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德日苏三大帝国挑战美英集团全球海洋统治霸权失败的深层根源

详解德日苏三大帝国挑战美英海洋集团全球海洋统治霸权失败的深层根源

  但是帝国间实力的发展增长是不平衡的,随着德意志帝国统一的完成,挟持其人口的众多、科学技术的先进与工业实力的雄厚,德意志也迅速走上了推进其殖民地体系扩张与发展全球性商业贸易帝国的道路。问题是到这时为止,地球上可以进行殖民统治控制的地区差不多都被诸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与及沙皇俄国们瓜分完毕。由其是那些物产富饶、油水丰厚的地区均早已通通落入全球海洋的霸主,大英帝国之手中;而作为后起的帝国,德意志只不过在非洲、大洋洲与及亚洲“分到”一些残渣冷饭而已(相对而言),与大英帝国几乎占据全球陆地面积空间五分之一的庞大帝国体系相比,数量上简直微不足道。更重要的是其时以大英与法兰西帝国为核心的诸西方老牌海洋帝国早已经形成瓜分全球殖民地的“不成文游戏规则”:那就是本着本先到者先得、再配以适当的弱肉强食法则(说白了就是大国得多、小国分少,但“到场者”人人有份)。凡是来自西方世界的帝国,只要“到场”都可以在殖民地的瓜分过程中分到与自身实力相称的一份。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列强们对非洲大陆的瓜分,事实上以大英、法兰西两大帝国实力的强劲雄厚,他们完全可以将葡萄牙、比利时之类的小国们从瓜分非洲大陆的“饭桌”上彻底地轰出去。但他们却没有这样做,葡萄牙、比利时之类的小帝国都在非洲的瓜分过程中获得了相当的面积份额。不仅如此,即使是对于先前与大英帝国有仇,并有过剧烈战争冲突的西班牙与荷兰帝国,战败后他们遍布全球的众多殖民地也绝大多数得以保存下来,他们从事进行全球性商业贸易的权利也没有被彻底剥夺。明白这一切的深层作用意义实在太重要了,因为到此为止大英与法兰西两帝国显然逐渐发展成为西方诸海洋帝国们事实上的当然领袖,在西方世界的地位就相当于春秋时期齐、晋两国相对于华夏列国的领导地位。在英、法两强的带领下,西方诸海洋帝国无论新老还是大小,或多或少都能够分享到从事进行全球殖民与商业贸易所带来的种种利益好处。也就是说作为全球海洋的霸主,大英帝国已经逐渐与葡萄牙(殖民地孟买,就是作为葡萄牙公主的嫁妆带到英国的)、西班牙、荷兰、比利时与及法兰西等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组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了相互间紧密联系的一体化共生体系(典型的例子还有著名的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的成立)。

  而在这一平台体系的有效保障下,加之社会经济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个全新的经济制度终于走上了历史的前台,并且立即显示了其勃勃的生机与强大的适用能力。无论是在诸西方海洋帝国的欧洲本土母国之间,还是在他们与其殖民地之间,甚至是殖民地与殖民地之间,贸易的往来、生产的整合、商业的流通都爆炸性地发展并繁荣起来。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了诸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之间经济上的横向整合与一体化共生关系,开启了一个全新意义上的全球贸易与商业流通平台体系,为西方诸殖民与商业贸易帝国们带来了滚滚的持久经济红利。甚至连丹麦、瑞士与瑞典等远离殖民统治控制事业第一线的欧洲国家,都拜诸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推进从事全球殖民统治控制事业所摧生缔造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全球商业贸易体系之福,在非洲、印度与及东方的中国大发其财(详细过程请分析研究丹麦大北公司的经营发展史,而著名的汇丰银行成立之初也有丹麦资本的加入)。


与此相反,作为后起新兴帝国的德意志由于急剧地推进其全球殖民与商业贸易事业的扩张,与大英、法兰西、荷兰等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的全球战略利益均产生剧烈的冲突与矛盾,而其咄咄逼人的海外野心与行动,对所有老牌海洋帝国们的切身既得利益均构成了严重的安全威胁。也就是说德意志帝国是作为一个西方全球殖民统治控制与商业贸易体系既成游戏规则的破坏者的形象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因此,随着德意志帝国与大英、法兰西等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在争夺全球制海权、殖民地统治控制权方面的冲突矛盾愈发尖锐,战争的阴云在欧洲大陆迅速积聚笼罩时,所有的西方老牌海洋帝国们(甚至包括新兴的美国),出于维护自身海外战略利益的考虑都不约如同地站到了大英与法兰西帝国这一边而对抗着势单力薄的德意志帝国。如此,德意志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事实上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的战斗力与指挥艺术都要高于强于其对手,奈何大英、法兰西与及苏俄就是拥有丰厚得多的各种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相对于德国而言),而且还拥有源源不断的来自海外诸殖民地的物资甚至作战人员的支援。与此相反,由于地理位置的不佳与战略纵深的有限,德意志帝国的海军水面舰只战时都被英国海军无情地封锁压制于本土,与海外的一切贸易往来也均被彻底断绝。最终好汉难敌四手、蚁多困死象,德意志帝国就这样在与众多的对手所进行的“群斗”过程中被活活地拖死、拖跨,两次世界大战均是如此。

  至于东方的日本帝国,也同德意志帝国差不多。在初期打着脱亚入欧的幌子倒也着实大赚了一笔,在西方列强们的容忍下并吞了朝鲜与中国的台湾。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又见风驶舵乘机夺取了德国在亚洲、太平洋上的所有殖民地。如果就此而止,也许到今天上述诸地区均演化为操日语世界的一部分也许是未定之数。自然日本人在全球一体化加速发展的今天的世界地位也就不可同日而言。只可惜日本利令智昏,太过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不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更直接向美英帝国集团开刀。事实上即使单单在中国战场,面对国民党漫长的阵地战、共产党广阔无垠的游击战,日本已经逐渐显露出战线过长、兵员不足的致命缺憾。可是日本人对这一切均视同不见。东袭夏威夷珍珠港、西击英属孟加拉与斯里兰卡,北侵美国阿留申群岛、南炸澳大利亚达尔文港。


全方位扩张出击自然就全方位树敌,最后不得不全方位作战,疲于奔命。以日本帝国本土区区7300余万的人口数量、程度有限的工业化规模水平,如何对抗得了“整个世界(至少是三分之二个世界)”?!加之其统治控制手段极度野蛮、残暴、无知又幼稚,被占领地区形形式式的抵抗活动风起云涌;维持帝国大区域地理空间统治控制事业的成本代价急剧暴涨,帝国体系内外交困、处处奔命、血流不止、伤迹累累。到了二战未期,由于油船、货船被大量击沉(马来西亚婆罗洲有的就是石油,但是日本帝国此时就是已经无法将其运回本土来进行提炼),以至日本不得不炼松根油(即使用松树的木头来提炼柴油、汽油)来支撑前线作战。这不能不说是日本帝国真正的悲衰。

  可悲的是即使到了今天,石原慎太朗之流还不知道(或者不敢正视)导致到日本帝国走向彻底失败的深层根源。他们还以为他们的日本帝国、他们的大和文明文化体系有多么的了不起、有多么的伟大与世界领先。根本无视了人类社会迅猛发展的全球一体化现实与趋势,还在鼓吹什么日本人种优越论、顽固排外,让参与缔造人类社会一体化进程的机遇一次次白白浪费流失掉。时移势异、今时今天,日本人手上已经没有多少能够改变得了人类历史运转方向的资本了。从人口数量、文明文化再到政治军事,乃至经济技术等方方面面,日本曾经的优势都在迅速地消失掉。不要以为还有TOYOTA、SONY、HONDA日本就可以改变得了地球的运转方向,帝国学是一个真正的系统工程,今天的日本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均已经彻底地丧失了重建其帝国体系的内外环境与条件;因为今天日本周边国家的实力与二战之前相比均发生了质变,日本如果企图再次推动其帝国体系对周边地区进行政治军事上的大规模扩张,其成本代价就是日本将准备在三十分钟内从地球上彻底地消失吧。因此,日本帝国争夺全球海洋霸权之所以彻底失败的核心根源,说到底还是出在其帝国系统平台力量的单薄与基础的薄弱问题上,而且日本更缺乏对庞大的帝国体系进行成功的整合一体化的能力与技巧(相反,华夏中国与美英帝国集团这方面的能力水平就要高得多与杰出得多)。因此尽管日本帝国在战争过程中凶猛异常、不入人伦,但这并不能使日本帝国豺狼般单薄的躯体迅速突变发展成为拥有猛虎雄狮那般庞大的身躯与力量,从而成为“百兽之王”足以雄据全球政治军事食物链的顶端。反过来也可以说是日本肤浅、无知、幼稚与野蛮兽性的文明文化基因注定了日本无法发展进化出政治军事影响力足以恒久遍及全球的庞大帝国体系来。一句话,日本帝国失败的核心根源还是出在系统平台竞争的失败问题上。说到苏联,则就简单多了。220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空间还尚嫌不足,还要西控东欧、东制蒙古与南侵阿富汗,“要在温暖的印度洋上洗靴子、永远不再脱下夏装”。可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苏联帝国并不能从这一切努力中获得什么实际上的经济利益好处。毕竟苏联帝国自身并不缺乏自然矿产资源,而且这些地区的自然气候环境条件也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也就是说苏联在这些地区推进帝国统治控制体系的扩张,实质上是在亏本经营。

  同样道理,出于意识形态与争霸方面的考虑,苏联帝国对朝鲜、越南、古巴、安哥拉与及中东诸多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援助。但是除了中东诸产油国以外,苏联帝国不惜血本进行军事援助的国家绝大部分都属于经济上相当贫穷落后的国家,根本就无力支付得起购买这些武器所需要的资金费用。因此苏联帝国在这一过程中也就白白地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资金与经济资源。与之相反,苏联的对手美利坚帝国的盟友们绝大多数就要有钱得多,因此美国尽管也同样对他们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援助,但至少都能收回生产研制这些武器装备的工本费,根本就不存在亏本的问题。至于苏联帝国同样不惜血本进行的大规模海军军备竞赛,那就实在是多余之举。苏联帝国所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本来就极度缺乏从外部世界获得经济利润的能力,以“黑、大、笨、粗”为标致的苏联产品如何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得过西方国家的同类型产品?!


苏联帝国更没有美英帝国集团那么多商业利益遍及全球的庞大跨国公司体系,也同样没有遍布全球的侨民体系需要苏联帝国必须建立一支庞大的海军力量来进行保护。因此苏联帝国庞大海军舰队的建立本质上与当年中国郑和下西洋舰队的建立是一样的,都是一种奢侈与注定要亏本经营的浪费行为。与此相反,美英帝国集团由于拥有商业利益遍及全球的庞大跨国公司与及殖民地体系,因此维持一支庞大海军舰队的存在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众多的跨国公司每年从海外市场所赚取的利润都不知有几千个亿美元。也就是说美英帝国集团庞大的军费支出就可以从中得到相当程度的弥补抵消,至少亏本浪费的规模程度要比苏联帝国的要小得多。

  明白了这一切我们将能够很好地理解苏联帝国最终为何走向彻底崩溃解体的核心根源。坦率而言,与西方所进行的冷战与军备竞赛的确挤占挪用了苏联帝国大量的经济资源与社会生产力,导致到其国内民生工程的投入屡屡受到人为的忽视,最终远远落后于人们生活发展的需求。在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苏联的普通老百姓们还要为买到区区的一些食品与日用品不得不在商店门口没完没了地进行长时间的排队等候,这样的生活方式如何证明得了苏联体制的先进性?!苏联时代的领导人没法解释得清楚,苏联帝国崩溃解体之后新成立的俄罗斯的领导人也还是无法解释得清楚,否则的话今天的俄罗斯社会早应富如西方世界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那么根源何在?!高凉陈君认为就是出在社会资源的配置问题上。毫无疑问,苏联帝国的科学技术(由其是军事科学技术)并非不先进,但是僵化、极度缺乏从外部世界获得经济利润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及死板、漠视对人性关怀的政治体制却阻碍了科学技术向实际生产力转变,向人民大众所急需的食品与生活用品的生产所转变,人们急需用于填肚子的面包没有,可是吃不了的导弹核武器、核潜艇、战斗机与坦克却造了一大堆。

但是为什么苏联帝国的决策阶层必须要制造那么多无用的武器(进行国防事业的投资建设本身并没有错,但决不能盲目与无限制地大规模扩充军备,够用就行。做得过多、规模做得过大,边际效益就会迅速递减,甚至会进入“亏本经营、流血运行”的境地,如此反而真正危害了国家的安全根基)、并维持那么庞大的军队,却丝毫不关心低层百姓生活质量的改进呢?!此乃是苏联的权贵阶层出于向外界宣示苏联帝国依然强大,从而证明”联体制的优越性;进而指望以此来麻痹苏联底层的老百姓,认为他们依然是苏联英明伟大的领导人;从而得以长期霸占住国家拥有种种特权待遇的各级党政高位(苏联帝国各级领导人所拥有的种种特权远非今天的中国人所能想象得到,在莫斯科甚至某些公路都划出“特供领导人专用的车道”,其它人即使平时也一概不能行驶,真可谓比皇帝还要无法无天),享受苏联帝国统治控制体系存在所能够带来的种种利益。到此,苏联帝国各级普遍特权化、贵族化的党政领导阶层就脱化为苏联帝国存在的既得利益集团,而苏联帝国广大的底层老百姓们则沦落为苏联帝国存在的受害阶层。

  可是大国就有大国生存的法则、帝国运行就有帝国的潜规律。本来努力做大蛋糕、积极缩小帝国“存在”所带来的利益的分配差异,全力推进帝国社会内部的整合一体化共生关系就是维持帝国统治控制体系恒久长存的核心关键。可是在苏联帝国的晚期,随着各级党政机构普遍的特权化、贵族化,苏联帝国内部的利益分配矛盾迅速尖锐激化起来。一方面广大老百姓为了一日三餐不得不在各式各样的商店门前日晒雨淋、没完没了没希望地排着长龙(“蛋糕”人为地做得太小与太少);而苏联帝国的各级权贵人物则按行政等级的高低,优哉悠哉地出入各级特供商店,假日则到全国各地特供的、风景秀丽的度假别墅区游玩过日。除此之外,国家所余下来的经济资源就一股脑儿地投入到无谓、纯属浪费的庞大军备竞赛中去,却听任广大老百姓们挣扎于温饱之中而无动于衷。长此以往,苏联帝国的统治控制体系绝有不摇摇欲坠、危机四伏之理?!


如果苏联帝国后期的领导人能够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危害性,努力消除苏联各级党政机构的特权,积极均衡帝国内部利益分配上的不均,再引入市场经济体制、开放社会,那么苏联帝国实现中国式改革转变并非不可能。只可惜当年上台的是叶利钦之流人物,根本就弄不清苏联帝国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不管三七二十一,在别洛韦日森林大笔一挥就立即宣判了苏联帝国的死刑。可悲的是这样做依旧没能解决苏联体制所遗留下来的种种问题,只不过苏联帝国时期所存在的各式各样的特权、权贵人物现在摇身一变,变为各种各样新式的政治经济寡头而已。因此,苏联帝国崩溃解体的根源看似相当复杂,但本质依然是系统平台竞争失败的问题。事实上从帝国学与全球一体化的角度而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具有的强大竞争优势与广泛适应性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所无法比拟的。详情请见本人《再探苏联崩溃瓦解的根源――浅析计划经济体制的致命蔽端与缺陷》一文,在此就暂时按下不提。


(作者简介:高凉陈君,实名陈天。广东省茂名高州人,1981年出生。帝国学分析家、作家,地区知名人士,白云山舍主人。一直致力于从事帝国学问题的分析研究。)


陈天(高凉陈君)


于广东高州



2005年4月19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帝国   大英   法兰西   德意志帝国   苏联   海洋   全球   霸权   殖民地   日本   根源   详解   体系   集团   苏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