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京西古幡会

每年正月十五、十六,门头沟区千军台村和庄户村会举办一场独具特色的民间盛会。全村男女老少举起迎风招展的幡旗,吹奏起代代相传的古曲,打起锣鼓,跳起秧歌,人声沸腾,热闹非凡……这就是京西古幡会。古幡会原名“天人吉祥圣会”,是山村古庙会的产物,起源于明代,兴盛于清代,延续至今,以请神、敬神、颂神为主要内容,是北京西山的一项重要民俗文化活动。因发源于千军台、庄户两村,又俗称千军台庄户幡会、正月十五幡会。进入21世纪,随着两村幡会活动誉满京城,被外界称为京西古幡会。2007年6月,千军台庄户幡会列入第二批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11月,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庄严肃穆的幡会旗幡

古幡会的旗幡由3面大旗和17面幡组成。千军台村有大旗2面,幡8面;庄户村有大旗1面,幡8面。此外,还有1面地面幡,为两村共有。

旗由粗竹竿、横式枪、铁环、牵绳、旗面等部件组成,旗杆顶端走会时插上松枝翠柏。旗面宽九尺三寸,高八尺四寸,竹竿一丈五尺。旗面有一条绶带,长八尺四寸,宽八寸四分。横式枪约一丈八寸,旗杆和横杆用铁环相接,旗面在横枪上悬挂,铁环处拴有一根粗麻牵绳,旗擎起时,由一人牵着,可松可紧,以掌握平衡。

幡由粗竹竿、幡面、幡板、云盘、五篷伞、楗条等部件组成。幡杆长约二丈,幡面长一丈五尺或一丈六尺,宽二尺五寸或二尺七寸。幡面由红、蓝、绿、紫、粉、黑等几种颜色装饰而成。幡面悬挂在二丈多高的竹竿上,竹竿上方有一根小竹竿插入竹筒空隙内,上穿五色圆伞,分别为粉、黄、蓝、绿、红等颜色,直径自上而下依次增大。伞下为长方形的木框,此框称作“云盘”,内为“米”字形支撑,长三尺六寸,宽一尺六寸,分三等份。盘两侧各斜插“三角彩旗”一面,此旗称为“顺风旗”。盘下两侧系有黄色五谷袋,象征五谷丰登。云盘下面为木制的“幡面板”,板下方是平面,板上方为马鞍形,幡面就系在这块木板上。

每面幡的幡面顶部或堆绣或绘神佛像,神佛像下堆绣着各神佛名号,字都在火焰边的圆圈内。幡的背面都以蓝布衬里,幡面自上而下等距离使用竹条支撑,这根竹条称为“楗”,长约三尺,宽寸余,厚三分。楗条用蓝布包裹缝制而成,两端缀以布制飘坠儿。幡背面缝有等距离的布带,竹楗从布带中横穿而过。幡杆挂幡板处同旗一样系着一条粗麻绳作为牵绳,根据风向可后拽,可前松,不断随风势调整,保持幡的平衡。

古朴奔放的幡会会档

吉祥班,俗称吵子班,在古幡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天人吉祥圣会”中的“吉祥”,就是指吉祥班而言。在幡会中,吉祥班、老爷旗、三官幡三位一体,是幡会的核心。吉祥班的曲子共有34首,分为行动曲和牌子曲,是由金元时代的曲子慢慢发展而来,一说是辽金时期的皇家仪仗队(音乐)传入民间的。曲牌中《小耍孩儿》《大耍孩儿》是金元时期北曲中的内容,《得胜令》《滚绣球》《江流水》等是元代北曲中的内容。走会时,吹打的是《过街曲》;走会结束时,坐堂打的是头套牌子曲。吉祥班的乐谱是祖传的工尺谱,靠口传心授代代传承。

千军台村和庄户村都有音乐班,乐器相同,乐谱部分相同,相同的乐曲可以一起演奏,不同的单独演奏。音乐班乐曲分为吹奏曲和打击曲,吹奏乐器有管子、横笛、笙、云锣、扁鼓;打击乐器有铛子、小镲、钹、铙。吹奏乐班一般为8—12人,打击乐班一般为10—20人。农历正月十五、十六两村走会,音乐班到达主会村号佛时,每号完一段佛词,音乐班都要演奏一段《号佛皆贺》。两村幡会结束后,举行焚大表仪式时,音乐班要吹奏《焚火赞》乐曲。音乐班乐曲的传承和吉祥班一样,也是靠工尺谱口传心授,代代传承。

娘娘驾,就是娘娘圣驾,其形制为一张方桌上置有神龛,神龛内供奉着“天仙圣母碧霞元君”牌位和镏金神像。方桌前后各有2个把手,如轿子。民国以前,娘娘驾平时供奉在茶棚庙西配殿内,正月十四才能请到走会的官学房,叫“安坛设驾”,走会时再抬出来。正月十六走会结束送神时,再将娘娘驾送回茶棚庙。娘娘驾前有12名(今改为8名)侍女,每名侍女手执有一件执物,执物分别为金瓜、钺斧、朝天镫、满天、满月、满年星,每样一对,并列前行。娘娘驾由8名(今改为4名)衙役扮相的人抬着,后面张着黄罗伞盖,形成銮驾仪仗。

小车会是1981年后增加的会档,此外还有大头舞、跑驴等,都是秧歌队人员扮演,但每年走会时有时无。1990年小车会走会时,被《人民日报》记者拍摄,发表在头版头条。进入21世纪,小车会及跑驴都成为古幡会的组成部分,每年都参加幡会活动。此外,古幡会还有号佛会、狮子会、秧歌队等幡会会档。

盛况空前的幡会活动

古幡会以每年元宵节期间的走会规模最大,千军台和庄户两村村民大多参与,一般每次举办都有500余人。除此而外,古幡会偶尔还参加其他地方的活动。历史上,曾参加过涿州药王庙会、斋堂娘娘庙会、军响娘娘庙会、福龙山娘娘庙会。1984年10月1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庆典。1987年,参加崇文区文化局举办的龙潭湖全国花会大奖赛。2003年,参加国际残联在水关长城举办的中国弱智儿童募捐大型演出。2011年2月17日,大台幡会民俗节在千军台村举行。两村联合举办的幡会活动,在第六届北京市庙会、灯会、文化活动评选中,荣获文化魅力奖。2012年、2013年元宵节期间,两村联合举办的幡会活动,在北京市庙会、灯会、文化活动评选中分别荣获最佳展演奖、非遗项目展演奖。

古幡会将节庆与宗教、民俗、民间艺术融为一体,热闹而不失庄重,繁复而不失仪序。从农历正月十四开始,村中会首、前引等人就要着手筹办幡会的走会事宜。首先要设神棚,先用灯花祭,然后将室内打扫干净,室内要设香堂,摆放茶几和八仙桌,用中间青色、四周黄色的布做桌布,上放香炉、蜡扦、高香、蜡烛等祭品和器物。神棚设好后,就等着请神了。民国时期逐渐不再设神棚,但请神仪式照常举行。傍晚时分(17:00 左右),举行请神仪式,由会首、前引及其他负责人带上所用供品祭物到官学房,吉祥班和音乐班一路吹打伴奏。到达官学房后,先用灯花祭。灯花有黄色和白色两种,白色的用于祭鬼,黄色的用于祭神。从进大门开始,院中各个角落都要祭到。然后在正屋供桌点燃一炷高香,摆放供品,会首、前引等人分别上香行礼,礼毕,请神仪式结束。

正月十五 6:00开始挂幡。挂幡前,村中的香首、会首带领旗幡的香头等有关人员,先用灯花祭场,再摆放天地桌,上供,焚香祷告,举行一个祭祀仪式,然后开始挂幡。挂幡有先后顺序,先挂老爷旗,次挂三官幡,三挂天仙幡,四挂真武旗,其余可以随便挂,但全部挂好后要按顺序排列好。旗幡移出院外时,吉祥班和音乐班吹奏敬神曲,旗幡由专人擎起,按顺序一一移到院外,停放在临街墙边,依次排开。旗幡列队摆好,就准备村中走会了。

每年元宵节走会,正月十五日千军台村为主会场,正月十六庄户村为主会场。在哪个村走会,哪个村就是“主会村”,反之为“客会村”。两村幡会首先在自己村中走会,幡会各会档在庙前表演一段时间后,再原路回到村中,等待下午接会。

正月十五两村走会,千军台村为主会场,从庙儿坡子起会,各旗幡、会档按顺序沿主街依次向西前进。走到茶棚庙后,进庙参拜,吉祥班和两村音乐班吹奏敬神曲,各会档在庙前表演节目。1962年后,走会停留地点改为北台子,表演一段时间的节目,再返回村中。回村后,千军台村各家各户都备有丰盛的晚餐,宴请庄户村人和亲戚。饭后表演节目后,庄户村擎着旗幡回村,千军台村擎着旗幡相送到接会地点。两村的会头寒暄一阵,之后分别。

两村走会,以旗幡为主,会档为辅。幡会的排列顺序大致根据神佛职位的大小而定,职位小的排在前面,职位大的排在后面。“主会村”和“客会村”不同,旗幡、会档先后顺序的安排略有不同,但灵官旗开道,老爷旗居中,真武旗殿后,是决不容许颠倒错乱的。两村同样的会档,“客会村”会档排在前面,“主会村”会档排在后面,以示礼让。

两村幡会,幡中有旗,旗中有幡,擎幡手个个身强体健。历史上,走会时只有地面幡可以耍,其他旗幡都绘有神佛,“敬神如神在”,只能恭恭敬敬地擎着前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破除神佛迷信,已无这项讲究,每面幡都能耍。耍幡既能在走会时表演,也可停下来搭一个场子表演。耍幡注重手眼身法,有肩扛、牙托、头顶、肘托、单手举等多种动作。这些擎幡手都是师傅精心调教出来的,所以能随心所欲地让大幡上下舞动。每当耍幡时,很多人会驻足观看,看到精彩处会报以掌声和喝彩声。看会的人来自四面八方,有附近十里八村的,也有远道慕名而来的。两村的村民,无论男女老幼都参加走会、看会,这是一种心气儿,“自己的玩意自己看,年年都看不厌”。

正月十六日晚,两村幡会道别,各自回村后,会头、前引带领各会档负责人和村民香众送神。送神前,先上香,行跪拜礼,再请下大表及供品祭物,移到院内连同纸锞等一起焚烧。吉祥班、音乐班吹曲伴奏。送神完毕,走会结束。

从门头沟大山深处飘起的古幡,以一种绝美的姿态,穿越烟火岁月,用500多年的时光,成为无数乡人的信仰,让这一方山河充满了传奇的色彩。京西古幡会,既是历史的,也是传承的:从一方方鲜艳夺目的幡旗上能感受到村民对真善美的追求,从一声声古朴轻扬的幡乐中能聆听到历史更迭的沧桑厚重,从一次次虔诚肃穆的请神挂幡仪式中能体会到古时先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朴素愿望。这是家乡的印记,亦是我们的乡村在世代更迭中所凝结的智慧,更是引导着人们奔向幸福生活的生生不息的力量。

(本文作者:张涛,来源于《北京地方志》2023年第1期“北京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研究专刊”,作者单位:《千军台村志》编辑部,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旗幡   敬神   会首   庄户   竹竿   娘娘   庙会   正月   吉祥   深处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