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都是假货,利润高达650%,为什么消费者还甘愿被“割韭菜”?

文 | 千金Talk

编辑 | 千金Talk


在当今这个消费市场,假货一直是我们享受购物快感里难以避免的“老鼠屎”

在这个真假难辨的社会里,即使处处小心,也难免马有失蹄,买到假货的时候。

而有一个行业更是假货遍地走,把消费者骗的团团转。

据说这个行业里90%的商品都是假货,而且利润极高。

某些假货的利润率能高达650%!

但消费者也不都是傻子,面对这种情况部分人是知道的。

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继续支持这个“假货市场”

明知是假的还继续买,心甘情愿被“割韭菜”,这又是为什么呢?

如此愚蠢又盲目的“支持”有什么危害?

而我们又该怎样去看待这种“知假买假”的行为呢?

哪个行业能如此嚣张的“欺骗”消费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把自己的消费门槛也提高了不少。

不再满足于基本的吃饱穿暖,而把目光投向了能提升自己品味与彰显自己消费能力的名牌、奢侈品行业。

母婴产品、女性化妆品、名包名表名鞋、大牌首饰等,成为了不少人的消费新选择。

但中国品牌发展起步较晚,因此在奢侈品行业还没有话语权,这也是我们的“国货之殇”

面对国内贫瘠的高档品牌与奢侈品选择,于是国内人就把目光投向了海外高奢市场。

据有效数据统计,2022年,中国人在奢侈品市场的销售额高达9560亿元,占全球奢侈品市场的38%

等于中国人靠一己之力买走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奢侈品。

但这些奢侈品都是从专柜或者富豪们坐飞机飞去国外买的吗?

答案并不是。

出国成本太高,而官网或者国内专柜的进口商品往往加了高昂的关税。

本来在国外大几千的东西,可能在国内买就变成了几万。

基于这种现象,面对国内旺盛的高奢需求,就催生了一大行业的产生。

那就是代购。

代购顾名思义就是有专门的人从国外帮你买东西。

香港、泰国、日本、韩国、美国、意大利等地,散落着无数的中国“代购人”

他们通过物流或者人肉携带的方式,帮你把心仪的大牌商品以低价送到你的手中。

这些代购承担触犯法律的风险,也进行着欺骗消费者的“黑暗买卖”。

面对奢侈品行业的高额收益,不少人就把心思放在了“以假乱真”上。

制造一个假货的成本可能只有几千,在大牌logo的加持上,立马摇身一变身价翻上数十倍或者百倍。

据调查,目前海外代购的假货规模已经接近90%,有的假货利润率能高达650%!

法制周末也曾曝光过,在加拿大多伦多曾查获一大批假冒产品,而这个地方的很多假冒产品都会发往中国大陆。

就连央视也曾报道过海外代购假货丛生的现象。

也有不少的买家上当后在网上曝光自己买到假货的经历。

因此,不少人也逐渐知道了海外代购市场“以假乱真”的现象。

然而,即使知道仍然有很多人前赴后继的继续支持海外代购市场,这又是为什么呢?

消费者为何“知假买假”?

1.因为穷

中国真有那么多人能买得起奢侈品吗?

让我们来看看中国人的平均工资,看看你在哪个水平,看看到底有多少人能真正买得起奢侈品。

中金公司曾做过一项调查,将中国家庭的人均收入划分为11个档次

第一级无收入,546万人

第二级0-500元,2.15亿人

第三级500-800元,2.02亿人

第四级800-1000元,2.15亿人

第五级1000-1500元,2.43亿

第六级1500-2000元,1.72亿

第七级2000-3000元,2.07亿

第八级3000-5000元,1.56亿

第九级5000-10000元,6326万人

第十级10000-20000元,784万人

第十一级20000元以上,70万人

你在这个榜单中位于哪个档次呢?

我先说,我属于八九级徘徊的人。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

我国月收入低于5000的人群达到了13.28亿,占全国的94.8%。

一个月收入才五千,而动辄几万的奢侈品又有几个人买得起?

他们都在拿命买奢侈品吗?

因此面对高昂的奢侈品价格,再看看自己空空的钱包,不少人转目光转向了代购及假货市场。

明明没有消费水平,为什么还要打肿脸充胖子买奢侈品呢?

2.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对于女生来说心情好要买买买,心情不好更要买买买。

跟男朋友吵架了,买个包,心情不好买个包,逢年过节更要买个包。

不知道什么时候人的价值需要用物来衬托。

以为背了上万的包,穿着大牌的鞋子就能让自己身价提高百倍。

奢侈品确实起到了提升人的自信心,点亮消费者的身份与地位的作用。

除此之外它还能巩固跟发展两性关系。

男性通过购买奢侈品来吸引讨好女性,而不少女性就掉入了这种“温柔的陷阱”里,成为了物欲的奴隶。

女性通过佩戴展示昂贵的首饰、手表、包包,既表现了自己被男朋友重视,又能告诉其他追求者“我有主了,他对我很好”,一举两得。

抛开对于两性关系的维护来讲,绝大部分买低价或者假货奢侈品的人来说。

有很多是因为这些大牌的商品能够增强他们社交自信心和吸引力,通过展示自己的品味和风格让自己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背了名包带了名表之后,有种油然而生的自信,让他们走路都趾高气昂。

如果没有大品牌logo的加持,其实大部分奢侈品都会让人觉得山寨、丑、low。

但拥有了品牌故事、营销手段的奢侈品,立马身价翻了万倍。

有的时候真的不是你想买,而是你被广告跟营销“撩拨”的控制不住。

3.消费主义的陷阱

在这个消费主义的社会,不少人掉入到消费主义的陷阱里。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只因一句广告词,或者一句洗脑的话术,一个普通的石头就能代表永恒的爱情,从而让这个石头身价翻了万倍。

而拥有它的人也把它当做炫耀的武器,价值越高越证明自己被爱的有多深。

于是不少人纷纷掉入商家的圈套,一哄而上抢着喊“买它!”

相信不少女生都听过类似的广告语:

1.每个女孩都应该给自己一个奋斗的礼物,这不是虚荣,而是自我肯定。

因为,你是你自己的传奇!

2.大多数的时候,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几乎相同。

但它给你的精神力量,比一千碗鸡汤更有效!

面对这种精心设计的走心文案,很少有人抵得住诱惑。

香奈儿108年来首次公布自己的财务情况,表示2017年香奈儿的广告费一年支出14.6亿美元,占总销售15%。

除了讲品牌故事、捆绑艺术、依靠明星效应赞助娱乐活动这类广告营销之外,奢侈品行业还有一个惯有的伎俩就是“限量”。

物以稀为贵,一个东西一经限量就拥有了短暂的售卖周期,预示着你一旦不买就会此生遗憾。

面对大牌一次次精准的诱惑力挑战,没有人能够不为所动,于是不少人掉入陷阱,成为了大牌的忠实粉丝,不断地买买买。

“知假买假”这种现象的危害

1.穷人只会变得更穷

“知假买假”的一般都是消费力不足的一群人,本身收入并不高,却过度的用品牌装饰自己。

就连明星张智霖都很害怕自己老婆买名牌包,以他们的财力都满足不了袁咏仪的购物欲,更别说普通的家庭了。

之前看到过一个事例,丈夫月薪五千,妻子非要丈夫买名牌包,只因自己老婆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看到别的同学都背的名包戴的名表,自己也想要。

这时候丈夫说出了一句话:

“我一个月工资只有五千块,你还想买名牌包,你是想让我死吗?”

如果只有普通工资,那就老老实实做个普通人,不要想着买名牌,为了自己的虚荣心过度消费。

因为一旦开始买奢侈品,你的所有消费都要进行升级。

你会背一个奢侈品包挤公交吗?你买了一个价值几万的包之后还会穿几十块的廉价T恤吗?

一旦上瘾,只能让你越来越穷。

2.身体可能会受到伤害

除了代购衣服、鞋包之外,有人还会买代购的化妆品、奶粉、食品等。

如果买到假的化妆品,使用在皮肤上,会灼伤皮肤、轻者过敏重者可能会面临毁容的风险。

3.可能会被骗钱

有的代购买东西会让客户付定金。

部分人就伪装成代购,保证按时发货,在你交完定金之后再把你拉黑。

让你找不到人,收不到货也追不回钱。

连明星张馨予都碰到过这种代购诈骗,普通人也要长个心眼找正规渠道买东西。

在搜索平台搜索代购被骗会有七十多万条结果,大部分都在询问“代购被骗怎么办、如何维权”之类的问题。

因此代购被骗的绝不在少数!

如果世界上没有奢侈品,怎么体现有钱人的富有?

什么叫奢侈品,广义上说的是超越了大众消费能力的商品。

但是,对于买得起的人来说,就是正常的买包买衣服。

如果你还在把买了一个香奈儿的包包当做一件值得炫耀的事,还觉得背出去是件自豪的事情,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你还不够有钱,所以你觉得这些东西很奢侈

奢侈品是相对的,当你可以随便拥有时,它不代表任何东西,因为你需要。

但当你需要咬牙省钱去买时,它就代表很多东西,而那些“拥有的意义”让你砸锅卖铁的为之疯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假货   消费者   可能会   韭菜   奢侈品   中国   大牌   身价   陷阱   名牌   利润   现象   海外   品牌   商品   行业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