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第一的景观大道-独库公路源起!

吃水不忘挖井人,

自驾不忘筑路人,

树高千尺不忘根,

人若辉煌勿忘本。


独库公路,一个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最美的地方”。

它的修成贯通,使得南北疆路程由原来的1000多公里缩短了近一半,堪称是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

在我们自驾这条公路感受其魅力的同时,有一群人,他们却把自己的青春与独库公路融汇在一起,今天的独库公路有多美,昨天的他们的青春就有多绚烂!

他们就是当年修建独库公路的解放军工程官兵们!

何以飘零去,何以少团栾,

何以别离久,何以不得安?

1974年,国务院、中央军委下令,要在新疆库车与独山子之间修建一条常备国防公路。

为了使这条公路顺利修建起来,前前后后共有数万名的解放军官兵自愿投入到工程当中来,长途跋涉、困难艰险,这些官兵们排除万难,历经9年艰苦奋斗,终于把这条公路修建完成,于1983年9月全线贯通。

而说起这条路当年的建设历程,那可是非常的艰辛!当年的筑路官兵,硬生生地在“不通”的达坂上凿通了隧道,在黄羊都望而却步的达坂上修建了通途,跨越了不可逾越的山峰。可谓说没有他们的艰苦奋斗,也就没有今天的独库公路!

可是,有些人却是再也看不到通路的盛况了......

在长达9年的修路途中,有168名筑路英雄战士因雪崩、泥石流等原因而长眠在天山这片土地里。

因此,这也是一条英雄之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青春,为祖国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他们的灵魂早已经和独库公路血脉相连!

永久的丰碑,永铭修路人!

后人在独库公路上修建了乔尔玛纪念碑,这是为了缅怀那些为独库公路建设而献身的英雄官兵们,这是人们永远不能忘却的名字!

每每谈及乔尔玛纪念碑,就必然离不开一个人——陈俊贵。

1979年从辽宁入伍,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大会战来到新疆,1984年负伤退伍。2014年2月10日晚上,因入选“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而被大众所熟知。

1984年,陈俊贵退伍回到辽宁老家,担任电影放映员。1985年10月,他看到《天山行》这部电影时,镜头中的那一幕幕仿佛如昨日。

他想到班长的临终遗言,作出了改变他一辈子命运的决定——重新回到埋葬班长的天山脚下,陪伴班长,成了烈士陵园守护人。

时过境迁,当年修建独库的官兵们已不再年轻,但当年筑路的经历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难以忘怀的,也是他们一生当中非常值得纪念的!

岁月蹉跎,青春不再,但不难想象,他们必然会在某个时刻想起当年的峥嵘岁月,忆往昔,掉进那久远却未曾模糊大美天山里,那里大家都意志盎然,风景绚丽如画,他们或埋头苦干,或听号攻坚,英豪志气,响彻天山!

走吧网一直秉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坚持“有用、有趣、有爱”的原则,“喝水不忘挖井人,自驾致敬筑路人!”这次百车穿越独库公路公益活动是践行走吧网提倡的“有爱”原则,与筑路老兵一起自驾重走独库公路,就是一次极具意义的“爱”自驾旅行。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都知道了,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自驾穿越之旅,是一次缅怀之旅,是一次筑梦之旅,更是一次深度的公益圆梦之旅!

在这里,我们正式发起号召!

鼓动所有吧铁吧粉们,无论您是否参加独库穿越自驾,都可以为这一次的爱心之旅奉献出您的一份圆梦之力,协助这些筑路老兵重走独库,完成老兵心愿,我们一同携手来帮助他们完成!

这里我猜有朋友要问了,这些筑路老兵对独库究竟有多难忘怀?

读完下面这篇文章,看看当年筑路老兵杨岳云同志是怎么说的,我想答案就会从你心里油然而生。

看完他们的故事,一定要给他们敬个礼!

重走独库路可能是这些老兵们最重要的愿望了,

相信一定让参与这次独库活动的朋友们必终生难忘。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旅行,它融入了自驾人对筑路官兵崇敬和缅怀。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旅行,大家可以看到壮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这所有的一切都说明——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旅行!

2023年百车独库公路公益活动

正在报名中

· End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新疆   库车   天山   公路   丰碑   辽宁   公路建设   艰苦奋斗   纪念碑   官兵   班长   景观   当年   大道   英雄   青春   旅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