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认为被动投资是大多数人的最佳选择;大盘止跌关注这两个信号-大V热观点

人民币汇率再次下跌,引发市场关注,该如何看待汇率短期波动原因?后续汇率形势如何?本周沪指一度失守3200点,市场持续缩量,如何判断大盘止跌?

看看一财号大V怎么说。

【宏观慧眼】

-人民币贬值 -

人民币汇率贬值,情绪影响大于实质影响

王德伦 兴证资管首席经济学家

汇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汇率已从传统靠后反应的被动映射变量,变为释放和缓冲压力靠前变化的主动变量,传统认知也需改变。从中长期经济影响看,汇率的基本盘是国际收支,是结果而不是原因。从短期资金影响看,近期汇率变化在资金流动层面并未产生太大扰动。

-刺激消费,先提高收入 -

启动经济主要还是要以政府主导或支持的基础设施投资为突破口

余永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刺激消费固然有助于增加有效需求,但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在目前情况下,消费需求难以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第一动力,启动经济主要还是要以政府主导或支持的基础设施(包括“新、旧”和“软、硬”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突破口。基础设施投资不仅可以直接创造有效需求,还可以通过“挤入效应”推动私人投资。GDP和居民收入的增长可以带动消费增长,从而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货币政策 -

加大对消费修复的金融支持,可探索设立消费再贷款

连平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

王运金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加大对消费修复的金融支持。可探索设立消费再贷款,再贷款利率可设定在1.75%以下,以缓解银行成本压力;支持金融机构大幅下调信用贷、装修贷、车贷等利率,推动消费贷款市场利率下行至2.5%左右,甚至更低,加大消费贷款投放力度,提升居民资金的可获得性,稳定居民预期,降低防御性储蓄水平;针对性下调旅游、餐饮、购物等困难行业中小企业贷款利率,补齐短板,加快消费场景恢复;针对性加大对吸纳就业较多行业企业的信贷支持,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信贷支持计划,以低息或免息贷款支持青年创新、创业。

-基建投资稳增长,怎么样了 -

基建悄然发生的变化

宋雪涛 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从财政的力度看,近期基建投资的回落看起来是政策发力主动放缓的结果。去年上半年基建投资的问题是资金到位积极,但项目开工迟钝,投资金额没有反映在实物工作量上,而今年基建的约束是财政加杠杆出现了明显放缓。

【市场点金】

- A股,牛市还是调整市? -

牛市初期基本面不扎实,波折在所难免,强势板块调整是信号

荀玉根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牛市往往难以一蹴而就,二季度市场可能处蓄势阶段。当前市场正处在牛市初期,就好比冬天已过、春天到来,气温整体已在回升,但短期温度仍可能上下波动。因此,市场短期可能出现宽幅震荡的情况,其背后源于牛市初期基本面还不够扎实,更易受到其他因素的扰动。根据前文分析,4月多项经济数据不及预期,说明国内基本面的复苏尚不扎实,这就使得投资者对股市的短期走向较为纠结,市场波动有所加大。

周期拐点趋势下,哪个板块更具投资价值?

薛洪言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这段时间,市场逐渐达成共识,中特估和AI有望成为2023年A股两大主线。更重要的是,其他细分行业因央国企属性受益于中特估主题,保险板块除了央国企属性外,还在投资端持有大量央国企权益资产,属于少有的中特估双重受益板块。

市场持续缩量,大盘止跌关注这两个信号

付一夫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一是“中特估”板块何时企稳,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本轮市场的大调整源自于“中特估”的杀跌,而“中特估”占指数的权重又比较大,因此只有“中特估”企稳反弹,大盘才能有所起色;二是市场何时能持续放量,毕竟只有成交量放大,才能真正说明市场整体情绪的回暖以及增量资金的进场,倘若没有足够的成交量作保障,行情很难有实质性的赚钱效应。当然,短期扰动不改中长期向好的大势。

-港股 -

港股吸引力明显

陈李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港股市场会进一步迎来南向资金。香港交易所将于6月19日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一方面,省略换汇步骤,降低了汇率波动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合法途径,为内陆资金投资香港股市提供便利性。尤其是当前AH股溢价率处在140左右,港股吸引力明显。

巴菲特认为被动投资是大多数人的最佳选择,却对自己不利?

张晓泉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创新)、决策科学与企业经济学系教授

巴菲特建议大多数人避免主动投资,并推荐低成本指数基金。

一个相反的观点有时候被称为“牌桌上的傻瓜”假设,它认为被动投资者的增加对像巴菲特这样的主动投资者而言,理应是不利的。因为被动投资者的增加,会让市场上的“傻瓜”减少,“傻瓜”数量越少,聪明的主动投资者利润就越少。

如果投资的目的不是永久性持有,就必须决定何时投资、投资多少、何时卖出以及卖出多少。在足够长的时间线上,成为完全被动投资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最终,每个人都必须做出主动的投资决策并承担相应的风险成本。

【海外观察】

-美国债务违约 -

美国政府违约风险,更像是“狼来了”

伍治坚 五福资本创始人及CEO

正是因为违约可能造成的影响太大,所以它恰恰不太可能发生。这一次的违约风险,让人感觉似曾相识,但又有点像“狼来了”。

为什么说是“狼来了”呢?这是因为:

第一、美国政府完全没必要违约,就能从无到有印出无限量的美元来偿还债务。

第二、围绕债务上限的扯皮,是一个政治问题,而非经济问题。从经济层面来说,大家讨论一下,通过一个法案,把债务上限提高了就完了。但是由于白宫和国会由不同的政党把守,因此每当这个时候,都是两党作秀的绝佳时机。

美国银行信用收缩对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

赵伟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一个常见的误识是,美国融资结构以直接融资为主导,银行信用收缩对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这一认识并未区分存量与流量。中小银行向低收入群体及小型企业发放的贷款比重更高,主要集中于休闲服务、医疗、其他服务类企业,这恰恰是当下美国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

美国中小银行危机远未终结,冲击不限于美国?

曾刚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3月以来,美国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第一共和银行等相继关闭。直接导致其他上市中小银行股价的大幅下跌,再叠加近期以来,美国银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存款持续流失,市场对美国银行业风险的担忧极速上升。目前来看,由美联储加息导致的中小银行危机可能还远未终结。

事实上,美联储加息从资产端对银行业的冲击不仅限于美国,其他国家(如日本)银行业由于国内贷款需求长期低迷,其持有的证券投资占比很高,且有相当多部门投资于美国债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基建   美国   牛市   经济学家   汇率   大盘   首席   投资者   信号   观点   银行   经济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