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国羽名宿患癌离世,曾弃绿卡卖别墅回国效力,逝前留下2遗愿

上世纪70年代,陈福成创立了大通港小学羽毛球队,给小队员们讲了一个故事。

在印尼的一个中国人家庭,家里有8个孩子,小姑娘陈玉娘排行老五,羽毛球水平十分高超。

父母在印尼发展多年,家庭条件优渥,平时还有佣人照顾起居生活。

陈玉娘从小在印尼长大,连中文都不会说,但在祖国的召唤下,15岁时毅然回到了国内,成为中国羽坛第一代小花旦。

10岁的韩爱萍听了这个故事后心潮澎湃,原来这个小小的羽毛球也能为国争光,在她的身边,也有这么普通而传奇的人物。

多年以后,韩爱萍也像自己的两位恩师一样,无论在国外呆了多久,依然回到了国内,为心爱的羽毛球事业奉献余生。

称霸80年代国际羽坛

韩爱萍1962年4月出生在湖北省武汉市,父母都是工人,结婚8年才有了这个独生女儿,把她视为掌上明珠。那个年代的独生女儿很少,但韩爱萍并不娇气,反而是敢打敢拼的刚强性格。

1972年,新加坡归国华侨陈福成选了几十个小学生练羽毛球,韩爱萍也是其中之一。当时乒乓球和篮球在国内很流行,韩爱萍从来没有看到过羽毛球,也谈不上爱好,陈福成便多次上门探访,说服了她的父母。

刚进学校时,仅有的几副羽毛球拍也坏了,陈福成递给韩爱萍一把断了把的球拍,世界冠军的训练生涯就是从这半个球拍开始的。

球拍打坏了,队员们便练习空手动作,羽毛球练坏了,陈福成会从教室天花板牵上麻绳,在绳上牵一块坨子,当成羽毛球来打。

刚开始是训练体能和基本功,一个简单的挥拍动作,就要练上几个月。

女孩子们都喜欢跳皮筋、踢毽子,但陈福成不让她们玩这些,怕影响挥拍的手法。

在条件困难、设施简陋的情况下,陈福成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羽毛球人才,好几个学生成为叱咤羽坛的风云人物。

1974年,韩爱萍和10多个硚口少年运动员进入了湖北省队,在业余体校时每个月有6元的津贴,偶尔会和小伙伴们去小饭店,花两角钱二两粮票吃碗热干面。

在省体校运动大队时,每月的津贴涨到了24元,那时大人的工资大约40元左右,茅台8元多一瓶,小小年纪就能帮家里分担一部分。

为了全面磨练队员们的意志,队里每年要进行一次冬训,每天跑6000米,跑到长江大桥上时寒风刺骨,冻得鼻涕直流。

1978年,韩爱萍进入国家队,成为陈玉娘的第一批队员,在名师的指导下,羽毛球技术飞速提升。这两年里,韩爱萍满脑子都在琢磨羽毛球技术,连走路都在研究打球动作,达到了痴迷的境界。

队员们最开心的事,就是结伴去陈玉娘教练家里看电视,地上铺上席子,大家席地而坐,十分热闹。

1979年,年仅17岁的韩爱萍首次参加世锦赛,便一鸣惊人,获得了女单冠军。

世锦赛后不久,韩爱萍被查出患有严重甲亢,这个病可以导致心跳过快,对运动量巨大的队员是个打击,队里安排她休息,但韩爱萍依然坚持训练,并积极治疗调理,不愿放弃羽毛球事业。

1982年,20岁的韩爱萍强势复出,为了不让体力消耗过大,调整战术使用小碎步上网,成为一大特色,很快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1985年羽毛球世锦赛,中国队4人参加女单比赛,3人进入决赛,韩爱萍和队友吴健秋决赛时,在输了一局的情况下,以连续扣杀反击,摘取了单打金牌。

羽毛球双打项目,韩爱萍和队友李玲蔚一起击败了对手,获得了双打冠军。

中国队的精彩表现,改变了世界羽坛的格局,进入中国女羽的黄金时期。

上世纪80年代,韩爱萍和李玲蔚被称为国际羽坛双子星,几乎横扫了所有世界杯和世锦赛的金牌,两人轮流拿冠军,成为名副其实的羽坛皇后。

韩爱萍进攻能力强,扣杀和劈杀是特长,上网速度快而凶狠,总共获得了13个世界冠军。

在韩爱萍退役时,羽毛球还没有加入奥运会,没能拿到奥运冠军,是职业生涯的遗憾。

放弃绿卡,助力湖北羽毛球腾飞

1988年,韩爱萍即将退役,湖北体育局将她列入了后备干部名单,国家队也希望她留下当教练,韩爱萍选择留任国家队。

1989年,国家队把男友郭鸣也调进了北京工作,特批两人在队内结婚。

韩爱萍在1990年1月正式退役时,湖北体育局已经没了她的职位,只能寻找其他出路。

这时日本当地的羽毛球俱乐部邀请韩爱萍去执教,便在日本待了三年。

1993年,悉尼申办奥运会成功,次年澳大利亚向韩爱萍发出邀请,让她去当教练。

丈夫郭鸣正在澳大利亚留学,韩爱萍考虑后,欣然同意前往,找到当地的羽毛球俱乐部合作,由她寻找生源,培养当地的选手。

澳大利亚的羽毛球运动还没有进入专业化,队员们的训练时间十分有限,一周只能集中训练三次。

韩爱萍简化了训练流程,精简教学内容,用8年的时间培养出了一批高水平职业运动员。在澳大利亚期间,韩爱萍的2个女儿也出生了,大女儿名叫郭毓珊,小女儿取名韩雅璐。

2002年,湖北省队全力备战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省体育局召唤韩爱萍回国助阵。

这时韩爱萍在澳大利亚的事业已经步入正轨,经过多年打拼,两人也有了别墅和车子。

虽然漂流海外12年,但韩爱萍的心里一直有个想法,要回祖国培养出奥运冠军。

丈夫郭鸣表示:“无论你做怎样的决定,我都无条件支持你!”

两人把经营多年的俱乐部无偿转让给当地的教练,卖掉了自己的别墅,放弃了绿卡,带着两个女儿回到了武汉。

韩爱萍表示:“这样做就是要让自己没有退路,必须要成功。”

她把所有的精力放在队里,7岁的大女儿因语言不熟悉,从小学一年级读起,小女儿送到姑妈家寄养。

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在南京举办,湖北队高俊和魏毅力战胜了广东队杨维和张洁文,获得了女双冠军。

韩爱萍执教湖北羽毛球队期间,队员一共获得8枚金牌、5枚银牌和1枚铜牌,还培养出赵芸蕾和王晓理等冠军队员。

完成十运会任务后,韩爱萍又把目光放在羽毛球普及和教育上,当地政府授权东方红小学和韩爱萍合作,创办了以她名字命名的羽毛球学校。

2006年8月,韩爱萍从教练岗位调到了体育局行政岗,但她的工作并不轻松,一有空就会到羽毛球学校里指点小队员。

2016年,韩爱萍查出肿瘤,在一边治疗的同时,还忙着羽毛球青少年人才的培养和羽毛球运动普及工作。

2019年9月,学生家长在球场见到韩爱萍,她的头上戴着棉帽子,虽然精神不太好,还在场边看孩子们训练,看到哪个孩子的动作不规范,会走上前指导一番。

这时韩爱萍饱受病痛困扰,有时连走路都困难,但她呆惯了训练场,羽毛球学校办公室在二楼,总要去三楼的训练场看看。

2019年10月,韩爱萍病情恶化,不得不住院治疗,丈夫郭鸣寸步不离地守护在她身旁。

弥留之际,韩爱萍还有两个心愿没有完成,一是继续把羽毛球学校开下去,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二是自己是独生子女,年迈的父母无法再尽孝。

丈夫郭鸣听了妻子的话潸然泪下,表示会认真地帮她完成这两个心愿。

10月16日晚上8点30分,韩爱萍因肺癌医治无效,在武汉去世,享年57岁。

10月17日,在韩爱萍遗体告别仪式上,队友、教练和弟子们纷纷赶来,和她作最后告别。

大屏幕上浮现出飒爽英姿,播放着韩爱萍昔日比赛时的影像,音容相貌仿佛仍在眼前。遗体周围堆放着许多洁白的羽毛球,这是韩爱萍陪伴一生、热爱一生的东西,耗尽了她的心血。

韩爱萍生前曾说:“原来给领导、同事和朋友们添了不少麻烦,去世后不能再给大家添麻烦了。”前一天去世,第二天就举办告别仪式,亲友们正是遵循韩爱萍“一切从简”的遗愿。

音容永存,传承体育强国梦

一晃到了2023年,韩爱萍的丈夫郭鸣一直经营着羽毛球俱乐部,里面的设施很完备。

来这里打球的市民一看就知道,这个俱乐部是以老板名字命名的,在场馆资料墙上,还有韩爱萍、田秉义等冠军的资料,简约介绍了队员们的职业生涯。

除了羽毛球馆外,还有大型健身房,运动完后出了一身汗,场馆内有沐浴房洗澡。

在俱乐部里面,有许多青少年在练习羽毛球,经过多年摸索,训练更加系统化。

体能训练中,小运动员们会进行跳绳等运动,速度堪比专业跳绳运动员。

在基础训练时,现场有时会加入音乐,上百名运动员错落有致地跟着节奏同时挥拍,时不时整齐地移动步伐,场面比广场舞更加壮观。

韩爱萍的丈夫郭鸣和两个女儿长期在武汉生活,女儿们都很喜欢羽毛球,虽然达不到母亲的高度,但她们的生活中到处是羽毛球的影子。

小女儿韩雅路身高1.84米,由于高度太高,不适合专业羽毛球,就转为网球职业训练。

作为世界冠军的女儿,两人的生活也受到媒体的关注,有时会同时出现在公众面前,2019年母亲的传记《东方凤羽:韩爱萍传》发行时,两人都到场出席了首发仪式。

在韩爱萍的一生中,有两位教练对她的影响最大,除了陈玉娘之外,也忘不了启蒙老师陈福成对她的教诲。

陈福成孤身从新加坡回到中国后,进入湖北艺术附中学习,从小喜欢音乐,曾想当一名歌剧演员。

他没有高深的羽毛球技术,也没有魁梧的身材,只有希望祖国强盛的赤子之心和钻研精神。

从音乐领域转行当体育老师,陈福成硬是摸索出一套训练方法,在一个小学里培养出5名国家羽毛球运动员。

他时常和韩爱萍、田秉义等爱徒说:“以前我在海外漂泊时,听说你是华人都要绕道走,你们有机会出国比赛,多拿几个世界冠军,如今,是扬眉吐气的时候了!”

韩爱萍的经历充满着传奇色彩,一生从绚烂到平淡,既有海外游子的赤子情怀,又有武汉儿女的坚韧精神,感染了很多人。

中国羽毛球成为世界霸主的背后,有很多默默付出的教练,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传承着体育强国梦。

参考资料:

《北广人物》:再见!东方凤羽韩爱萍 2019年45期

《长江云新闻》:爱武汉促成韩爱萍回国执教 2019-12-2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体育局   羽坛   澳大利亚   遗愿   绿卡   湖北   武汉   俱乐部   羽毛球   效力   运动员   教练   别墅   女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