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13英寸该选谁?15英寸MacBook Air首发体验

今年的WWDC足够精彩,除了各大系统的例行更新,苹果还发布了多款硬件设备。由于Vision Pro太过亮眼,被它抢去了大部分的风头,但是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在短期内能买得到、买得起的,还是MacBook Air。

新版MacBook Air和去年的13英寸版相比,仍然沿用了苹果自研的M2平台,最大的变化就是将屏幕尺寸升级到15英寸。如此一来,苹果官方在售的MacBook Air就已经有三款了:13英寸的M1/M2版和15英寸的M2版,起售价格从7999元到10499元,为不同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作为一名集齐了在售MacBook Air的资深苹果用户,这几天细细品味了15英寸版MacBook Air之后,也发现了不少发布会上没有提到的东西,这其中有许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察觉到的小细节,很有必要在它开售之前来跟大家聊一下。

Apple芯片带来的极致轻薄

15英寸MacBook Air沿用了此前13英寸MacBook Air的外观,简单来说就是舍弃了经典的楔形设计,采用接近于矩形的等宽机身,在13英寸版的基础上整体尺寸扩大了一圈。

从参数上看,15英寸MacBook Air的三围是340.4毫米、237.6毫米、11.5毫米,整机重量也做到了1.51千克,相较于此前的13英寸版只厚了0.2毫米,长宽也只增加了2、3厘米,仍然保持着Air系列极致轻薄的设计理念。

光看数字可能没什么概念,在这里跟大家说说这几天我的实际体验:从去年入手了M2版13英寸MacBook,我几乎每天都会和它一起上下班,这几天换成15英寸MacBook之后,还是原来的背包,日常背着它几乎感觉不到明显的重量变化,背着它挤地铁也不在话下,仍然可以轻装上阵。

能有这么轻薄的体验,最大的功臣应该就是Apple芯片了。由于采用了ARM架构,能够兼顾性能和功耗,因此苹果大胆地使用了无风扇设计,内部空间不会那么紧张,同时也能减重不少。

左为13英寸MacBook Air,右为15英寸MacBook Air

整体尺寸变大之后,C面的触控板面积也有所增加,不光是有效触控面积更大,对于操作精度也有提升。触控板的控制精度可以大致理解成鼠标的DPI,也就是鼠标滑过一英尺的距离,在屏幕上移动了多少个像素点。

我仔细对比了13英寸和15英寸的MacBook Air的触控板体验,手指滑过相同一段距离,15英寸版的光标相对更“跟手”一些,在浏览页面或者拖放视频进度条时都会有比较明显的感觉,定位更为精准。

从上到下分别为M1版13英寸MacBook Air、M2版13英寸MacBook Air和15英寸MacBook Air

其他,15英寸版MacBook Air在外观方面就和13英寸版保持一致了,比如两个雷雳/USB 4端口+3.5mm耳机插孔、1080P高清摄像头、三麦克风阵列……这些在此前的13英寸版MacBook Air评测文章中都有提到,可以点击主页查看,就不重复了。

屏幕大2英寸差距有多少

新款MacBook Air的屏幕尺寸从13.6英寸升级到15.3英寸,接近两英寸的提升,在日常使用中能有多大的变化呢?

我们直接来看对比:使用M2版的13英寸/15英寸MacBook Air打开同一个Safari页面,15英寸版显示的内容要多4~5行文字;在制作PPT时,15英寸版的右侧的编辑区域更大,左侧预览界面也能多显示两页;打开哔哩哔哩播放视频,15英寸版的左下角评论区和右侧相关推荐都会多显示两行……

左为13英寸MacBook Air,右为15英寸MacBook Air

类似的例子非常多,苹果并没有偷懒,直接将UI界面等比例放大,而是针对15英寸的屏幕进行了重新排版,很好地利用了多出来的显示面积,展现出更多有效信息。比如我一直很依赖的台前调度功能,左侧就能多显示一组后台应用,使用15英寸版MacBook Air,在多种应用场景之间切换也会自如很多。

当然,还有一点众所周知的提升——屏幕越大看视频越爽,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全屏播放视频时,大屏带来的视觉震撼会更明显,再加上15英寸版MacBook Air升级到了6扬声器系统,在看视频/听音乐的时候会更有沉浸感。

左为13英寸MacBook Air,右为15英寸MacBook Air

像我经常需要进行视频剪辑,屏幕尺寸以及音质的提升对我来说都称得上刚需。15英寸版MacBook Air提供了更大的预览窗口,底部也能多一条轨道,已经能满足我的大部分剪辑需求了,工作效率自然能够大幅提升。

就算不剪视频,在平时编辑文档、浏览网页、收发邮件等各种场景,都能显示更多的有效信息,无论是工作还是娱乐,15英寸的大屏都能带来直观的提升。

性能不再是轻薄本的束缚

轻薄设计和高性能就像是跷跷板,较难做到两者兼顾。特别是在PC平台,高性能游戏本、设计师电脑往往比较厚重,而轻薄本一般也只能轻办公,或者进行简单的影音娱乐。

但是在Mac平台,这点反而是最不用担心的地方。从去年M2芯片首发到现在,也已经有一年时间了,晶体管数量、每秒运算次数这些参数就不多说了,我们直接来看看它在15英寸MacBook Air上的具体表现:

Geekbench 5单核得分1943,多核得分9007,这个成绩完全符合预期。体现在具体的使用场景,用Premiere Pro、Final Cut Pro等视频剪辑软件实测下来,渲染速度和M2版13英寸MacBook Air基本保持一致,和M1版13英寸MacBook Air相比提升在15%以上。

当然,可能不少人对于视频剪辑没什么概念,日常也几乎用不上这些软件,日常使用场景也就是轻办公和影音娱乐,那么M2版15英寸MacBook完全能够胜任你的需求,在多数场景都是“性能过剩”的,正因为如此,机身也不会有明显发热,不用担心因此降频造成卡顿。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担心苹果软件的兼容性问题,在M系列芯片刚发布的时候,的确存在App不够丰富或者出现异常BUG的问题,但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基本得到改善,像是WPS、网易云音乐、腾讯会议、抖音……几乎你叫得上名字的常用App都能在Mac平台使用,操作逻辑也和手机端保持一致,不用太多的学习门槛就能快速上手。

当然,Mac目前对于部分工业领域或者政企软件的适配性仍有待提高,这点需要提前做好功课。至于游戏,现在Mac上也不如PC多,但是在WWDC23上,苹果也为全新的macOS Sonoma赋予了全新的游戏模式,并且为开发者提供了迁移工具,相信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大作登上Mac平台了。

MacBook Air全系选购建议

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使用MacBook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网页浏览和影音娱乐场景,对于生产力的需求更多还是体现在文字编辑以及简单的图片、视频处理。在此前,最好的选择就是13英寸版MacBook Air,毕竟价格便宜,也能满足自己的需求。

从左到右分别为M1版13英寸MacBook Air、15英寸MacBook Air和M2版13英寸MacBook Air

但是想要大屏的话,就只能考虑16英寸版的MacBook Pro版。这样一来,自然会造成性能浪费,预算也会随之拔高。15英寸版MacBook Air出现之后,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既有Air系列的轻薄设计,也用上了“基础款”M2芯片,既控制了预算,也保证了性能,是目前Mac阵营的最佳选择。

所以,15英寸MacBook Air比较适合有移动办公需求,又比较看重大屏体验的用户;同时,也很适合学生用户使用,在提供影音娱乐的同时,也能偶尔剪辑一下Vlog。在这里,我也建议图像设计、音/视频制作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尽早地接触苹果的软件系统,因为相关领域的大佬们多数都在使用苹果生态的软硬件产品,这对以后的职业生涯是很有帮助的。

至于13英寸的两款MacBook Air,主要就是M1和M2芯片的区别。前者比较适合只需要轻办公、看看视频的用户,或者说对于Mac没什么概念,只是“想要一台苹果电脑”的用户,主流的社交、娱乐软件,它都没问题;

而后者则提供了相对充裕的性能空间——即便如此,我觉得目前M2版13英寸MacBook Air的性价比并不如15英寸版,因为大家一般都会选择512GB版,同样的M2芯片,13英寸款售价11499元,而15英寸款则是11999元,差价只有500元,如果不是特别看重便携,为什么不选择买新款的15英寸MacBook Air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视频剪辑   都会   轻薄   芯片   场景   性能   苹果   需求   更多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