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高考生有多“笨”?不知中国四大发明

又是一年高考季,1291万的报名人数,再度刷新了历史新高。

今天咱们不挖奇闻,一起来聊一聊那些年的高考。

十年坎坷高考路

我们大部分人都经历过高考,除了有时候不免怀念一下逝去的青春,更多还是那些除了背书,就是做题的枯燥记忆,处于高三的学生们,更是恨不得立马考完解放。

但别看高考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性考试,其实它的命运十分多舛。

1952年—1965年,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

1966年,高考制度被废止

1972年,开始以注重出身、成分,不注重文化水平的“推荐制”入学。

所谓“推荐”,并无实际标准,全凭领导一句话,以至于在很多地方,上大学成为干部子女的一项特权,学生之间还流传着“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的说法。

直到1977年,《人民日报》发表《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文章,宣布恢复高考。

1977年《人民日报》宣布恢复高考

积压11年的历届中学生,终于又一次走进考场。

这些考生里,不少人已经30多岁,早已娶妻生子。

考点现场,还能看到大龄考生拖儿带女的来报名,而同场竞技的在校高中生,还不到20岁,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师生、父子、叔侄、兄弟一起高考的现象。

携带子女报名的高考生

时隔十年,能重新走进考场,大家都用行动表示了对高考的珍视。

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就有570万人参加考试,但由于中间空白的几年,教材资料的缺失,考生整体水平都不高。

其中在辽宁考场上,史地试卷有一道题问: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有考生回答:长矛、大刀、火箭、原子弹。

语文试卷要求翻译这句古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考生翻译的是:“姐夫领着小姨子去游泳,到那里后看见游泳的人很多没有下去,那是不道德的”

在我们看来十分离谱可笑的答案,在那个时代的试卷上,十分普遍。

1977年山东高考试卷

最终经过扩招,本科、大专总共招生了27万人,录取率仅有4.74%,是中国高考史上录取率最低的一届。

但即便如此,同过去的“推荐制”入学相比,考生质量确实得到了保证。

回望1977、1978两届高考上榜学子,有许多我们熟知的名字:张艺谋、冯仑、刘震云、顾长卫等等。

当然,自古就有的考场作弊案,1977年高考也不例外。

河北第一舞弊案

河北省故城县就发生了一场特大舞弊案,县委书记马连宝有6个女儿,前三个女儿都通过“推荐”上了大学,恢复高考后,他还想故技重施,把高中在读的四女儿送进大学。

马连宝先后找到文教局长、招生办主任,让他们“帮忙”。

考点负责人就给他的四女儿换了三次考号,专门安排成绩好的学生坐她旁边,考试期间,马连宝派通信员以送药为名,给女儿传送答案。

放在今天,这种情形你想都不敢想,敢在高考上搞事情,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最后县委书记等多名干部涉案,被查处后,马连宝说:我不知道今年招生办法改了。

这话背后是我国数十年不正常的教育秩序,“恢复高考”让公平回归,教育重回本位,它不靠推荐,不看出身,只论真材。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

高考,究竟公平吗?

这几年,总有人宣扬读书无用论,贬低小镇做题家的努力,嘲讽高考不公平。

但很多人意识不到,只有当高考制度存在,才能有机会讨论其公平性,这本身就是幸运的了。

解放前的民国时期,只有少数几年实行国家统一招考,大部分都是各校单独招生。

想要上大学,就得去大学所在地参加考试,交通、住宿等花费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即便主观上看似不拘一格,其实是将穷人排除在外了,这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说到底,高考就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人才选拔制度,影响它公平性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先天基因、后天条件和政策设计

先天基因无法改变,后天条件是人的生长环境,包括阶层归属地域归属,这种资源和机会,会在个人努力之外,补充一定的优势或劣势。

比如北京考生和河南考生,这就是后天条件的差距。

高考给予每一个人机会

政策设计的公平性,首先要看它是否有歧视性倾向。

1977年恢复高考,彻底摒弃了历史上存在过的身份歧视。

其次还要看它能不能对后天条件差异形成的优劣势进行有效平衡。

这就需要在政策设计上,对底层考生进行补偿救济。

这一点,高考制度也有考虑到,比如贫困生减免学费、补助,考生人数多的省份,会给予一定的录取倾斜等。

这个世界上,绝对公平是无法做到的,无论哪个国家,都永远无法确立一个最好的制度安排,我们只能在现实基础上,寻找一种“次好”情形的合理性。

高考制度在人才选拔上是有效和开放的,也得到了社会认同,尽管上大学与个人前途的联系,没有绝对性,但寒门出贵子,依旧让高考有存在的意义。

桂海潮

刚发射成功的神舟十六号宇航员桂海潮,就是通过读书高考,一步一步从云南最偏远最贫困的小镇,飞向了浩瀚宇宙。

高考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桂海潮”,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因为有了高考,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大山,不用担心出身,不依靠关系推荐,农民的孩子,也能实现飞天梦。

正值2023年高考,祝愿每一位考生,都能飞向宇宙,摘到自己的那颗星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故城县   奇伟   考生   人民日报   录取率   公平性   考点   考场   中国   出身   后天   公平   年前   女儿   条件   制度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