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快乐购物 这份消费提示请收好

大小新闻客户端6月7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刘晓阳 通讯员 王健)随着“618电商大促”的临近,网购消费又将进入高峰期,各大电商平台疯狂促销,广大消费者火热囤货,为了引导消费者在“618”购物高峰时段谨慎选择、理性消费,蓬莱区消费者投诉中心提醒消费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正规的商家,注意支付安全

消费者应尽量选择经营规模较大、信誉度等级较高、口碑较好、交易量大、消费者评价较高的电商,认真查阅和了解电子商务经营者的营业执照信息以及与其经营业务有关的行政许可信息,不要轻易尝试点击不明链接或登录陌生网站,更不要轻易通过这些链接付款,支付要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根据以往投诉情况来看,消费者通过网络引擎搜索找到商家并购物,最终发生货不对版、付款后被拉黑的情况较多,而通过正规的交易平台购物,即使发生纠纷平台也能迅速解决。

货比三家,做到理性消费

促销规则要看清。仔细阅读平台网站和商家的促销规则,注意防范虚假折扣、满减承诺等消费陷阱;下单前先了解主播推荐商品的来源、功能、价格及售后服务,不盲目跟风购买,不轻信私下承诺,不要出于对主播个人的盲目信任或受直播平台“价格低廉”“秒杀”或“数量有限”等宣传营造出的产品稀缺等营销氛围影响,盲目冲动消费。价格是电商促销期间刺激消费的重要因素,多以预售、定金、满减红包等各种促销手段让消费者“算不清”,其中先涨价后降价、虚构“原价”、随意标注价格的情况较为突出。建议消费者留意商品平时销售价格,对比一下是否真的实惠。

做好配送延迟心理准备,不采购生活急需品

知晓以下四类商品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七日无理由退货:一是消费者定制的商品;二是鲜活易腐的商品;三是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四是交付的报纸、期刊。再者,尽量不买急用或生鲜类商品。购物高峰期间,快递通常容易发生延误,消费者最好不要赶在“6.18”网购急用商品及生鲜等保质期较短的食品,以防快递延误或送货途中商品变质。

加强防范、减少支付风险

不法分子常常针对有网购习惯的消费者,以系统出错、支付平台升级、收货人信息不清晰等为由,让消费者添加所谓“官方客服”的微信,以此套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并诱骗消费者将银行卡、支付宝、网银上的钱转入不法分子的银行卡内,从而达到诈骗或非法牟利的目的。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要提高防范意识,一旦接到“客服人员”的退款电话,不要轻易相信他们的所述内容,不要随意点击对方发来的任何链接,更不要随意提供个人信息。

保留证据,依法维权

购买商品时,记得索要发票或收据,对商家宣传、聊天记录、订单详情做好截屏,以防不良商家私自取消订单、更改活动规则,导致个人权益受损。发生消费争议时,发生消费纠纷,要第一时间与卖家或购物平台联系解决。无法解决可向经营者所在地或平台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遭遇骗子、钓鱼网站时,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客服   不法分子   生鲜   盲目   随意   消费者   提示   发生   商家   商品   快乐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