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相李林甫,几个小故事,展现超高智商和情商

纵观大唐王朝二十一帝,唐玄宗李隆基的热度绝对在前五。既让大唐走向巅峰,也滑向深渊,既英明神武,又昏聩不已,既任用贤能,也宠信奸小。其中大奸李林甫,为相十九年,蔽塞言路,排斥贤才,重用胡将,绝对是导致安史之乱的元凶之一。站在另一个角度,李林甫能屹立不倒,也必有其独到之处。我们就从以下几个轶事窥探一二:

唐明皇与杨贵妃

迎合上意,暗踩对手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与裴耀卿张九龄一同担任宰相,玄宗想废弃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张九龄等极力劝阻。李林甫当面一言不发,退朝后却故意对宦官说道:“此乃天子家事,何必与外人商议。” 这些话自然转头就到了玄宗耳中。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准备提拔朔方节度使牛仙客,让他兼领尚书。张九龄以牛仙客学识不高反对,引起玄宗不悦。李林甫私下言道:“只要有才识,何必满腹经纶。天子用人,有何不可。” 经过多次挖坑,张九龄失去信任被贬出京。

心思超群,威服安禄山

安禄山初见李林甫时,正受皇帝宠幸,风光无限,因此神色倨傲。李林甫不动声色,当着他的面召见王鉷。当时王鉷的权势仅次于李林甫,即便如此在李林甫面前却卑词趋拜,态度恭谨。安禄山被李林甫的威严所慑服,态度不得不恭敬起来。更可怕的是,李林甫每次与安禄山交谈,都能猜透他的心思并抢先说出,让安禄山惊惧不已,即使数九寒冬也会惶恐得汗流浃背,不敢有丝毫隐瞒

安禄山

每次刘骆谷从长安回来,安禄山都会问:“十郎(李林甫)说了些什么?”听到美言则心中欢喜。如果李林甫说:“告诉安大夫,让他老实一点!”安禄山便会拍着床榻,忧愁惧怕的道:“哎呀,我死定了!” 所以大奸人李林甫很有震慑力,只要他在,安禄山就得压抑那颗躁动的心。

口蜜腹剑,整人无形

李林甫上位后,自然怕有人取而代之,怎么办?自然是让潜在对手胎死腹中。卢绚风度翩翩,玄宗颇为赞赏。李林甫得知后找来卢绚的儿子,透露消息说:“你父亲素有名望,陛下准备让他去交州。如果他不肯远赴岭南,肯定会被贬官。不如主动到洛阳任职”。那时候的岭南就是蛮荒之地,卢绚果然中计,申请去了洛阳。

唐代十道

李适之拜相后与李林甫争权,但他哪里是对手。李林甫对李适之放消息:“华山有金矿,开采可以富国,皇帝还不知道。” 李适之便奏知唐玄宗,玄宗又询问李林甫。李林甫道:“臣早就知道,但是华山是陛下本命山,乃王气所在,不宜开凿,臣便没有提及。”唐玄宗认为李适之虑事不周,恼怒的对他道:“你以后奏事时,要先与李林甫商议,不要自行主张。”

“立仗马式”谏官

李林甫独揽朝政,为蒙蔽皇帝耳目。他曾召集谏官,对他们说道:“如今圣明天子在上,群臣顺从圣意都来不及,还需要什么谏论?你们难道没见过那些立仗马吗?它们整日默不作声,就能得到上等的粮草饲养,但只要有一声嘶鸣,就会立即被剔除出去。就算后来想不乱叫,也不可能再被征用。” 从此,朝中谏官无人再敢直言谏争。

总之,作为大奸之人,李林甫展现出不俗的能力。如果用到正处,相信也能作出一番事业。不过,一旦走上权力的不归路就没有回头箭。李林甫当然能预见自己和家族的结局,只能感叹:“ 势已然,可奈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开元   谏官   华山   大唐   洛阳   陛下   天子   智商   情商   皇帝   对手   自然   李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