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卢氏」民间美食的活化石-卢氏槲包

卢氏槲包是一种用槲叶包上黍米、高粱米、谷米、糯米、面豆等原料煮出来的美味佳肴,地域特色鲜明,烹饪流程独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被誉为民间美食的活化石。

1

卢氏乡间流传着很多与槲包有关的民谣:“麦儿熟,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雄黄酒烈艾叶香,香草袋子挂脖上。花花禡兜盖肚皮,家家槲包香又香。”“槲包香,香厨房,美酒香,香满堂。艾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槲包,撒红糖。雄黄酒,驱蚊螂。”由此可见,端午节吃槲包是卢氏古老的民间文化习俗。

吃槲包的风俗,因受槲树、谷米的产地、季节和饮食习惯的影响,只在以卢氏为中心的中原和北方为数不多的地域流行。卢氏县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境内千峰叠翠,万木葱笼,有丰富的槲树资源。而伏牛山间、熊耳山麓、洛河之滨、鹳水之畔素以盛产谷子、黍子、高粱、杂豆闻名。有了这些丰富的食材资源,端午节吃槲包这一风俗,得以代代传承,并逐步拓展,成为卢氏饮食文化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端午节点雄黄、吃粽子、挂香囊、插艾叶的民间文化习俗,可以说是演绎中国文明进程的鸿篇史诗。然而,在豫西地区的卢氏县,人们历来过端午节都用槲叶包槲包,而包粽子的人少之又少。每年端午节前夕,家家户户洗槲叶、包槲包、煮槲包。等到节日当天一家人美美享用,还用来馈赠亲友邻里。黄橙橙、香喷喷的槲包,延续着数千年的历史风情,这种特殊的民俗现象越来越引起专家、学者们的高度关注。

著名历史学者余道金认为,槲包有五个世界之最:地球上最早的包裹形熟食食物、最早的糕点类供品、最早的方便食品、最早的干粮、最早的军粮。槲包代表着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头,融进了先人们的聪明和智慧,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类文明缓慢但一直前行的脚步。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曹靖华先生曾写过一篇散文《粽香飘飘忆当年》,他文中所说的“粽”就是家乡卢氏的槲包。曹老详细地记述了家乡卢氏槲包的制作过程和食用方法,并对槲包充满了回味。他说,他一生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只看到粽子,没看到过槲包这种食品,只有故乡伏牛山区才有。上世纪三十年代,曹靖华将故乡的槲叶寄给鲁迅,并告知其佐食方式。鲁迅先生在做米饭时将其覆盖在大米之上,蒸出的米饭就有了一股特殊的槲香味道。之后,鲁迅在与曹靖华的书信往来中数次提及槲叶,对槲叶的味道大加赞赏。

卢氏槲包相对于其他粽子类食品来说具有五大优点:一是由卢氏祖先发明创造,并代代传承,绵延数千年之久,并以卢氏为中心向中外各地传播;二是黍子、高粱、谷子、面豆等原料都是卢氏当地自然生长的粗杂粮,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全面,有益于健康;三是槲包蒸煮后槲叶的原始香味与米香味有机融合,相辅相成,黏糯香甜,软硬适度,口感极佳,老少皆宜;四是纯绿色无污染,防腐保鲜,既保持原始工艺风味,又符合当今时尚,特别是真空包装后保鲜效果极佳,便于长途快递;五是卢氏山区槲叶资源和绿色无公害粟米豆类资源丰富,能工巧匠和传承人众多,拓展槲包产业优势明显。

2021年7月15日,卢氏槲包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

槲叶是壳斗科落叶乔木槲树的叶片,槲树别名柞栎,自然生长在河南西部山区卢氏等地,与桦栎树、青冈树的叶子有点相似。每年春天发芽,端午节前,槲叶成熟了,散发出浓郁的香味。人们上山采来,用鲜叶子或者阴干以后,入锅焯水就彻底去除生涩气味,然后包上黍米等,煮熟就成了槲包。槲叶在树上时,质地生脆易折,采下来经过一段时日的熟化,就变得柔韧软绵,拿它包上黍米谷米等,再放到锅里一煮,槲叶那特有的香味和黍米的香味浑然一体,在食用时若反复蒸馏,其味愈加沁人心脾。

卢氏槲包的独特之处全在于槲叶,因为豫西一带只有卢氏、栾川、西峡等少数地方的山上才长这种槲叶。槲叶除了绿色环保,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特别是它的槲叶素,是来源于植物的黄酮类化合物,还有绿原酸、鞣质等多酚类生理活性物质,有防老化与抗癌的功效,更是一种天然的防腐剂,端午时节的槲包在常温下存放三五天,甚至一星期不会变质。

3

民间传说,槲包是尊卢氏部落发明的。尊卢氏为上古时期的“古帝”,在众多文献中多认定其属于上古时期的伏羲族群系统。某一历史时期,活动的主要区域为洛水两岸的卢氏山和熊耳山一带,即当今的卢氏县境内。

尊卢释义。“尊”,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像双手捧着尊,从酉,从収。小篆从酋,从収,或作寸。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尊,酒器也。”后来尊引申为敬词,表示尊贵、尊敬。“卢”,繁体作“盧”,是一个形声字。甲骨文字形,从皿,虎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卢,饭器也,从皿声。”清代段玉裁注曰:“卢,饭器,以柳为之。”这就是说,盧的本义指饭器,是用土经火烧成的器皿,使用中可能经烟熏变成黑色。

古人造字大多都有特殊指向。“盧”字可分为三部分:上面的“虎字头”代表尊卢氏部落的图腾为老虎;中间的“田”字寓意着尊卢氏部落发明了山地农业,种植五谷,驯养六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解决了人类的吃饭问题;下面的“皿”字象征着尊卢氏部落发明了卢陶,也叫卢器,一种用藤条编织框架,糊以陶泥,烧制而成的早期陶器。

正是卢陶这个小小的创造,掀开了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滥觞,是中华民族告别旧石器时代的里程碑,是人类科技史上的重大发明之一,是人类最早发明的非自然存在的一种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卢陶的发明,极大地改善了当时人们的生存生活条件,陶器成为人们饮食、蒸煮的新工具,可以储存谷物,可以用来打水,这是远古时期饮食文化的一次巨大飞跃。可以说,尊卢氏部落发明的卢陶是世界上所有陶瓷的祖先。

氏族是原始社会中有相同血缘关系的人类社会群体,在共同生活的基础上,有共同的语言、习惯和原始的宗教信仰,具有共同的图腾。“尊”、“卢”连成“尊卢氏”,是说这是一个因为善于制造陶器而受世人敬仰的远古氏族,缘出伏羲,以虎为图腾。

《水经注》援引《开山图》云:“卢氏山宜五谷,可避水灾。”这充分证明,五谷种植是从卢氏山开始的。

从人类饮毛茹血,到尊卢氏以及后来的神农氏“教民食五谷”,生产粮食(古代“五谷”是粮食的统称,是指黍、稷、麦、菽、麻,后来加上稻,称“六谷”),这是人类史上的巨大进步。

五谷种植生产为槲包加工提供了原材料,秦岭余脉卢氏境内的崤山、熊耳山、伏牛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槲叶又为槲包加工提供了天然包装材料,而卢陶为槲包由生变熟提供了蒸煮器具,所以说卢氏槲包的发明和发展占尽了天时地利等所有条件。

远古人还不可能从科学角度解析槲叶的防腐和营养元素,但聪明的先人一定是从槲叶的成色和所散发的米香味中中发现了秘密,萌发了槲叶怡人的朴素猜想。最终,我们的祖先选择在槲叶中包裹黍米谷米去蒸煮,于是,第一款附加了手工劳作的包形食物正式在熊山洛水中定型,这叫“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自此,槲包的馨郁就在华夏的天空弥漫开来,经久不散,历久弥香。

4

槲包走出卢氏大山,历史上两次较大规模的传播值得书写。一次是尊卢氏部落大酋长出任大伏羲氏族联盟帝时期,农耕、制陶、槲包烹饪得以在大伏羲氏族联盟区域推广。另一次是八代炎帝姜榆罔(卢姓的始祖)游走江汉,将农耕、槲包和制陶等文明传带到南方。

槲包就是华夏文明长河源头的第一抔泉水,它创立的饮食文化流传千古,长盛不衰。我们今天常见的美食粽子、南方的“籺”等皆滥觞于此。

槲包传遍华夏大地,甚至传到国外,不断衍化,于是就有了角黍、粽子、籺子,甚至菜叶饭团等包裹形食物,他们都是槲包的直系后裔。包裹形食物无论怎样千变万化,它们在万世演变中都传承着槲包的优秀基因,留下了槲包的文化烙印,散发出槲包的无穷魅力。

在日本,文献中也记载有“大唐槲叶粽子”。在日朝韩三国,他们来大唐的留学生带回了槲包的加工制作工艺。这也反证汉唐时期都城西安、洛阳的粽子还是槲叶包制。在韩国和日本,槲叶被称为柏叶(或因槲叶背面呈白色),象征着吉祥如意、长命百岁。

日本人自古就模仿中国人的生活习俗。他们在槲包的基础上发展出“和生果子”,包裹物以使用槲叶(柏叶)为最经典样式。日本韩国每年都要从中国卢氏周边山区进口大量槲叶包装熟食,这样远隔重洋也要从中国进口槲叶,充分说明这些国家对中国饮食文化的顶礼膜拜,对槲叶的优异品质无限尊崇。

粽子也是印第安人的传统食品,他们用香蕉叶包粽子,食材主料则是玉米粉和菜豆。我们的邻国越南、缅甸、泰国、老挝以及东南亚国家都有粽子,而且菲律宾的粽子也是长条形的,形状与槲包极其相似,风味则与我国浙东的粽子相同。

槲包——粽子——包裹形食物,我们从饮食文化的传播中或可以发现人类迁徙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始路径。无论如何演绎变化,无论怎样千姿百态,卢氏槲包始终是所有粽子类食物的鼻祖,这一点,千真万确,毋庸置疑。

5

在卢氏山区,有些人把槲包叫槲抱。因为大多槲包都是两扇捆在一起,成双成对,寓意富贵双至,人财两旺,相拥相爱,互帮互助。

卢氏山出产的槲叶叶面要比其他地方的大很多,而卢氏的槲叶又以朱阳关镇漂池村和瓦窑沟乡耿店村龙首山所产的最优质。大波浪的叶边,无虫害,无污染,品相色泽俱佳。触摸一柄槲叶,毛茸茸的,叶面呈鲜绿色,叶背则是粉白色,撕下一片放在鼻下,有一股独特的淡淡清香。

卢氏大多人家包槲包,要从端午节前一天甚至前两三天开始制作。内包料要提前挑拣淘净,用清澈的泉水浸泡。主料是谷米、黍米和高粱米,个别人家也用南方包粽子的糯米,辅料大概有小豆、西番豆、红豆、板栗仁、红枣、花生、核桃仁等,在包制过程中根据自家的备料情况取舍,多一样少一样都不影响整体效果,因为槲叶才是真正的主角。

包槲包需要很多器具,往往是盆盆罐罐一大片,各有所用。豆子必须提前煮好,要煮个半生不熟,煮熟了蒸后没味,生了到煮槲包时又煮不熟。包槲包是个精细活,一般由两个人相互配合。要把刷洗干净的槲叶拿起三、四片,亦或五、六片,视体量多少和叶片大小而定,叶尖朝里叶柄朝外,互相叠摞到一块,在中间依次摊上各种食材,然后将槲叶左右对折裹到一起,先向内折叠一头,形成筒状,舀起浸泡主料的水从另一头灌进去,然后折叠严实,确保不溢不漏,这就算是包好了一扇。等另一个人用相同方法包好另一扇后,把两扇合到一起,用槲包草(笋叶丝等)捆扎结实,这捆槲包就完成了。

卢氏人性格爽直,朴实大方,端午节每家每户都要包个几十或上百捆槲包。包完后,头天傍晚开始煮,煮槲包要用大铁锅,把槲包一茬茬码在锅里,添满纯净山泉水,压上草圈,盖上锅盖,再压上大石头,架起木柴瓣子,风箱呼呼,大火熊熊,雾气腾腾,烧啊烧,烧几个钟头,再焐上半夜,才能煮熟煮透,使其胶黏爽滑,香甜可口。

家家户户蒸煮槲包,使端午节前后卢氏大山褶皱里的村村落落都氤氲着特殊的槲香气息,随风弥漫,飘向天际,煊赫着端午节的隆重和盛大。

6

近年来,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槲包作为一种特殊食品,逐渐成为商品走向了市场。

每到端午节前十天左右,卢氏城乡就拉开了端午大集的序幕。在指定的街道两旁,摊贩云集,人声鼎沸,一车车槲叶,一袋袋谷米、黍米、高粱米,一盆盆小豆、菜豆、红豆,再加上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花绳,一串串形态各异的香草布袋,一双双活灵活现的虎头鞋,依次排列,挨挨挤挤。浩大的声势把以槲包为主题的端午节渲染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

一些有经营头脑的山里人,在端午节前,专门包制一些槲包到城里出售,很受食客欢迎。

一些专业公司依托卢氏山区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开发一系列药膳槲包,加上精美的包装,行销外地。

槲叶主产区的卢氏瓦窑沟乡龙首山庄纯手工制作的槲包质量上乘,味道鲜美、真空包装,利用电商平台行销全国,供不应求。

县里通过招商,引进一家食品生产企业,利用卢氏得天独厚的原材料资源,在产业集聚区实行工厂化、流水线作业生产,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效益良好。

古往成今,造化其间。但凡过去,皆是序章。卢氏槲包这一化石级、凝脂般的人间珍馐正在焕发新的生命,实现它应有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一捆槲包包的不仅仅是晶莹如玉的小米黍米,而是一代代勤劳智慧卢氏人薪火相传,接力演绎的民俗文化,更是华夏民族久远的文明属性。期待卢氏槲包这一最具典型意义代表的民间习俗早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来源:卢氏部落 作者:王春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卢氏   卢氏县   高粱米   谷米   端阳   活化石   氏族   粽子   端午节   端午   中国   包裹   香味   山区   饮食文化   人文   民间   美食   部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