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华病逝2年了,回头看丈夫张惠宝的选择,才知道她有多聪明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我跟我儿子没有母子亲情,更多的是一份客气”

2008年的一部《我的丑娘》,让无数人落下热泪,也让无数人心疼那个为了孩子可以放弃一切,且无怨无悔的母亲。

然而在剧里为孩子倾情奉献的张少华,现实中却对儿子拥有巨大的亏欠,以至于和儿子之间“没有母子亲情”,有时候甚至比陌生人之间还要客气。

直到她去世之前,与儿子的关系才缓和不少,但刚成为“真正的母子”,张少华就撒手而去,这也让儿子悲痛欲绝。

而除了儿子之外,其丈夫张惠宝同样落寞不已。

1946年,国家尚未完全稳定,许多家庭的生活都极其困难,特别是像张少华这种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尤其艰难。

此外,以前的人总喜欢多生几个孩子,张少华就是兄弟姐妹9个人。

一家十一口人,根本就分不到多少饭吃,因为每次开饭都是先让孩子们吃,父母则是吃点孩子们的剩饭,若是剩饭都没有,那就多喝点水,准备饿肚子。

张少华记得很清楚,当年每次询问母亲为何不吃饭的时候,母亲总说自己已经吃过了,直到多年以后,她才后知后觉,原来这都是母亲善意的谎言。

然而命运却不打算就此放过这一家人,在张少华三岁那年,一个噩耗降临。

父亲突然身患重疾,送去医院后进行救治,母亲随即回家拿出全部积蓄,打算缴纳医药费,然而母亲还未走到医院,父亲就已经去世了。

待母亲赶到医院,听到父亲离世的消息后,当场觉得天都要塌了。

本来家里就是靠着父亲赚钱,现在父亲的离开,让张家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母亲独自一个人,完全没能力抚养九个孩子。

于是,母亲把张少华送到了爷爷家。

离开母亲,张少华的生活虽然孤独,但好在爷爷奶奶对她很是宠爱,时常带着她出门遛弯,买点小玩具,碰到江湖上唱戏的和杂耍的,都会驻足观看一会儿。

久而久之,张少华对表演产生兴趣,并期待着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人。

后来,就算爷爷奶奶不带她去,她自己也会溜到戏园子,好几次还闯了进去,结果让里面的人给轰了出来。

但张少华一直没放弃,自己在家还练起了唱戏,尤其喜欢评剧。

13岁那年,她又溜到了戏园子看别人唱戏,看着看着还跟着唱了起来,这让戏园子的负责人很是惊奇,还以为是哪家师傅的弟子跑出来了。

上前一问,这孩子居然是自学,顿时震惊不已,随即便领着张少华找到爷爷奶奶,说是要收为徒弟。

看到孙女能有个谋生的本事,爷爷和奶奶自然没有拒绝。

有了师傅教导,张少华的天赋被尽情释放出来,一年之后就开始与名角搭档,像是《杨三姐告状》《花为媒》等经典评剧,都能被张少华诠释得淋漓尽致。

自从开始登台表演之后,张少华终于能赚到一些钱,但她自己很少花,那些钱除了给爷爷奶奶一些,剩下就全部寄回家,帮助母亲照顾家里的兄弟姐妹。

每次戏园子放假,她就跑出二里地,特意买来一袋五香花生,不过不是她自己享受,而是因为她一直都记得:这是母亲爱吃的东西。

照顾家庭的同时,张少华也没有荒废本事,她因为表现出色还被中国评剧院相中,开始系统学习戏曲专业。

最开始只是青衣,后来还兼学了老旦和彩旦,能力也越来越出众。

而在事业逐渐稳定的时候,爱情也悄然降临到她的身上。

张惠宝也是中国评剧院的演员,两个人因为在一个剧院,平时就有很多见面的机会,时间一长便经常在私下聊天。

也就是这个时候,张惠宝得知了张少华悲苦的家庭生活和成长经历,顿时对她生起一股疼惜之情。

从那一刻开始,他就开始有意照顾张少华,有次张少华烧到无法动弹,他二话没说就背着张少华赶去医院,而张惠宝的深情与付出,也终于俘获了张少华那情窦初开的心。

1968年,他们在剧院全体同事的祝福下,迈进幸福的婚姻,还被分到了一处40平米的小房子,自此开始了平淡却满足的婚姻生活。

之后张少华仍旧在评剧领域发展,直到1993年,她受邀在电视剧《武夷仙凡界》里出演配角,正式踏足影视行业。

不过转行的前几年,她的作品很少,出彩的角色也不多。

1998年,电视剧《龙堂》正在选角,里面正好差一个“母亲”的角色,导演跑遍许多地方,愣是没找到合适的,直到看见张少华,这才定下所有角色。

从这个母亲的角色开始,张少华成了“母亲专业户”,后来随着年龄逐渐增长,老太太的角色,几乎成了她的专属,而她也凭借自己的实力,把自己演成了“老太太”界的标杆式人物。

在《大宅门》里的“母亲马立秋”,生活贫贱,却心有傲骨;在《铁齿铜牙纪晓岚2》里的“阮媒婆”,性格泼辣,嘴不饶人。

每一个角色,都被她饰演的恰到好处。

而后续在《陪你到世界的尽头》里的“纪奶奶”,以及《当婚姻走到尽头》里的“皮奶奶”,又让她成了“奶奶专业户”。

2005年,张少华在《秘密》中又贡献出了十分精彩的演出,并凭借这部剧,在第11届上海电视节上,将“白玉兰奖”最佳女演员收入囊中。

只是她在影视行业奋斗的同时,却忽略了自己的家人。

当年生下儿子之后,刚坐完月子她就和张惠宝把孩子丢给母亲,夫妻俩双双发展事业去了,常年和孩子见不到面。

儿子的童年,几乎见不到张少华夫妻俩的影子,所以儿子跟奶奶的关系反而比较亲近,每次见到母亲就像见到普通的亲人一样,毫无热情,只会简单地打招呼。

与儿子之间的生疏,成了张少华的一块心病,她时常为此忧虑,可她也不能完全放弃自己的事业,好在张惠宝一直在她身边劝慰,这才让她好受一点。

其实张惠宝对张少华真的很好,在张少华忙碌的时候,家务几乎都是他来整理,但即便如此,夫妻俩之间还是会爆发争吵,好在没有隔夜仇,第二天睡醒后幸福依旧。

儿子上小学之后,张少华终于和丈夫商量着把他接回两人身边,同时也逐渐减少了工作量,尽可能给儿子多一些陪伴。

当然,她这样做也是想给母亲少一些生活压力,毕竟母亲到了老年身体一直不好,总是断断续续地生病。

然而命运总是不公平,当她尝试着开始做一名好母亲的时候,她的母亲却因病离世了,就在她领取“白玉兰奖”的前几天。

失去母亲,张少华抑郁了好长时间,好在走出母亲离世的阴霾之后,她继续在影视行业里打拼。

2007年,《我的丑娘》开拍,导演点名要张少华来出演剧里的母亲“丑娘”。

剧本里的丑娘人生经历不可谓不悲惨,但这个角色身上的母爱,却又感天动地,张少华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角色。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张少华每天都在市场里转,观摩那些生活悲苦的“妇女同胞”,试图从她们身上找到一些灵感,而这一观摩,就是一整天,市场都关门了她还在那里回味。

特别是一场乞讨的戏,张少华居然主动要求画上最狼狈的妆容,然后拿着一个残破的搪瓷缸,就那么在现实的街头开始乞讨。

这段戏,是剧组偷拍的,也就是说,它记录了张少华“真实乞讨”的模样。

“丑娘”这个角色,让张少华放弃了所有的尊严,只为诠释一个“无私无畏,只为子女”的好母亲形象。

这部剧播出之后,无数人为丑娘心疼到落泪,《我是丑娘》几乎成了现象级的剧作,也让张少华的演艺事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而张少华的敬业,远不止如此。

2012年,冯小刚拍摄《1942》的时候,张少华刚赶到剧组,行李都没来得及卸下,就舍弃说了几十年的北京话,转而跟人请教河南话。

但在一年又一年的敬业演出中,张少华的身体早就越来越差,关节处几乎都有顽疾,每当阴雨天,尤其痛苦。

此外,她的肺部也有毛病,曾因此数次进出医院接受治疗。

张惠宝知道老伴身体有问题,所以就和孩子一起劝她别那么拼了,偶尔接接配角的戏就好,这才拉住张少华。

之后丈夫和儿子开始悉心照顾张少华的起居生活,但命运偏偏不让他们如愿。

2021年,张少华在多重病痛的折磨下,终究是遗憾离世,享年75岁。

在张少华离世前的重病期,除了家人一直守护在病房里,干儿子杨志刚也时常前来探望。

据说张少华离开的时候,身体虽然痛苦,但表情却十分淡然,或许她觉得:离开才是自己最好的解脱。

劳碌一生,张少华最对不起的就是儿子,但儿子却早就原谅了她,在她去世之时,一直紧紧握着她的手。

如今,张少华已经去世两年,丈夫张惠宝却始终没能忘记自己的妻子,之前还在社交平台上隔空向妻子告白,诉说心中的思念。

而张少华刚走的时候,张惠宝也曾发布短文,悼念把一生都奉献给影视行业的妻子。

结婚多年,张少华和张惠宝虽然早已攒下许多财产,但他们却始终居住在评剧院分配的40平米小房子里。

张少华走了,张惠宝仍旧没有换房子的想法,他只想守着这户老房子,守着与张少华的共同念想,安稳地度过未来的日子。

不过儿子一家人,经常前来探望,张春辉还曾晒出与孙女的照片,看起来过的不错。

相守相知53年,这对为爱情忠贞一生的恋人,成了许多人羡慕的夫妻。

婚姻之中,从来都没有太多的浪漫和激情,有的更多的是陪伴和体谅,张少华和张惠宝之间便是如此,他们用平淡的相处方式,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

爱,不求繁华三千,只求一生相守,只求不离不弃。

愿世间的每一份爱情,都能得到美好的结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戏园子   丈夫   评剧   母子   奶奶   家人   聪明   儿子   父亲   角色   母亲   身体   事业   孩子   医院   影视   张惠宝   张少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