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疾控发出最新提示!

今天
淮安疾控
发出6月防病提示



6月,本市已进入初夏,气温逐渐升高,蚊虫滋长,各类病原微生物频繁入侵。本月的中考、高考是新冠疫情实施“乙类乙管”防控政策后首次全国范围内的大型综合性考试,又时值农村夏收时节,加上端午小长假,出游聚餐增多,各类疾患增多。淮安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在做好新冠肺炎防控的同时,需重点关注水痘、手足口病、蚊媒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最近一段时间,“二阳”话题屡登热搜榜,朋友圈也有小伙伴说自己或同事“中招”。由于我国新冠疫情大爆发的时间比较集中,感染者基本上都是在去年12月份和今年的1月份中感染的,距离第一波新冠病毒感染差不多6个月,“一阳”的抗体水平开始下降,因此,近期已进入我国新冠疫情第二次感染的高发期。




预防措施



1、做好个人防护。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在人员密集、通风不好的公共场所时,均应坚持佩戴有效防护口罩;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有发烧、咳嗽等症状的人群。
2、勤洗手、多通风。触摸口、鼻和眼睛前,外出返家后,护理病人后,咳嗽或打喷嚏后,接触快递后,要洗手。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
3、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前往附近发热门诊就医,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合理用药。若确诊新冠病毒感染,要居家休养,不要带病上班、上学,尽量减少外出。

4、尽快接种新冠疫苗。



二、食源性疾病

进入6月份后,气温逐渐升高,为细菌增殖创造了条件,食物更容易腐烂变质,因此各种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在夏季频发。我市已进入食物中毒高发季节,要重点防范学校、工地等集体食堂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加工制作食品前要洗手。
2、重视食物的保存温度。多数致病菌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约为20-40℃,所以在夏季,饭菜在常温下保存时间不应过长,应在冷却后及时存放冰箱,在冰箱保存的时间也不要超过3天。
3、杜绝潜在的感染风险。餐饮行业从业人员如发生腹泻呕吐、患有化脓性皮肤病、或其它传染性疾病时,应立即离岗。

4、一旦发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若食用野生植物后发生食物中毒,在及时就医的同时要保留剩余食材,留证待查。



二、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容易在集体机构出现爆发。




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是预防水痘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
2、早期就医。发病早期尽快就医,遵医嘱居家或住院治疗。

3、患者居室内保持通风。保持双手清洁,以免抓破疱疹,引起皮肤感染。患者的衣物、被子、用具等应用紫外线照射、曝晒、煮沸等方法进行消毒。




三、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传染性强,多发生于5岁及以下儿童。4-7月,我市将逐步进入手足口病流行高峰期,6月份后发病数仍会上升,应继续做好防护。




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可大幅提升避免感染重症手足口病的几率。
2、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洗手。

3、注意环境卫生。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奶瓶、奶嘴及孩子使用的餐具应经常清洗消毒,患病儿童避免与其他人员接触。




四、蚊/蜱媒传染病

随着气温升高和雨水增多,各类蚊虫、蟑螂等媒介生物繁殖加快。近期,全球登革热疫情总体呈现高发水平,东南亚和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疫情较为严重。我国多地出现蜱虫、翅虫等虫媒叮咬报道。6月份我市已进入蚊媒活跃期,淮安疾控提醒广大市民,户外活动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少去蚊虫较多的地方。




预防措施



1、做好个人防护。户外出行时,应注意做好防蚊措施,最好穿浅色长衫长裤,在身体裸露部位要涂上防蚊水、花露水等防蚊产品,并且避免在蚊虫活动活跃的地方,如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2、积极防蚊和灭虫。保持居住地环境卫生,定期清理积水;家庭可安装蚊帐、纱门、纱窗;适时使用蚊香、驱虫剂。

3、及时就医。当发现被蚊虫叮咬,尤其是蜱虫叮咬时,不建议直接扯出或拍死,应到医院规范处理,并主动向医护人员告知近期旅行史以及在当地的蚊虫叮咬史。



来源:淮安疾控

编辑:陈诗雅

责编:唐瑶

审核:于维维

做好个人防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淮安   水痘   蚊虫   预防措施   饭前   食物中毒   肠道   疫情   手足   疫苗   传染病   我市   气温   防护   提示   儿童   最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