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晚年时坦言:失去江山恨不得别人,罪魁祸首是这两个人

文丨小奇有点怪

编辑丨小奇有点怪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蒋介石离世之后没多久,斯坦福大学却将他每天写下的日记公布了出来,其中记载了蒋介石失败的原因,他表示:“国民党的连连败退和那两个人脱不了关系。”

在1949年蒋介石率领的部队战败后,只能暂时的退回台湾进行防守,回去之后就开始对之前的战斗进行全面复盘。作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领军人物,蒋介石从不会抱怨,他从全方面分析为什么会失败,最终将原因归咎到那两个人身上,并且还在日记中写道:“这两人就是我失去江山的罪魁祸首。”

那么到底是谁犯下了如此巨大的错误呢?

下野

国共两党的战斗结束后,共产党各个方面的发展一帆风顺,但国民党内部却出现了分歧,国民党的高层官员认为是蒋介石的错误指挥才造成了现在的局面,蒋介石应该就此付出一定的代价,并且还有几人联合起来要求蒋介石下野。回顾蒋介石前半生无比风光,但战败后的遭遇却让人唏嘘不已。

党派斗争是蒋介石经历最多的事情,在这中间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桂系”,李宗仁作为这一派系的领导人,其对于北伐战争来说可谓功不可没。而蒋介石和李宗仁的关系却也让人感慨,真是一对“冤家。”

作为桂系的领导人,李宗仁和蒋介石对抗的时间是最长的,而蒋介石对他也是恨之入骨,但却又惺惺相惜。而蒋介石的下野也是被桂系强迫的,并不是他自己想去。

这两人的“冤家”关系还要从1926年的春天说起,两人的第一次会面是在广州,双方对彼此的第一印象还是相对不错的,李宗仁更是用“共患难易,同安乐难。”来评价蒋介石。

而蒋介石被强迫下野,正是李宗仁和白崇禧在背后进行推动的。李宗仁曾答应过白崇禧,如果能够取代蒋介石,那么会让其担任国防部部长。在这样的环境中,国民党内部对蒋介石要对自己人出手的反应越来越大,甚至很多人都脱离蒋介石,加入李宗仁的派系中。

1948年,蒋介石想要打探李宗仁的心思,派出了自己的亲信和李宗仁进行交流访谈,但底细没有带回来,却得知李宗仁要下野的情报。对此,蒋介石也无法拒绝这样的想法,只能言不由衷的表示:“如果能够和平相处,那么个人的利益就无关紧要。”

离任之后的蒋介石也不曾放弃对国民党的控制,他在新中国成立的那年,发布了一篇公告,其中表明了自己想要与共产党和好的意思,并且还对外声称现在的战斗都是由共产党来决定。

其意思已经很明确了,蒋介石的野心非常大,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保持自己以战止战的想法。并且在此期间他派出自己的部下前往台湾,为自己铺好了最后的退路。

北伐战争的失利,是蒋介石的指挥出现了偏差,虽然也有其他派系的推波助澜,但归根结底终是败了。无奈的他只能向李宗仁交代着一切,然后自己撤入早已安排好的台湾境内。

善于计谋的蒋介石不仅将后路选择好,而且还把大量的财产进行了转移,全部运到了广州,没有给李宗仁留下任何值钱的东西。如果不涉及利益的情况下,蒋介石对李宗仁还是非常友好的。

但一旦涉及到利益问题,蒋介石就“原形毕露,”曾经的他也曾拉拢过李宗仁,可蒋介石本身缺乏安全感,对于外人很难相信。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宗仁所带领的桂系越发壮大,这样蒋介石对其就起了心思。

相对于蒋介石的作风,李宗仁就显得比较爽快,在感觉到蒋介石对其有其他想法之后,李宗仁就和蒋介石划清界限,并且成为了敌对方。要知道,在国共两党的内战期间,李宗仁曾想过和共产党握手言和,但迫于蒋介石的野心太大,这件事只能不了了之。

蒋介石将其战败的原因,归咎在李宗仁身上,如果不是他没有和自己站在统一战线,那么自己也不会失去这一切,但在日记中,蒋介石曾说道是两人导致其战败,另一人是谁?

美国使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人民成功的将侵略者赶出国门,但此时国内的内战并没有结束。美国为了保住在中国的利益,任命马歇尔为和平使者,前来中国进行和平协商,想要国共两党重归于好。

但中国的局势非常复杂,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解决的。尤其是蒋介石违背双方所签下的协约,然后对已经解放的地区再次发起进攻,这就使得双方的关系再次恶化,而共产党在后知后觉中也只能暂时撤退,并且切断了和东北地区的一切联系。

马歇尔的使命就是让双方重归旧好,但当时蒋介石和美方的关系相对较好,所以马歇尔的方向出现了偏差,他帮助蒋介石对共产党进行压制,以此来达成“和平的局面。”这也是美国的一种“控制”手段。

和平使者来中国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军事武器,在看到武器时蒋介石十分高兴,他觉得美国这是要帮助他完成自己的心愿,但马歇尔却说自己是来调节中国内部的矛盾,让国共停止战争。

听到这番话的蒋介石心生不满,但又迫于对方的实力背景,只能连连附和。但一代枭雄又怎会甘心听从一个外国人的话,于是明面上蒋介石赞同马歇尔的决定,但是其心里已经开始计划,怎么利用他所带来的武器装备以及背后的实力对共产党进行打击。

马歇尔明显上是为了缓解国共两党的内部矛盾,但是他站队国民党,然后借此机会假意谈和,就是为了能够通过控制国民党来控制中国,这样美国就可以获取中国大部分的利益,并且也稳固了自己在远东地区的战略部署。

共产党是非常希望双方能够停战的,于是在双方探讨和平共处的会议中,表现出了很大的诚意,但蒋介石和马歇尔两人都各怀鬼胎,这也就使得双方的停战协议并没有达成,而这成为了了蒋介石再次发起战争的理由。

在1946年的七月,蒋介石挑起了全面战争,但因马歇尔一直在中间进行游走调和,使得蒋介石无法放开手脚,他明白自己还需要借助美国的力量,所以只能一忍再忍。

第二次调和在1947年,但同样的国民党并没有和好的诚意,而蒋介石再次发起战争,也导致了他最后的战败。失去东北地区后,他又将原因放在了和平使者的身上,他觉得是马歇尔拖延了他的进攻时机,从而导致共产党得到了苏联的帮助,才导致自己这次的失败。

战败撤退

战败后的蒋介石已经无法立足于大陆,只能撤回台湾另谋机会,在此期间他把在大陆遗留的物资全部运到了台湾,虽然是战败方但是蒋介石的资产在运送时用了1500多条船,其中的黄金、银元更是数不胜数。

他率领自己的部下全面撤入台湾,并且不允许对国民党有危害的人进入其中,但为了发展,蒋介石挟持了一批专业人才进入台湾,对台湾进行大力发展,而台湾也成为了他最后的所在地。

虽然退回了台湾,但是并没有磨灭蒋介石系想要反攻大陆的心思,在1954年时,岸信介和蒋介石私下成立了反共组织,并且在大陆出现天灾后,二人觉得时机到了,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反攻计划。

但殊不知,蒋介石的内心也十分狡猾,对于这些反共计划蒋介石不想让外人参与,但又想获得他们的支援,就此事情反攻计划一拖再拖,直到1965年时,蒋介石才下定决心展开此次战斗。

但天不遂人愿,万事俱备的情况下,国民党的军队在乌丘海战中一败再败,无奈之下的蒋介石只能将其计划放下。随后的几年中,蒋介石也曾对大陆进行过几次海战,但都是以失败告终,而年龄越来越大,蒋介石慢慢的也失去了曾经的勇气和信心,之后就开始了全面的防守计划,并且开始了自己的老年生活。

蒋介石前半生风光无限,后半生只能在金门透过望远镜来遥望大陆。年迈的他对于反攻大陆也变成了有心无力,年纪越来越大,他也慢慢的生出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常常对自己最小的孙子说:“很久没有给母亲扫墓了。

金戈铁马一生,虽然最终也怡然自得,但其一生的心愿终究没有完成。蒋介石总会生出失败不是自己的原因,只想着自己的王权霸业,弃人民于不顾,失去民心也就注定了他会失败。

写在最后

虽然蒋介石在结束对外战争时,在国内发起了内战,但他还是一个比较有原则的人,身为中国人,他也对美国干涉中国事情感到不满,只是迫于现实情况只能向其妥协。

晚年的蒋介石非常想回到故土,想为许久未见的母亲扫一扫坟前的落叶,很可惜一直没有这个机会,而他本人在死前也留下了:“不回大陆不入土”这样的遗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北伐战争   蒋介石   江山   马歇尔   派系   台湾   罪魁祸首   美国   晚年   国民党   中国   坦言   使者   共产党   和平   利益   原因   大陆   计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