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价格下跌,煤企转型成本高,煤老板暴富梦碎该何去何从?

文章约2000字,阅读时长约为6分钟,阅读前麻烦点一下“关注”,便于您后期持续关注相关内容。

近年来,国际煤炭价格呈现下滑趋势,国内的煤炭价格也在持续下跌,国内煤炭主产城市经济发展速度也有所放缓,这不禁让人意识到:国内煤炭产业的改革与转型或许迫在眉睫。

三大煤炭主产城市高速发展或将终结

今年,国内的煤炭价格有明显下滑,国内不少煤炭主产城市也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

今年前五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煤炭呈现“量增价跌”的特点。

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我国进口煤炭1.82亿吨,增加89.6%,每吨价格为877元,进口的铁矿砂,原油等也呈现同样的特点。

自从俄乌局势有所缓和后,全球消费市场都呈现疲软状态,受大环境的影响,国际市场的能源资源价格有明显下降,国内或许是受大环境影响,煤炭资源价格也呈现了下跌趋势。

对此,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去年煤炭产业经济走势保持在一个“稳定前景”的状态,但当时已经能隐隐察觉前景忧患了。

去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生产的原煤达到了45.0亿吨,同比增长达到了9.0%。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国家的强力调控,去年国内煤炭价格全年都保持在高位,例如环渤海动力煤的价格指数,全年运行都保持在731~759元/吨之间。

利润方面,去年1月到11月,国内规模以上煤企营收总额达到了3.32万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28%。

其中,利润总额为8858.2亿元,同比增长62%,单就增长幅度来看,净利率创下了近十年来的新高度,发展前景似乎也非常可观。

但从今年的数据看来,今年煤炭经济明显不太行了。

中煤能源在接受采访调研时表示,现在是常规用煤的淡季,煤炭的销售保持正常水平,但今年煤炭价格中枢很可能会出现下降趋势。

关于这一点,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和山西这三大国内主产煤炭进行了亲身验证。

以陕西榆林为例,据榆林市人民政府官网数据可知,今年一季度,榆林完成了地区生产总值1546.17亿元,同比增长4.1%。

但据新京报报道,2021年榆林GDP达到了5435.18亿元,比起上一年的GDP总量,名义增速达到了32.9%。

虽然榆林的整体生产总值依旧保持高位,但经济增速有所放缓。

像这样的煤炭主要产区,其GDP和经济增速的变化非常能够反映相关产业的动荡与变化。

许多城市的煤企见状,也开始退守观望国际局势和国内的煤炭行情。

煤炭价格下跌的原因探究

今年煤炭进口量增减,和中国进口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和蒙古煤炭等因素挂钩,但煤炭价格的下跌,则和当下的国际环境、产业结构等因素有关。

此前,中国“富煤少油”的能源禀赋,让不少经济学者和专家认为,煤炭会成为国内能源消费结构的核心,最起码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改变。

但近些年来,经济效益压力增大,煤炭价格持续走低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个行业已经开始步入衰退期了。

去年,市场和部分学者曾经预测,今年的煤炭消费占比可能会有明显下降,能源消费也会逐渐变成以新能源为主的非化石能源。

中国经济时报曾采访了专家,专家的看法也是2022年的“煤升气降”是阶段性现象。

去年,国家保供稳价,企业也在执行相关政策,才保障了煤炭“稳中有进”的局面。

但种种迹象和结论都说明,煤炭价格迟早会下跌,而今年的煤炭价格数据也确实应验了这一点。

早在2012到2015年,煤炭产业就开始进入低谷时期,当时煤炭价格呈现过“断崖式”下跌,规模以上的煤炭企业在2015年的利润总额为441亿元,比起2011年,仅占当时利润的10%。

如今,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煤炭企业要顺应绿色低碳的发展趋势,供求关系方面就如同燃气车一样,会随着新能源的入场而失衡。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煤炭价格下跌是历史所决定的,是难以改变的大势。

煤炭价格下降,可能会对能源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和投资造成影响。

虽然对老百姓而言或许有一定好处,但对于那些煤老板而言可就要倒霉了。

煤炭产业该何去何从?

2021年的秋天,动力煤从2600元/吨的最高点跌破1300元/吨的行情,让一大批煤老板们意识到,煤炭行业越来越不好做了。

对此,有人提出疑问:随着产业转型,煤炭产业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对于煤炭企业而言,融资难、成本高,将来的转型可能会比较困难,但煤炭行业的前景预测不能一棍子打死。

自从2016年,煤炭市场走出低谷后,煤炭产业的盈利水平可谓是非常可观的。

以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去年该公司预测一整年的利润总额能达到420亿元以上。

这样一个公司的收益预估都能如此之高,更不提这些年各个煤企所积攒的利润储蓄。

这些储蓄资金对于企业转型、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可谓是最有力的支撑,有了钱还担心企业不能够顺利转型吗?

至于方向方面,国家曾强调“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意思很明显,将来国家会推动高效率、高循环、低消耗、低污染的燃料为主要燃料方向。

这也让煤炭产业得到了新的发展空间。

在这一点上,国家也在给予政策支持和鼓励,去年11月17日,高层在主持召开的会议中就表示,决定设立2000亿的支持贷款,用于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

总的来说,国内煤炭企业倘若要转型,机会肯定是大于风险的,企业有必要认清煤炭产业的短期形势和长远趋势,抓住未来十多年的战略发展黄金期。对于这一点,大家有何意见呢?

坚持原创不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作者,阅读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榆林   主产   何去何从   煤炭   煤炭企业   利润   成本   去年   能源   产业   国内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