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牺牲后,刘思齐改嫁杨茂之生四子,这位杨茂之究竟是什么人

在查阅此文前,麻烦看官点个“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提升您的参与感,小编也会持续更新精彩文章,各位看官千万不要错过哦~

文|贺绪云

编辑|贺绪云

前言

1962年2月,也就是毛岸英逝世后十二年,刘思齐三十二岁时,与杨茂之于北京南池子四合院完婚。毛主席大喜过望,临摹了一本《卜算子·咏梅》,送给了刘思齐,并让他的秘书,还给她送了三百块钱。

这一瞬间,刘思齐的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她很清楚,毛主席是真的将她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对她的每一件事都很上心。

既然如此,刘思齐为何直到32岁才改嫁?第二任丈夫杨茂之又是什么人?他究竟有何特殊身份?

革命战友把亲连

将刘思齐视为自己亲生女儿的毛泽东对此十分的欣慰,一是为自己的儿子感到放心,二是减少了对刘思齐的亏欠,并真心的希望她能过的好。

刘思齐,张文秋之女,张文秋则是毛泽东的革命战友。当时的毛泽东已经有了三个儿子,两人在一次交谈中说道,希望张文秋能生三个女儿,这样俩家能成为亲家。

曾经年少时许下的娃娃亲,在多年后成真了。这时候的刘思齐与毛泽东长子毛岸英喜结连理,她的妹妹邵华后来也跟毛泽东次子毛岸青走进婚姻的殿堂,亲上加亲。

毛岸英作为毛泽东的长子,从小便被寄予厚望。在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家庭情况特殊,父母工作的特殊性,毛岸英和两个弟弟辗转于多个学校和多个革命叔叔阿姨之间,由他们进行照顾抚养。

年少时的毛岸英被抓进过监狱,经历过弟弟的去世,甚至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流浪生活,后被接回党组织送出国留学。

有着这样丰富经历的他,后期在生活进入正轨后,更加明确了自己要走向革命的道路,要为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在留学期间,毛岸英表现良好,学习态度认真努力。并参与过大大小小数次战斗,当时的中国留学生不需要参与战斗,但毛岸英自己请愿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进军白俄罗斯战争等多项战斗。

因此毛岸英有着理论和实践上的技巧,苏联一方对着他也有着很高的评价。在结束留学生涯回国后,毛岸英更加确定了自己要走革命的道路。

于是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期不断努力进步,参加过土地改革,当过毛泽东的秘书,出任过工厂的副书记,有着很多的基层经验。

此后,在家里的安排下,毛岸英和刘思齐遇到了,两个年轻人很快便有了感情,在一段时间的交往后便走入了婚姻殿堂。结婚后的两人举案齐眉,很是幸福。

直到一年后,毛岸英在1950年10月15日告别妻子前往抗美援朝战争。结婚不到一年的两人,定是接受不了离别的。

出发前,毛岸英告诉妻子自己要去执行一场秘密任务,归期不定,具体什么时间回来要看任务的完成情况。

这使得刘思齐说自己会在家里好好等着他回来。这时的毛岸英说自己不在的时候也要好好照顾自己,好好的生活。

刘思齐只以为这是一句普通的临别话语,没曾想却成了对方临别前的托付。当时的毛岸英准备在13号出发,但是刘思齐突发阑尾炎。

毛岸英便急忙送她去医院做手术,在病床边陪护了两天。在刘思齐情况稳定之后,与她告别,奔赴战场。可曾想,这一别便是一辈子。

匆匆一别,竟成诀别

起初的毛岸英在知道要对朝鲜进行支援的时候,立马就决定了自己要参加的志愿。

他先是向彭德怀申请,彭德怀当时就拒绝了,因为当时毛泽东的身边只有他这么一个儿子,然而战争都是有风险的,有太多的不可控制因素在里面。

后来,毛岸英又继续申请。因为大家都知道毛泽东和江青都对毛岸英疼爱有加,都对他寄予厚望,所以都不同意毛岸英进行参战。直到毛岸英申请到了毛泽东面前,毛泽东说“说让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呢。”

因此,毛岸英获得了前往抗美援朝战争的机会。谁曾想这次执行任务,会让他丢掉性命。有过战争经验的毛岸英在前线,用自己流利的英语和战争洞察力为前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毛岸英为正常与战士们交流便化身“刘秘书”,为彭德怀充当翻译工作。日常与同志们相处的很好,也十分的有担当。

直到一个月后,美军率轰炸机对我军占地进行轰炸,提前侦察到此消息的我方,在敌方轰炸前便进入了防空洞。

但毛岸英几人因前一天工作忙碌没来得及进入防空洞,在轰炸来袭的时候,因为要抢救一幅战略图,不幸被轰炸困于火海不幸身亡。

回想毛岸英在前线执行任务期间,十分的低调,从来不说自己的毛泽东的儿子。而且用化名在军队里进行工作,直到自己去世,大家才知道原来一直在自己身边一起工作的人是毛泽东最看好的儿子。

毛岸英参加战争一个半月后不幸离世,当彭德怀得知此消息的时候非常的心痛,并且不知道怎么与自己的老战友毛泽东交代。

曾经将儿子托付给他,自己却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就没将他保护好,这一度让彭德怀不知道怎么跟毛泽东交代。

后来,彭德怀先是报告给了周恩来,当周恩来得知此事后结合大局分析,并没有马上上报给毛泽东。而是在一个月后,告诉了毛泽东这个不幸的消息。

毛泽东在知道此事后,先是一愣,默默的点燃一根烟,此时的他手都是颤抖的。但是想到千千万万的参战人员中,有多少都是父母的孩子,他们都能抛头颅洒热血,自己也不过是那万千父母中的一员。

忍着心中的悲痛,毛泽东并没有将此事告诉刘思齐,怕她会接受不了。直到三年后,刘思齐看到了一张毛岸英穿着军装的照片,才知道他去的是抗美援朝战争,并且已经牺牲在战场上了。

刘思齐悲痛欲绝,毛主席多次劝解

这时候的刘思齐悲痛欲绝,一度深陷在这份难过中。在此期间,他还曾问过毛泽东毛岸英是不是不爱自己了,一直都不给自己联系。多次毛泽东都想告诉她,但又怕她更加接受不了。

直到刘思齐发现这个事情,毛泽东决定将此事都告诉她。

这时的刘思齐发现,毛泽东在说这个事情的时候,手都是冰凉的。不仅自己会为毛岸英的离开而伤心,对毛泽东来说这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何尝不是另一种煎熬。

刘思齐马上说自己不哭,自己不能难过,岸英一定不想看到她这么伤心的样子。毛泽东一直将刘思齐视为自己的亲生女儿,为此也非常心疼刘思齐。

在刘思齐得知这件事情后,毛泽东怕她一直沉浸在痛苦中触景生情。于是便和她沟通是否愿意去苏联留学,于是1955年刘思齐踏上了苏联留学的道路。

当时的她就读莫斯科大学数学系,毛泽东与她之间有着很多的书信往来。因为此时的毛泽东心目中,她就是自己的孩子。

一次沟通中,刘思齐提出自己想回国了。毛泽东说想回来报效祖国是很好的,可以自己先去给党务沟通,如果是不喜欢现在的专业,可以申请去转系。如果真的特別想回来,就去申请回国。

这时候的刘思齐经过再三考虑,回国转入北京大学文学系。在此期间,毛泽东知道她喜欢文学,便送了许多的书给她。刘思齐也是如获至宝,认真的学习钻研。

毕业后的她,进入解放军工程兵的一个科研部门进行相关的翻译工作。这时候的毛泽东根刘思齐说,自己一个人这么长时间了,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大事了。

这时的刘思齐表示,自己还是放不下毛岸英。毛泽东是真的把刘思齐当着女儿,希望她能有个很好的生活。

所以劝导刘思齐,希望她能再找个伴,这样也不会显得太孤独。这应该也是毛岸英所希望能够看到的。

于是在空军学院院长的介绍下,毛泽东将空军学院优秀的副师级教员杨茂之介绍给了刘思齐。

杨茂之是一个忠厚正直之人,家里的而父母靠打渔为生。虽然家庭贫困,但是自己却十分的争气和努力。凭借自己优秀的成绩,也曾获得去莫斯科大学留学的机会。两人不是同一届,但有过碰面的机会。

没想到命运让两个人又有了交集。因为两个人有着相同的经历和共同的爱好及共同语言,两人在接触中,决定相互之间许下诺言、共度一生。

1962年,刘思齐和杨茂之的婚礼在北京举行。毛主席很开心两人能走到一起,并且为自己的女儿有个好归宿而高兴。

在结婚那天,毛主席让叶子龙送去了300元钱,用作陪嫁的礼金。并且将自己的词摘抄一遍,用作对两人结婚的贺礼。

两个人结婚后,前往中南海去看望毛主席。这时候的毛主席像挑选自己的女婿一样,跟杨茂之聊了很长时间。两人从事业聊到家庭再聊到刘思齐,从交谈中再次明确了杨茂之是值得托付的人。

刘思齐和杨茂之结婚之后,先后生下了四个孩子。其中两人第一个生下的孩子取名为杨小英,这是为了纪念毛岸英的牺牲。

刘思齐没有放下毛岸英,心里还有着毛岸英的位置。通过自己的第一个小孩来纪念他,来纪念毛岸英存在的过往。

在一次交谈中,毛主席一直跟刘思齐说过。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朝鲜大榆洞志愿军司令部旧址看一下毛岸英的遗址。自己的身份没办法到那里看望自己的孩子,希望刘思齐能代替自己去看一下他。

刘思齐也明白这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深切的爱和不舍,一直想找机会完成毛主席的遗愿,而且自己也想去看一看毛岸英最后落脚的地方。

直到2006年五月十二号,刘思齐协同自己的家人以前来到抗美援朝志愿军牺牲的旧址,看到了毛岸英的墓。

刘思齐泣不成声,小心翼翼的捧起一捧土,捡起地上的一颗松塔,将其带回祖国。

她说到这是最后岸英栖息的地方,这里的土地承载着毛岸英的灵魂和热爱。说自己终于完成了毛主席的遗愿,终于再次见到了毛岸英。

后期朝鲜一方为毛岸英建造了雕像,再雕像揭幕的时候,刘思齐再次来到大渝洞。刘思齐摸着毛岸英的雕像,感觉他好像一直没离开过一样。

毛岸英为了祖国的安定,在保卫国家的过程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刘思齐在为了大爱,将小家放在后面。杨茂之体谅大家的不易,让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名字叫杨小英,来纪念毛岸英。一群有些有肉的人令大家所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周恩来   苏联   朝鲜   防空洞   志愿军   雕像   前线   这时候   牺牲   不幸   儿子   父母   战争   孩子   机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