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资源保护、盘活的浙江实践

中国小康网讯 6月10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主场(湖州安吉)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功举行。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省委宣传部志愿服务工作处处长斯民娅,湖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闵云,安吉县委副书记、县长宁云等领导嘉宾出席。

浙江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拥有百万年人类史、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百年党史。如何全面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如何让文物赋能美好生活加强文化自信自强?

“对于文物保护工作,要坚持保护第一,敬畏历史、敬畏文物,加强科学保护、系统保护、全民保护,统筹做好各级各类文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强化文物除险保安,让文物不止要‘活下去’,还要‘活得好’。”杨建武在活动中表示,要深化阐释利用围绕让文物“活起来”的目标导向,全力参与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深化“文物+”融合发展、文物基因解码传播,真正发挥文物赋能美好生活,凝聚民族之魂,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要加强社会合作,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共享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红利。

图:杨建武致辞

文物资源如何保护?

文物资源保护,考古发掘很重要。

记者从活动中获悉,近年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越国王陵大墓D107(八亩墩)进行考古发掘,出土绿松石等各类精美器物1000余件,发现目前国内已发掘越墓中最长的器物坑(23米),并入选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前20强和新时代浙江考古十大发现。去年,国家文物局发布《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单的通知》,浙江省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被评定命名,上山考古遗址公园、河姆渡考古遗址公园、宋六陵考古遗址公园获批立项。

文物资源保护,系统的梳理、记录也同样重要。

在此次启动仪式中,一场赠书仪式举行,安吉县图书馆,安吉县业余文保员,安吉宋茗白茶博物馆负责人和学生代表等上台接受赠书。赠的是什么书?

据悉,就在今年初,首部全面阐释中华文明发展与浙江文化历史贡献的考古研究成果——“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第一辑新书首发。据了解,该系列丛书共包含11本,是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由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大学等单位的20位专家倾力打造,系统梳理80多年来浙江考古成果,深入发掘浙江文化根脉和传承体系,力图为中华文明探源贡献浙江材料支撑,进而长时段、多角度呈现浙江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卓越贡献。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如何守护好、传承好千年文脉,不仅是有关部门、属地镇街的工作职责,也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为此,浙江各市纷纷成立了文物保护志愿队,发动喜爱文物的群众一起来参与,保护他们身边的文物,为后人留下更多的文化遗产。启动仪式上,全省各设区市文物保护志愿队和湖州市各县(区)文物保护志愿队代表接受授旗。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第五届全国“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推介活动中,浙江省文物安全银盾督察队荣获第五届全国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团体,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宁波航标处嵊泗航标管理站灯塔长刘生龙荣获第五届全国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个人。

文物资源如何活化?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如何让这些资源发挥出浙江人文优势、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文化浙江?通过多种活化形式,让文物走进老百姓常生活当中,是浙江的“解题”方法。

陈列展览,是文物走进日常的第一步。在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颁奖仪式中,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博物馆“春风又绿——江南水乡文化展”荣获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浙江省博物馆“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展”荣获全国十大陈列展览优胜奖。这是浙江连续第8年荣获此类奖项,得到当年博物馆陈列展览和社会服务的最高水平的高度认可。今年,国家文物局首次开展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遴选,浙江中国丝绸博物馆“建设丝绸之路数字文物共享平台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还成功入选优秀案例。

图:第十七届全省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颁奖

活化,还要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

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就是遗址公园活化的优秀案例之一。公园位于浙江省安吉县,依托“十四五”国家级大遗址安吉古城遗址而展开。遗址始建于春秋,沿用至魏晋,总面积33万平米,是越国早期重要都邑、秦鄣郡郡治所在地。龙山墓群保存有越国贵族墓葬268座,其中有八亩墩、九亩墩等隍壕围护的王陵大墓,是研究越文化的珍贵资料。

活动现场,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揭牌仪式举行,旨在表彰该遗址公园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助力,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提供中国经验等做出的卓越贡献。此外,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安吉县教育局等单位还与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签订研学实践合作协议,鼓励帮助青年学子树立起保护珍贵文物、弘扬传统文化、守护民族根脉的远大理想,让考古发现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第一讲堂。

此外,为了让文物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增益旅游历史文化底蕴,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浙江省文物局以浙江文物标识为主干,以特定主题为主线,打造出5条集中展示专题历史文化的文物主题游径,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物遗产“动起来、活起来”。

图:非遗手工炒茶

值得一提的是,借助今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包括安吉白茶)”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契机,活动现场还设置了非遗手工炒茶、非遗文创、非遗手工艺、非遗美食等各类展示展销摊位。同时,安吉“以竹代塑”主题临展免费开放,以生动形象、可触可视的形式,为公众提供多样化文博内容供给,展现非遗文化活力和价值内涵,推动非遗技艺的传播与传承。

文化遗产如何保护与利用?专家学者来支招

就在6月10日,“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论坛在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仓前大楼(世界城市博物馆)正式召开,多位行业专家学者集智献策。

图:论坛现场

“要坚持文旅融合、文物有责,坚持文旅融合、文物有度,坚持文旅融合、文物有为,深入挖掘文物资源历史文化内涵,找准文物和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深入实施浙江考古“启明星”计划,推动浙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与文旅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杨建武在致辞中指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作题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的主旨报告。他表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自2002年启动以来,取得了浙江良渚和陕西石峁、山西陶寺、湖北石家河等重大考古发现以及近千项考古发掘,实证了在8000年文化史、5000年文明史中,中华文明从区域多元起源到中原地区引领的一体化进程,并最终形成以黄河中游为中心的历史格局,展现了中华文明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了文化自信。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江山舞向现场嘉宾分享了“保老城、建新城”“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保护体系”“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杭州经验”。“要牢固树立保护第一、积极保护、规划引领、遗产美学、以人为本、分类实施、研究先行等理念。”江山舞说道,要广泛应用“XOD+PPP+EPC”模式,有效破解“钱从哪里来和去、地从哪里来和去、人从哪里来和去、手续怎么办”的四大难题。

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作“运河文化:从世界遗产到国家战略”主旨发言。他谈道,大运河从“文化遗产”到“国家战略”是一个文化遗产在现实空间中不断拓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日益密切的过程,逐渐形成“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为标志的文化建设和展示体系,实现了“文化场馆”和“旅游景区”为重要载体的空间拓展,走出文化引领区域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大遗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林留根表示,“大遗址考古”的本质内涵是针对规模大、价值高的古代遗址所开展的系统性、整体性的田野调查、勘探、发掘与研究工作,系统论方法是其最核心最根本的方法,良渚遗址就是最为典型的大遗址考古实践。

圆桌会讨论由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主持。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总工程师曹兵武认为,要利用好遗址公园、遗址博物馆、保护利用示范区等活化载体,推动考古遗址由考古研究资源向历史文化遗产和公共文化资源转变;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蒙河提出,实现世界遗产的学术、文化、社会三个转换,要依靠“四大天王”——内容、形式、创意、价值,做好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博物馆建设和展陈工作;浙大城市学院考古学系主任杜正贤认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考古人才的专业培养,要从课堂教育、田野考古、展馆实习等多方面系统开展;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数字遗产专委会主任贺艳表示,数字化保护可以连接古今,连接文化遗产与公众,让文化遗产数字化重生,生动讲好文化遗产故事;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施剑认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文旅融合,激发新动能、形成新优势。(张子娴 刘自俊 陈正怡然 刘达开)

编辑:董科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国家文物局   安吉县   浙江   安吉   文物   资源   浙江省   遗址   文化遗产   中国   博物馆   中华文明   公园   城市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