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千亿级强区和百万人口大城迈进

到2035年,金湾区规划常住人口115万人。图为金湾航空城。南方日报记者 关铭荣 摄

以“珠海市西部城市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西部海空枢纽、珠江西岸先进制造业新引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重要支撑区”为发展定位,到2035年规划常住人口115万人……日前,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官网对《珠海市金湾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草案(下称“规划草案”)进行公示。

这是自2021年金湾区、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体化运行以来,首个涵盖全域的系统规划。梳理规划草案要点,可以看出其大体延续了当前金湾区打造珠海产业、交通、城市“三中心”,挺起珠海产业“脊梁”的发展思路。

当下的金湾区如何向着千亿级强区和百万人口大城迈进?从招商热潮,到交通会战再到城市扩容,一场提升区域地位、促进产业发展和拓展城市空间的攻坚战正在打响。

●南方日报记者 董谦君

产业强区之路▶▶

划定工业控制线

布局远期产业用地

“工业立区”是金湾的特色所在,坚持制造业当家,走工业强区之路,可以说是金湾发展的基础逻辑。这一点在规划草案中有着明显的体现,围绕着珠海产业中心的目标继续进发。

在产业发展上,规划草案基本延续采用了金湾“5+2+N”现代产业体系,以及“7+3+1”产业园布局的主要内容。同时,在对远期规划、开发节奏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思路。如提出了坚守产业发展底线的理念:划定金湾区工业控制线,布局不少于金湾区远期产业发展需求的工业用地、仓储用地。

今年2月,位于金湾的珠海高栏港综合保税区已完成封关验收。其作为最高层次的海关监管区域,有望从多个政策层面助力金湾外向型经济迈上新台阶。

此外,聚焦半导体、新能源等产业的新园区已于去年起陆续启动选址、征地等工作,正加快土地整备等建设进程。加之大批5.0产业新空间的加快建设,以熟地等项目,打造高效集约产业空间的新实践正在全区铺开,全力保障产业用地和空间供给。

初夏的金湾,骄阳似火。一波又一波的招商引资热潮,以及热火朝天的产业发展建设场景正在金湾大地上持续上演。

5月中旬,珠海金湾迎来今年首个百亿级招商项目的落地。深圳埃克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在三灶投资建设18GWh储能电池项目,规划用地500亩,计划总投资约100亿元,达产后年工业总产值约144亿元。

同样在5月中旬,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工程总承包的香港LNG(液化天然气)项目成功实现首船卸料和管线通气,标志着全球最大海上LNG接收站进入试运行阶段。在该项目中,包括组块、栈桥在内的17个核心部件的建造都出自珠海金湾场地。

5月30日,中化珠海三期项目投入运行暨与长炼石化战略合作启动仪式在三期项目现场举行。至此,中化珠海总库容达81万立方米,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成品油中转基地。

一个个大项目的签约启动、建成交付,正源源不断地为金湾注入产业能量。今年1—4月,金湾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7%;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4.8%。截至目前,金湾今年已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7个,计划投资总额约300亿元。

湾区交通门户▶▶

做好“两港一区”文章

重构区域交通格局

从珠海市域行政规划图来看,金湾区地处几何中心位置,北接斗门,三面临海。东邻磨刀门水道,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隔海相望,其间的洪鹤大桥以及即将完工的金海大桥飞跨海面将两地相连;南部三灶有着年客流量千万级的珠海机场;西端则是亿吨大港高栏港。

作为同时拥有海空“双港”的行政区,加之今年已封关验收的高栏港综合保税区,做好“两港一区”大文章,将有利于金湾发挥在大湾区西岸直通港澳,连接粤西的战略优势。

立足于这些地理优势条件,重构区域交通格局的行动正在铺开。规划草案提出,要以金湾枢纽为核心、机场和港口为龙头,结合完善的多层次铁路网络和高快速路网络,总体构建形成“一心、双港、四铁”以及纵横交错快速公路组成的综合交通体系,支撑珠海积极融入湾区,成为大湾区交通核心的门户高地。

其中,作为“一心”的金湾枢纽站点已基本确定选址,拟定于珠海大道南侧、机场北路东侧的交会处。未来,通过这一交通枢纽,可实现轨道交通互通互联,推动金湾融入国家高铁网。

多条东西向交通主动脉也迎来建设及改造的新进展。泥湾门大桥是珠海大道进出西部城区的重要通道。5月11日,泥湾门大桥辅道桥实现全线钢梁顺利贯通,预计今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可由双向6车道升级为双向12车道。

再把目光投向国内首条公铁同层跨海大桥——金海大桥。作为珠海东西部交通枢纽,其公路分布在铁路轨道两侧。待金海大桥全线通车后,除可乘坐城轨抵达机场外,驾车从横琴去往机场的车程最快可缩短至约20分钟。

根据工期计划,金海大桥和珠机城际二期将于明年同步建成通车。其作为一条珠海机场乃至整个金湾片区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港珠澳大桥的高速联络新通道,将加强澳门、横琴和珠海“双港”联系,成为珠海市东西部的重要交通干线。

百万人口大城▶▶

完善城镇空间布局

更新城市形态

在金湾,一个百万人口大城的蓝图已越来越清晰。规划草案明确提出,到2035年,金湾区规划常住人口115万人,打造珠海西部中心城区核心区。从“一心三轴,双港三区”的城镇空间结构中,可以看出更多细节。

从规划图示上看,西部城市中心又细分为三个副中心,分别为立足航空新城的金湾片区中心、金湾枢纽基本城市组团副中心,以及立足滨海商务区的航空产业文体休闲中心。

“三轴”的布局则依托城市路网而生,呈现“一横两纵”走向。横轴为港珠澳大桥联动发展轴,两条纵轴则是双湖路城市发展轴,以及高栏港高速产业发展轴。至于“三区”则从东到西分别为西部中心城区、临空产业区和临港产业区。

如今的航空新城,已从十年前的荒地变为了珠海城市新封面。全市最大的一级邻里中心预计本月底启用,为周边数以万计的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航空新城10分钟生活圈进一步完善。市民服务中心、公共文化中心、商务中心写字楼、商圈消费综合体矗立其间,市民艺术中心建设进入收尾阶段,航空新城核心区建筑群即将完整呈现。

更多的公共服务资源正在向金湾倾斜。5月30日,珠海市召开推进健康珠海建设,支持西部医院高水平发展新闻发布会。据悉,2020年以来西部地区谋划建设项目19个,投入财政资金超55亿元。

发布会还透露,珠海将充分发挥紧密型医共体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珠海西部医共体建设。如今年4月,金湾区就积极推动区域医疗资源下沉,由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等牵头医院整体托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航展的举办地,金湾将在今年11月迎来又一航展盛事,打造双年“中国航展”、单年“通航展”的新航展格局。届时,2023亚洲通用航空展将在珠海航展中心举办,飞行表演队再度上演“空中芭蕾”,为金湾蓝天再增城市记忆。

上周,珠海机场酒店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并确保在2024年中国航展前完工。其作为珠海机场核心区系列工程之一,可满足旅客商务、旅游、会议、航展参展与观展等需求,完善机场服务配套。未来,在室内观看航展将成为可能。

随着金湾城市形态的不断更新迭代,一个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的美丽金湾正展露雏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珠海市   大城   珠海   大桥   草案   人口   机场   西部   交通   产业   城市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