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神童”张易文:4岁识字,10岁读大学,如今月薪仅2千

神童教育一直都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每年都有不少神童涌现,小小年纪便已经参加高考,接受大学教育。

没有人不希望下一代孩子是天才,是不可多得的“神童”。

但天才是稀有的,很多父母正视了自己孩子的能力,也有部分父母,认为自己孩子生来不凡,于是人为的造就了神童。

时至今日,已经有不少案例说明了神童教育的失败,但每年依旧有不少家长对“神童教育”趋之若鹜,无视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认为自己的孩子生来天才,迫使其加速成长。

河南商丘就有一位神童,张易文连学校的大门都没有迈入过,主要在家里进行学习。9岁的时候便参加了人生第一次高考,复读一年后上了大学。

一切的发展看似顺利,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不尽人意,张易文大学毕业后,四处碰壁,最后在父亲的私塾教书,月薪只有可怜的两千块。

诸如此类的神童例子数不胜数,有人是真的天才少年,有人却是父母强行灌输的天才理念,即使有不少的失败经验,这些父母依旧勇往直前。

神童背后的推手

张易文在三岁之前,过的都是正常小孩子的生活,但是,三岁之后,张易文到了可以上幼儿园的年纪。

家里开始把她送去幼儿园读书,但幼儿园没教学,于是张民弢把她带回在家中自学。

张易文的父亲张民弢这么做是因为,他觉得中国目前的教育理念出了大问题,把孩子送去学校读书,会泯灭掉孩子的灵性,会把天才教成庸才。

在这样的考量下,张民弢决定自己对女儿进行教导。张易文在三岁的时候,她的童年就戛然而止了,她开始跟在父亲后面学习认字。

张民弢虽然自己学历不高,但也读过书上过学,是以教女儿读书认字完全没有问题,再加上还有字典之类的东西进行辅助教学。

在张民弢填鸭式教学下,四岁的时候,张易文认识的汉字就已经有上千个了,读一些简单的文章不成问题。

而女儿四岁就能识字,也让张民弢甚为惊喜,他生出来一个天才,是天才女儿的父亲,这说出去是多么有面子的一件事。出了名,私塾还愁没有学生吗?

于是,四岁的张易文开始承担父亲的教育梦想,等待某天一鸣惊人,印证张民弢的教育理念。

而女儿的学习成果,也让张民弢觉得,他的教学能力堪比因材施教的孔圣人。觉得自己的教学才能不能被埋没,这个连大学文凭都没有的男人,在当地开起了私塾。

由于张民弢对传统中国式教育十分抵触,所以他觉得他的私塾一定得和普通学校不一样,于是张民弢在学校里开设的课程就是传统国学,以及数理化基础学科。

私塾开起来了,但是报名的人数却没几个,没有学生就无法开课,无法开课就不能实现自己的教学抱负。

张民弢对于文学是有自己的野心的,比如他曾经写了无数批判性的文章,讽刺中国的教育,他认为自己是当代鲁迅,众人皆醉他独醒。

所以面对私塾无人来的小挫折,张民弢绝对不会轻易放弃,他辗转之下,想出了一个法子。大家不来报名,是因为对自己的私塾持怀疑态度,若是自己的教育水平得到肯定呢?

张民弢把目光转向了女儿张张易文,如果张易文能够替自己打响招牌,那私塾的生源必定源源不断。

从七岁的时候开始,别的小朋友还在咿呀学语、玩泥巴,张易文已经在学习初高中数理化的知识了。

没有朋友、没有同龄人、甚至没有一个正常的童年,张民弢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了一个几岁孩子的肩膀上。

对于张易文来说,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刷题,没有自己的空间,全是按照父亲的要求做事。我国的幼儿教育偏重于引导和趣味,但对于张易文来说,她的知识是枯燥的、沉闷的。

高中知识对于一个十七八的高中生来说,都是困难的,但张易文不到十岁,就要学习这些,如果学不会,就会被父亲强制看书,学习对于张易文来说,非常枯燥无聊。

九岁的时候,张民弢替她报名参加了当年的高考。中国高考并非要高中生才能报考,只要证明有初中、高中水平即可,由于张易文一直都在学习,所以这对张民弢来说并不难办。

拿到同等学力的证明,张易文成了2016届众多高考生的一员,彼时,张易文才九岁。高考那天张民弢也去了,还和记者合了影,大力宣传了自己的私塾。

“九岁高考,都能做到”这是张民弢印在自己衣服上的标语,为了宣传自己的私塾,他很努力。

看着众人的指点议论,张民弢心里很是得意,对于“神童”一词,他也心安理得的接受了。

神童大学之路

张易文虽然有同等学力的证明,但是并不代表她的水平和正常的高中生一样,高考的难度有目共睹,所以张易文的第一次高考不出预料的失败。

而且几乎称得上是惨败,张易文第一次高考的成绩总分才172分,没有够到任何一个大学的的招生要求,所以张易文落榜了。

一共六门课,考出这个成绩也挺不容易,从这儿可以看出张民弢教育的问题,但他没有反思。

反而很乐观,依旧没有轻易放弃“高考梦”,而是选择稍微的违背了一下初心,给女儿报名了一个高考复读机构,进行应试教育。

张民弢认为,中国高考就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自己不擅长应试教育,所以女儿考砸了也很正常,所以他选择把张易文送到应试教育学习一年,接着备战。

2017年的时候,张易文再度走进了高考的考场,中途休息的时候,记者还对张易文进行了采访。

虽然她还只是个十岁的孩子,但是言谈举止却有着同龄人没有的成熟,面对记者的问题,她十分沉静的对答如流。

显然,经过一年的复习,张易文明显有了很大提升,和第一年的172分想比,第二年几乎翻了一倍,张易文考出了352的成绩。

这个成绩放在整个高考的考生中,没什么特别的,甚至很差,连个本科也上不了。而这时,张民弢又作出了一个决定,他不打算让张易文再考了。

依据张民弢的意见,张易文填了本地的一个大专,学的电子技术。全程都没有张易文的参与,她只是听从着张民弢的安排。

这个学校就是本地的,张易文正好年纪小,留在本地回家也方便。被当地学院录取之后,她上大学的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很多人都来慕名采访这个神童。

张民弢的愿望总算达成了,女儿成功出圈,自己的私塾将会有源源不断的生源。面对记者的镜头,张民弢看着要比张易文兴奋多了。

可能是张易文的小成功让张民弢产生错觉,他对着镜头称女儿就是神童,20岁的时候女儿将会博士毕业,从事科研活动,实现阶级跨越。

神童现状

上了大学之后,张易文依旧是记者追踪的对象,从照片中来看,张易文小小的个子站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由于之前给学校打过招呼,所以同学们都把张易文当成小妹妹来看,对她更多的是照顾,并没有把她当成朋友看待,是以张易文在大学还是没有交到朋友。

张易文的生活并没有轻松多少,大学的知识复杂又多,张易文没有经过正统的教育,根本跟不上同龄人的学习进度。

张易文的专业课学的不好,草草的大学毕业之后,张易文才13岁,这在社会上还属于童工的范畴,大学毕业之后,没有任何一个公司愿意要,只能到父亲的私塾教书。

十三岁,正值青春叛逆期,被压抑了很久的张易文爆发,在私塾工作期间,她就经常迟到、早退,而张民弢也没有对女儿放松,对于女儿的行为,他一切按章程办事。

而张易文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加沉默寡言,木讷沉默,面对别人的搭话,也都是爱答不理的模样。

虽说面上有两千快的工资,但实际扣完之后,约莫只有一千块的工资。而面对这些,张易文也不在乎,每天沉默寡言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张民弢,始终沉溺于私塾事业。

小结

诸如此类的神童教育在社会上层出不穷,所有人都不希望孩子是一个普通人,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但是也要从实际出发。

有些孩子本身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孩,对他采用神童教育,只会害了他。张易文就是一个被父亲害了的例子,张民弢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把想法加到了张易文身上,毁了她的半生。

像这种神童教育的后续,抛开真神童不言,很多都是伤仲永的结局,最终也和时代脱节。

学校教育的意义的不仅是学习知识,还有增加交际能力的作用,所以学校教育是不可缺少的。

在家虽然可以学到知识,但是却很难交到同龄的朋友,揠苗助长教育不可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神童   大学   私塾   河南   中国   月薪   天才   父亲   女儿   孩子   学校   知识   易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