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佳设计案例干饭带笋,地位更稳!

溯源品牌和产品的深度价值,从源头寻找创意的方向和灵感。中国笋的第一身份认证,自古至今,产地是第一要素,即人文、生态所孕育的一方风物。



溯源乐安

乐安春秋时乐安属吴,战国初属越,周属楚,秦属于九江郡,西汉属豫章的南城县,东汉属临汝县,三国时属吴国的临川郡,隋属崇仁县。

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析崇仁、永丰2县置乐安县,辖天授、乐安、忠义、云盖四乡,并以乐安乡名而得县名,属抚州。

乐安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山地占38%,低丘岗地占51%,高丘占11%,有草山、草坡25.5万亩,水面15万亩,山林面积278.4万亩。



登仙桥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距今近千年,原名“洪门桥”,后因南宋诗人葛长庚在“洪门桥”留有“仰卧洪桥似登仙”的诗句,故改名为“登仙桥”。

1933年2月27日至3月1日,周恩来、朱德指挥中央主力红军在黄陂、蛟湖和登仙桥一带,采取声东击西与大兵团伏击的战略战术,歼灭了敌军52、59两个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即举世闻名的“黄陂、登仙桥大捷”。

如今,硝烟散去,古老的登仙桥仍矗立于河面之上,虽然历尽沧桑,却依然纹丝不动,她是共和国红色历史的见证。今天,登仙桥已成为人们参观旅游、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景点,每年这里要接待5万人次游客。



乐安县登仙桥食品发展有限公司先后通过 “HACCP”体系认证。公司“登仙桥”商标被评为“江西省著名商标”,并荣获“江西老字号”称号;“乐安竹笋”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并被认定为“中欧互认”产品。“乐安竹笋”品牌价值为11.53亿元,并跻身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0强和江西省农产品50强品牌。产品先后荣获“畅销产品金奖”“优质产品”“最具活力老字号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到欧美及东南亚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自有工厂拥有员工2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0余人,工厂已达成全工业化车间,流水线制作流程,拥有独立高温杀菌车间、巴氏杀菌车间,严格管控生产卫生环境,统一标准化流程,只为制作更好的清水竹笋。


挖掘品牌图腾

沉淀品牌资产

造型符号——窗和灯笼

东方特有文化符号窗和灯笼

作为中国的特色食品,中国的竹笋一直在国际美食界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羚佳设计抓取这一特征将其放大,融入灯笼与窗框独具东方美学的视觉符号。

传统中式风格沉淀千年,经过无数岁月沧桑与历史的洗礼,仍然魅力不减,散发着浓郁的东方美学情调。


字体设计


插画设计


插画元素结合乐安县地形地貌,将现代的制笋工艺与古代的情景结合,体现笋作为美食的古老。还原诗人曾经登临登仙桥的场景诉说文化IP“登仙桥”的故事,多时空的画面凝聚在一张画面之中,时光匆匆,而“登仙桥”见证了一切,这是时光的沧桑,岁月的朦胧与传统的美。

作为登仙桥品牌形象产品,必须构建品牌之于市场认知、体验联想等基础的差异化因子,形成品牌在消费市场的强区隔,以乐安意境之美,为核心创意。挖掘登仙桥品牌的价值表达。


中国意境·创意理念

灵魂内涵:传承中国“柳林春半合,荻笋乱无丛”的意境。

与中国“山水文化精神”一脉相通,也正是“人与笋”之间,自古至今的情感共情和精神归属。



登仙桥产品出口到欧美及东南亚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本款袋装笋出口区域为日本,包装上加入日文元素增加当地消费者对产品认同感。



笋乳白·更有机

国家地理标志乐安竹笋,因生长在高山深处,其气候和土壤条件不同,生产出来的产品在自然曝光情况下,笋容易变乳白,为微量元素所致。

在清水竹笋行业中,由于消费者教育比较缺乏,大部分的人都认为清水竹笋发白会不太新鲜,羚佳设计根据产品特点拟定广告语“笋乳白 · 更有机”体现产品特点,还劣势为优势,促进产品销量。



窗棂是窗的核心、审美中心,窗的美是东方的美。羚佳设计提取窗框元素,在包装设计制作窗景的效果,拉近了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距离。



创意灵感

从中式造景意境中,汲取创意灵感;

从自然山水文化中,获得艺术精神;

从“开盒形式”进行创新表现,以“盒型创意”进行“造景造境”。


盒中有画

特别运用传统中国画“平远”的全景式构图法,将各色景致平铺开来,充分表达中国传统审美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乐安   乐安县   洪门   江西省   干饭   窗框   乳白   竹笋   创意   灯笼   中国   意境   农产品   车间   地位   案例   品牌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