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初次见江青,给出7字评价,再次见面后对江青做出一个提醒

前言

1949年国家扫清了内忧外患,党中央准备向全世界宣布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邀请的观礼嘉宾也都是在抗战中做出卓越功勋的将领及家人其中自然少不了中华民国缔造者,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宋庆龄。

为了表示对宋庆龄夫人的敬重,毛主席特意吩咐妻子江青替他接待这位贵宾,江青欣然同意了。因为她知道宋庆龄是大家闺秀,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此很想和她结识。

然而宋庆龄第一次见到江青还对她满口夸赞,再见就与她针锋相对。江青究竟做了什么,让宋庆龄对她改观?今天就让我们看看这两位夫人之间发生的故事。

两次见面就改观

1949年,党中央正在准备庄重的开国大典,宋庆龄也受邀观礼。毛泽东特意吩咐江青:“那天你负责接待好宋夫人,不要让她觉得礼数不周。”江青欣然同意了,她也十分期盼见到这个奇女子。

开国大典当天,江青事无巨细的安排好关于宋庆龄的接待事宜,对宋庆龄也是彬彬有礼:“宋夫人,早就听说您是女中豪杰,今日一见果然如此。若有礼数不周请海涵。”

宋庆龄见主席的妻子对自己彬彬有礼,于是也客气着回答道:“夫人和蔼可亲,幸会。”两人第一次见面都给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典礼结束后,江青还亲自到火车站给宋庆龄送行,宋庆龄觉得这个夫人没什么架子,衣着朴素很好相处。

回到上海的宋庆龄对友人夸赞江青:“有礼貌,讨人喜欢。”宋庆龄此话应该是真心的,因为她的身份特殊,不会随意评价主席的夫人。

1956年,宋庆龄受邀在上海宴请印尼访华的总统苏加诺。然而宋庆龄却觉得自己陪同可能让总统感到怠慢,于是给中央寄去信件,希望主席夫人江青和刘少奇夫人王光美,陪自己一同接待。

江青得知以后,觉得这是自己宣扬“国母”威风最好的机会,于是在宴会当天盛装出席,还是和几年前一样彬彬有礼,挑不出错处。而对政治有自己见解的宋庆龄却觉得此时的江青变得有些陌生。

总觉得江青不像表面那样和善,宋庆龄身边的佣人钟兴宝也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对宋庆龄说:“夫人,江夫人锋芒毕露,恐怕不是个好相与的人。您还是明哲保身,离她远些吧。”宋庆龄觉得此言有理,于是决定与江青保持距离。

宋庆龄与江青的较量

1966年,由于特殊的原因,原本没有一官半职的江青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她主导铲除旧文化、旧思想、旧风俗、旧习惯。然而这次运动,却逐渐变成毁坏优秀典籍,无辜陷害民众清白的模样。

最近宋庆龄经常能收到一些信件,上面写着:“希望宋夫人能换下代表资本阶级的衣物和发型。”受过西方教育的宋庆龄崇尚自由民主,不赞同这样的做法,反对以强制手段使民众抛弃多年的社会风俗。

然而江青觉得身为革命人士和干部要首当其冲做出表率,于是江青就来到宋庆龄的家中,想要求见她。宋庆龄不好将人拒之门外,只能将她请进屋内。

随即江青就开始劝说宋庆龄响应运动做出改变,宋庆龄想:“果然料中了江青是个假公济私的人。”但是不好与她撕破脸面,于是只微笑示意,并不搭腔。

谁知这江青没完没了,一直说个不停,于是宋庆龄决定不留情面了:“既然你说的好听,那么运动也应该循序渐进,不要动用武力,伤及无辜。”江青听闻此话,面上一时挂不住,只能讪讪离开了。

只是江青怎么可能平白无故的受气,她在思考怎么能让宋庆龄不再“独善其身”。

没多久就从上海传来消息,宋庆龄父母的墓穴被人砸的稀碎,因为此次运动称要将旧社会的封建习俗剔除,于是身为蒋介石岳父岳母的墓当然逃不过被破坏的命运。

闻言宋庆龄气得不行,自己的父母都已经入土了,还要受这种羞辱。她想:“此人心地歹毒,我必须要让总理为我做主!”于是她赶紧给周总理发去电报,希望党中央能够保护她父母的坟墓。

总理收到信后,立刻差人给负责此事的官员,打去电话,并说:“你们这不是胡闹吗?宋夫人的一家都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不能因为一个女婿的过失,就毁了他们的清净,你马上把宋氏墓地修护好!”

随后周总理又派人拟了一份保护在京民主人士的名单,宋庆龄的名字毫无意外的排在第一,由此可见党中央对这位夫人有多敬重。

相关人员按吩咐将宋氏墓地修复如初,只是宋庆龄却发现,父母的子女那一行只剩下自己的名字,兄弟姐妹的名字不知道被谁删除了。

宋庆龄原本想找总理问个明白,随即又想到这点儿小事不好再去叨扰公务繁忙的周总理,就此作罢了。

宋庆龄举家不安

1967年随着宋庆龄秘书隋学芳的意外中风,宋庆龄的家中彻底不安定了。这天隋学芳应邀参加一场酒局,在饭桌上因为最近发生的一系列对宋家不公平的事情,与上海警卫处的一位领导发生了争执。

隋学芳义正言辞的说到:“宋夫人是受过新式教育的人,你们这样做,岂不是让她寒心?”那位领导说:“大家都在响应运动做出改变,为什么孙中山先生的夫人非得墨守成规?”

随即隋学芳因为怒火攻心,体内酒精含量过高,竟然当场中风了。

宋庆龄得知此事后,顿感不妙,若是隋学芳都离开了,那么还会有谁值得自己相信呢?思来想去,宋庆龄还是决定麻烦中央给自己派来人手。

中央相关部门,一收到宋庆龄的信件,就赶紧派来一位警卫秘书接替隋学芳的工作,没想到就是这位警秘,将宋庆龄家中搅的鸡犬不宁。这个警秘40岁出头就来到宋庆龄家中任职,可见他被“领导”重视。

警秘见到宋庆龄第一句话就是:“宋夫人,由于现在党中央忙的焦头烂额,就派了我这个经验不足的秘书,来保护您家中安全,有哪里做的不好的地方,请您多担待!”

宋庆龄看他这么礼貌,于是也回答到:“客气了,以后就多麻烦你了。”

然而这个警秘只是说的冠冕堂皇,对来到宋庆龄家附近闹事的人一概不管,这些人们吵得宋庆龄整夜睡不着觉。于是只能亲自去吩咐警秘出面协调:“请你加以制止这些人的行为,他们已经严重影响到我的生活了!”

此时警秘像刚刚得知这件事一样:“是吗夫人,我这就去调查。”随即就结束了谈话,但并没有去落实此事,宋庆龄此时才知道,自己这是着了别人的道。更令她无助的是,家中侍奉多年的仆人,竟然在警秘的“策反”下,开始背叛她。

这些仆人见宋庆龄现在的境况,于是不像从前那样敬重她,对她冷嘲热讽,甚至开始偷拿宋庆龄珍藏多年的名贵物品。此后宋庆龄的家中再也看不到一点往常的宁静,被这些仆人和警秘搅的鸡飞狗跳。

终于温柔娴静的宋庆龄忍不了了,她打算将警秘制造的事端,都上报给周总理。她写道:“总理您好,我实在不愿因为家中琐事叨扰你,只是最近来了个警秘,不知道是奉了谁的命令,将我家中搅的鸡犬不宁,希望党中央能看在我为革命做出的贡献,为我解决此事。”

随即安排自己现在唯一信任的仆人李燕娥,秘密溜出守卫森严的府邸,将信件送往周总理的办公室。周总理一收到信件,就对此事极为重视,他先是安排夫人邓颖超给宋庆龄打去电话。

邓颖超说:“宋夫人安好,总理和我说了您的近况,党中央立马就做出决定,要派公安部的人员去您住宅加强警卫,至于那个秘书,我会对他做出劝诫,请您放心。”

闻言宋庆龄这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有劳总理和夫人为我挂怀,有您两位为我出面,我就放心了。”

邓颖超打完电话就将这位警秘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对他说:“宋夫人是革命功臣,你怎能如此对她?此次的事情我可以既往不咎,希望你能反思自己的做派,忠心服从宋夫人,若如不然我就撤了你的职!”

被敲打的警秘消停了一阵,不久又开始从前的做派,周总理得知后,决定采取强制措施。这天警秘刚踏入宋庆龄住宅,就被门口的警卫员一把拦住:“警秘长,奉上级指示,从今天起你不必担任宋府的公职,你还是回你的老单位报道!”

就这样随着警秘的离开,宋庆龄趁机换掉一波不忠心的仆人,她的府邸终于安定下来。

混迹政坛多年的宋庆龄自然猜出自己家里的霍乱是谁授意制造的,于是此后决定不和那些攀附权势、野心勃勃的人士来往。

结语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宋庆龄女士的民族大义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她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贡献,将被我们永远铭记在心,流芳百世。

宋庆龄的一生波澜壮阔,年少时她追求真理,崇尚民主与自由,青年时期她义无反顾的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革命,并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年时期,做出来正确的选择,留在大陆继续为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这样一个热爱国家、期盼和平的知识女性,用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巾帼不让须眉”。

正是有无数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才能有我们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希望我们青年一代,能够怀揣梦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党中央   彬彬有礼   敬重   警卫   仆人   信件   此事   总理   夫人   家中   秘书   多年   不好   贡献   评价   国家   江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