔韧性。

而不同的休息方式也可以对身体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看书可以放松身心、增加知识储备;听音乐可以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冥想可以提高注意力、增强内心平静。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体状况和需求,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喜好,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多样化的运动和休息方式,避免单一方式对身体造成的负面影响。如果只进行同一种运动或休息方式,不仅会导致身体适应性降低,而且可能会出现疲劳和损伤等问题。

因此,运动和休息的方式要多样化,从而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总而言之,运动和静止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在两者之间实现平衡,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运动和静止的重要性,通过适当的运动和合理的休息来维护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Ding D, Lawson KD, Kolbe-Alexander TL, et al. Sedentary Tim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Risk for Disease Incidence, Mortality, and Hospitalization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Circulation, 2019, 139(8): 1155-1175.

[2]Liu Ling,Kim Soochi,Buckley Matthew T,Reyes Jaime M,Kang Jengmin,Tian Lei,Wang Mingqiang,Lieu Alexander,Mao Michelle,RodriguezMateo Cristina,Ishak Heather D,Jeong Mira,Wu Joseph C,Goodell Margaret A,Brunet Anne,Rando Thomas A. Exercise reprograms the inflammatory landscape of multiple stem cell compartments during mammalian aging.[J]. Cell stem cell,202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长寿   可能会   运动量   有氧运动   干细胞   衰老   动静   肌肉   强度   糖尿病   身体   答案   水平   组织   功能   方式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