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露出真面目!搬空中国3000亿产能,踢走13家厂商,如何应对

文|芝士派讲解员

编辑|芝士派讲解员

苹果公司如今是全球公认的顶尖科技公司之一,更是电子企业的巨头,全球高端手机市场苹果一家就占了80%,而剩下的20%其他各大公司争得头破血流。

苹果销售量惊人,这就意味着他们需要大量的供应商,苹果在全球有几百家供应商,但并不是所有商家都能一直与苹果合作。

如今苹果正在将大陆3000亿的产能向印度转移,在此过程中有13家合作商被踢出果链,但是还有大麻烦在后面。

苹果为什么要将中国的产能转移到印度?后面的大麻烦又是什么?

●○定义空间计算的头显○●

昨天凌晨苹果发布了首款MR也就是混合现实设备Vision Pro,这款产品被称为苹果公司又一划时代的成果。

所谓的混合现实,其实就是将移动应用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相结合从而为用户提供新的观看以及输入方法。

十年前苹果收购了一家以色列的硬件公司,当时这家公司在业内也小有名气,毕竟曾经为微软设计过追踪设备。

到今年的开发者大会正好就是十年时间,如此看来Vision Pro很有可能就是库克十年磨一剑的心血。

Vision Pro对于库克来说那可真是“亲儿子”,元宇宙的故事貌似已经告一段落,苹果此时出手,很有可能就是将Vision Pro当成了下一个“iPhone时刻”。

苹果在乔布斯时代有一句非常经典的标识:“One More Thing”,时隔十二年,乔布斯早已不在,他的儿子库克在开发者大会上重新说出了这句话。

库克执掌苹果这些年也遭受了不少的质疑,毕竟他的几次开拓创新都与已逝的乔布斯理念不同。

但是为了新出的头显Vision Pro,库克第一次在公众面前说出了这句和父亲一样的话,可想而知Vision Pro对于他是何等重要。

当然,Vision Pro的价格也配得上库克的重视,不仅需要3499美金,也就是将近2.5万人民币,而且需要漫长的等待。

库克在开发者为大会上也对Vision Pro不吝赞美,称它将带领人类进入空间计算时代,此前数十年的创新就是为了这一空前之作。

苹果的这一创新也让不少的果粉重新燃起了希望,毕竟之前iPhone的几次更新换代都不尽如人意。

Vision Pro的出现不仅仅刺激了市场,也让很多人开始议论中国究竟哪个合作厂商能够吃到这次的红利。

但激烈讨论的同时,一条不久之前的消息再次冲上了热搜,那就是苹果正在将中国3000亿的产能向外转移,并且有13家合作商被踢出了果链。

●○中国13家厂商被踢○●

苹果的产业链遍布全球,但不论是在哪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的合作者都不会成为苹果在这一环节唯一的供应商。

苹果非常清楚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供应商是这样,市场也同样是这样,尽管中国拥有大部分苹果生产线,但是库克并不打算让中国“一家独大”,甚至隐隐有要将中国踢出局的意思。

相较于发展迅速的中国,近几年来库克更加青睐土地和劳动力都比较廉价的印度,因此在印度建设了不少的电子工厂。

哪怕印度的劳动力素质远远不如中国,但是胜在听话便宜,况且印度为了吸引各大企业在当地建厂,还发布了一些列补贴政策。

苹果在当地不仅建立了代工厂,还带着其御用代工厂富士康一起向印度转移,富士康老总郭台铭终于不再掩饰自己的野心,露出了丑恶的真面目。

郭台铭不仅斥7亿巨资在印度扩建了工厂,还带着富士康将中国3000亿的产能搬空,就为了紧跟苹果的步伐进军印度。

随着苹果对印度的投资建厂,其供应商也在不断变化,中国的13家企业都在此过程中被踢出了果链。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第一次苹果将中国的供应商踢出局,之前已经有34家中国供应商被抛弃,央视也早就呼吁国中国的企业不要过度依赖苹果。

●○央视早有警醒○●

今年三月份的时候,库克还到中国的工厂进行了访问,在参观了中国的产业链之后非常兴奋,直言中国市场前景无限。

这让中国不少厂商也欢欣雀跃,纷纷认为库克将会在中国加大投资,招揽更多的产品供应商。

虽然现在我们自己的品牌业发展的有声有色,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有很多厂商将与苹果合作当成可以在同行面前炫耀的资本。

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库克回到美国之后态度立刻就发生了转变,不仅不准备在中国加大投资,还要将发展的重心转向印度。

对于苹果集团而言,中国虽然拥有庞大的消费基数,并且苹果公司每年的营收当中中国的占比很高,但这只是市场数据,并不意味着苹果离不开中国的供应商。

一般来说苹果的每一代新机型都会在全球有几百家供应商,就拿iPhone13来说,全球的200家供应商有110多家都是中国的。

中国的厂商看着好像在苹果的产业链上不可或缺,但实际上这些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很大一部分都接触不到核心技术。

换句话来说,这些厂商对于苹果公司来说根本就不重要,毕竟无足轻重的零件交给谁来生产都没有什么区别。

之所以会将这么多看似关键实则根本不重要的环节交给中国,不过是因为苹果目前还不能完全放弃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

但是他们又不可能让中国“偷学”技术,最好的选择就是走量,这就造成合作双方关系的严重不平等。

苹果想要换掉这些不重要的商家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但是这些供应商没有了苹果的订单很有可能就会走向破产,因此只能言听计从。

由此可见国产供应商过分依赖苹果的订单并不是什么好事,就连央视都曾下场呼吁这些商家尽快摆脱依赖。

国产供应商要想走得长久,就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和特色,不能一味依赖外界订单,不论是苹果还是其他,都不能将宝押在一方身上。

国产供应商可以和外企合作共赢,但还是绝不能成为附庸,就像这次苹果将产能想印度转移,就有大批工厂走向了破产的边缘。

●○产能转移原因○●

苹果之所以不惜冒着得罪中国的风险也要在印度加大布局,其考量也是具有一定的多面性的,印度廉价的劳动力只是其中一点。

在印度建工厂的造价确实要低于其他大部分国家,这是不可否认的,同时印度人口巨大,但是大部分没有文凭更没有文化。

像流水线工人这样需求量非常高,并且只要培训一段时间基本就能胜任的工作还是比较适合他们的,毕竟工资不高,要求也就没有那么苛刻了。

其次就是苹果想要打开印度市场,今年印度人口已经反超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其市场之庞大可想而知。

近两年苹果在印度的销售量猛增,仅仅今年第二季度苹果在印度的销售量就达到了120万,同比增长更是达到了惊人94%。

这让苹果公司看到了印度市场的潜力,以往印度的高端机型受众人群非常有限,苹果在印度的销售量只排在了第五,前四名都是中国专门针对运毒消费人群所创立的品牌。

随着印度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对于高端机型的需求也在上升,不仅仅是苹果,我国的高端机型在印度的销售量也有所提升。

苹果在印度建厂就能降低生产成本,这样一来销售成本降低,竞争力自然就上去了,利润那必然是非常可观。

这些都是比较浅层的原因,还有人猜测苹果的“战略转移”与政府对中国的“限制令”有关。
苹果这次很有可能是一场有预谋的“脱钩”,不论是特朗普执政还是拜登坐上头把交椅,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就没有停止过。

即使美国自己内部有着严重的问题,也不忘在各个方面限制中国的发展,高精尖技术的封锁也慢慢演变成了产业的迁移。

不过对于这种情况也不需要过于焦虑,毕竟印度与中国相比谁的消费能力更强一目了然。

即使苹果能要让印度这块杂粮硬饼子变成牛肉面,也不可能轻易放弃红烧肉一样的中国市场。

况且在几十家供应商都被踢出了果链之后,全球将近两百家的供应商中国的占比依旧超过了20%。

●○结尾○●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苹果不会轻易与中国供应商撕破脸,印度与中国相比,其弊端还是非常明显的。

中国的市场是无可取代的,更可况中国也根本就不怕苹果撤走,我们自己研发的电子产品并不比这些外国货差到哪里去。

为苹果供应芯片的独家厂商不少都拥有自己的专利,苹果想完全绕开他们再找别的合作基本是不可能的,实力摆着这里,可不是苹果说了算的。

如今的情形可不是苹果说放弃合作就能够一走了之的,若是放弃中国的合作和市场,苹果的大麻烦还在后面呢。

中国的厂商通力合作,再加上我们自己的5G技术,不怕掌握不了主动权。

中国的优势不会因谁的离开而消失,如果苹果执意对中国围追堵截,那么结果就只能是失去物美价廉的工厂以及庞大的消费市场了。

如果你喜欢我的写的文章,麻烦请点个“关注”,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一同探讨,愿世界和平。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苹果公司   库克   产能   中国   厂商   印度   真面目   销售量   供应商   苹果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