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榨菜第一村”复活记

走进涪陵区江北街道二渡村,碧绿的蔬菜生长在田间地头,鸣蝉在夏日的树叶里长吟,别具一格的乡间小院交相辉映,三五结对的游客徜徉在夏日的景观中,肆意享受着“诗意田园”。

近年来,涪陵区江北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统领、产业支撑、改革求变、和美智治”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围绕榨菜这一主导产业开展创新实践,用“科创+”“绿色+”为产业振兴插上翅膀,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与乡村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治理相结合。

二渡村,这个被誉为“世界榨菜第一村”的大美村落,正是江北街道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典型代表。

党建统领聚合力

“潘书记早,又出门入户走访?”一大早,二渡村王家湾村民周庆友便看见二渡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晓江提着提包,走在乡间小路上。

远远地和周庆友打了个招呼,潘晓江继续沿着小路往前走,望着道路两边的田地里整齐划一的一垄垄的青菜头,潘晓江的心情极好。

以前的二渡村,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很弱,领导班子不团结,干群关系紧张,连续多年考核排名靠后,明明是发展榨菜产业的好地方,却因为组织领导力不强,愣是没有将产业发展起来。

“我们村在全镇发展中排名倒数。”回忆起以往的光景,潘晓江有些无奈,“守着金山过穷日子。”

面对这样的情况,江北街道党工委决心求变,要改变二渡村现在落后的面貌。

2021年6月,经过党组织的严密考察,他们将目光看向了时任江北街道永柱社区党支部书记潘晓江,希望他能担起带领二渡村发展的“头雁”职责。

这个事情,却遭受到来自家庭的反对,但潘晓江说服了家人,毅然决然来到了陌生的二渡村。

到了二渡村以后,潘晓江才发现困难远比想象的要多得多:每天到村办公室找他解决问题的群众一拨接着一拨;召开党员大会,响应者寥寥无几;村里的在建项目无人跟进……无形的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为了改变二渡村现状,潘晓江开始没日没夜地工作,马不停蹄地深入农家小院、田间地头,访民情、摸实情,将二渡村的村情全部写进脑海。

他也深知单打独斗不是长久之计,得想个办法把村“两委”干部和全体党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于是一场以全体党员为参加对象的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晒家风的“三亮一晒”活动在二渡村开展起来——悬挂党员户标识牌,要求党员“亮身份”;为每名党员设岗定责,要求党员“亮职责”;签订党员承诺书,要求党员“亮承诺”;推进家风家教上墙,要求党员“晒家风”。

通过开展“三亮一晒”活动,推动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让党建的“虚”落到二渡村发展的“实”中,曾经软弱涣散的村党组织摇身一变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产业支撑强动力

雨后的二渡村,天蓝水清、田间绿意盎然,路边的一处精致民房与雨后春景相互映衬,显得格外雅致。

这里就是以网红打卡、静怡慢生活、乡村休闲观光为主题打造的“乡野茶食”。

“二渡村是世界榨菜第一村,环境宜人,乡村气息浓郁。我租了这个农房,设计打造了一个梦想小院,就是想留住乡愁,同时也能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带动民宿产业发展。”正在准备午饭的张丽丽说。

张丽丽是“乡野茶食”的打造者,也是一名新农人。

产业是乡村振兴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回想起刚来二渡的场景,张丽丽记忆犹新。

村民看到乡野茶食稀奇古怪的装饰,投来了疑问的目光,房屋改装得是好看,但老板要怎么挣钱呢,能挣到钱吗?

小院试营业第一天,张丽丽就给出了答案,前来体验的游客排起了长龙,小汽车从小院门口一直排到了村口。试营业第一个月营业额就达到20多万元,同时为周边8名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

如今的乡野茶食,已成为涪陵热门的网红打卡地。

在新农人的带动下,村里的群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就近就便,卖起了土鸡土鸭;有的主动扮靓家园,开起了餐馆民宿;有的学习网络技术,干起了直播带货,新农村正不断释放出新魅力。

与此同时,村党委还将发展目光投向传统产业榨菜上。

为促进榨菜产业深度发展,村党委牵头成立九洞水榨菜股份经济合作社,32名党员、125户群众主动入社,不断做大做强榨菜“一个保护价、两份保证金、一条利益链”利益联结机制优势,为全村榨菜产业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如今,合作社年鲜销榨菜300余吨,销售半成品榨菜2000余吨、成品手工榨菜500余吨,实现产值2500万元,带动700余户农户发展,每年可吸纳160余群众就地就业,助农增收600余万元。2022年全村人均收入达27650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绿疙瘩”变成“金疙瘩”。

改革求变谋发展

2022年6月,罗振被组织上选派到二渡村担任第一书记。

刚到二渡村的前几个月,罗振发现村里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二渡村作为“世界榨菜第一村”,村里却没有几个年轻人,村里留守的老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挣不了几个钱。

罗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穷则变,变则通。罗振意识到二渡村必须创新思路,才能破解发展困境。

苦思冥想发展之路,在一次回街道述职的情况下,罗振仿佛看到了机会。

因为发展需要,街道新建了许多房屋,但这些工程项目大多被外地建筑公司所承建。他灵机一动,这个钱能不能由村集体来挣呢?

于是他多方咨询政策,了解村集体成立建筑类公司的规定,最终确定村集体可以开办建筑类企业,手续也不复杂。在他的建议下,江北街道党工委同意由二渡村牵头,会同江北街道辖区13个村(社区)共同出资成立北群建设有限公司,负责辖区内各类工程项目建设,带动辖区14个村(社区)共同致富。

而随着二渡村外出务工、进城购房的人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农房和宅基地的闲置。

江北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三权分置改革,盘活用好闲置资产,通过“农户入股+集体管理+企业运营”的方式,探索推进农村集体耕地、宅基地、房屋“三权分置”改革,摸索出一条闲置农房“收储+转租+运营”的发展思路,并构建了“农户+村集体+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这些农村“沉睡的资产”重现生机,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罗振再一次嗅到了发展的机会。

在罗振的推动下,二渡村党委成立二渡农业开发公司,收储农村闲置房屋20余间,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目前已打造完5间小院交付业主使用,“万合归居”、“宸霖传媒”、“第一村食堂”等一批创业小院稳健运营。

和美智治促和谐

5月15日晚8点,每月定期在二渡村上演的“四务公开暨民主协商会”如期而至,村党委书记潘晓江通过智慧大屏,向21个联群点的干部群众以及远在千里之外的外出务工群众,通报4月份二渡村党务村务财务服务情况,同时,对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征求全村村民意见,整场会议持续了近2个小时。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在二渡村已深入人心,村里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手机掌上系统提交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诉求,对需要村两委代办的事项进行线上下单,也可以实时拍摄照片上传系统便于村上及时调度相关情况。

曾经的二渡村,榨菜废水直接排放,村民房前屋后脏乱不堪,河水臭了、环境差了、人心也散了。

为推动基层治理,村党委积极落实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不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智慧乡村屏上、掌上、云上系统,把“四务”公开从“墙上”搬到“云上”,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从流动的“小蜜蜂”变成固定的“大喇叭”,有了智慧系统的加持,群众知晓党的方针政策更加快捷、了解乡村振兴发展动态更加全面、监督党员干部作风更加高效。

在每日政策的宣讲下,村民的思想观念逐渐转变,村党委也借此机会大力开展河道整治,将榨菜废水管理纳入村规民约,定期开展“美丽庭院”“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养成良好习惯,共建共享美丽宜居乡村。

如今的二渡山美水美人美,村口景观、风脱水榨菜长廊等已成为网红打卡地,田园变花园、农区变景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二渡已成为现实。

人居环境好了,村党委又将目光投向乡村文化建设上,将榨菜文化元素和乡愁乡韵融入人居环境提升中,打造涉及50栋民房,以春夏秋冬为主线、二十四节气为主题,极具地方特色的榨菜生产农事活动、赏心悦目的山水自然景观为主要内容的墙绘,整个村庄洋溢着艺术的气息。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涪陵区江北街道党工委书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榨菜   涪陵区   茶食   乡野   小院   和美   江北   村里   村民   党委   党员   乡村   街道   群众   产业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