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南之难2-云南

地处祖国大西南深处的云南,在四个带南的省份里是行政区划面积最大的,几乎相当于其他“三南”面积的总和。所以云南是四南里唯一一个有着漫长陆地边境线的省份,与越南、老挝以及缅甸三个中南半岛国家接壤。

神秘的彩云之南,世外桃源的“家乡宝”

俗话说地大物博,对云南来说这句话一点都不错。处于北回归线上的云南地跨长江、珠江、元江、澜沧江、怒江、大盈江6大水系,加上良好的气候条件和大量未开发的山区,境内的动植物种类数均为全国第一。虽然工业基础一般,但红土高原丰富的矿产资源造就了云南“有色金属王国”的美誉。正是因为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我们所熟知的亚洲最早人类先祖“元谋人”,也让云南人尽情享受着插根木棍就能发芽的绝佳环境。

以我在云南学习生活的四年感受,大多数本地人的性格都比较单纯、朴实,喜欢直来直去,而不善于算计,带着一种憨包般的包容与义气(这里的憨包可不是骂人,是一种可爱)。不过有一说一,在云南待的时间长了,很多人恐怕都和我一样会感觉,云南的男人和女人相比显得过分慵懒、得过且过了。特别当你去到那些小地方或者少数民族聚居地,和他们打过交道之后,这种与汉人传统相悖的“女主外,男主内”着实让我羡慕嫉妒。国人常用“少不入川”来形容天府之国的安逸平静,其实在云南待过之后才真正感觉到年少真更应谨慎入滇。

不过千万不要以为云南男人就真只会玩,在国家民族的危难关头,云南人总是站在民族大义这边。袁世凯搞复辟,湖南人蔡锷在昆明带着滇军第一个发动讨袁护国战争;在抗战时期,数十万滇军和大名鼎鼎的川军一样放弃安逸平静的生活出滇抗日,为国捐躯;甚至是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也是云南人聂耳谱曲湖南人田汉填词而来。

同属于重辣区的云南,主流菜大都有点湖南的贪辣,又有点四川的嗜麻,两者兼具但都不突出。这就如同云南人性格,从来就不缺乏血性、刚毅的他们在战时勇猛丝毫不亚于川湘子弟兵,但在和平时期,他们又不像川湘男人那样四方奔波,反而大隐于市,显得更平和、安逸。作为一个生在湖南,求学在云南的人,既做过湖南人也当过云南人的我,一直把云南当成我的第二故乡,并毫不掩饰自己对云南的满腔热爱与怒其不争。

说到怒其不争,就像我对《天龙八部》里段誉的感觉一般,喜欢他性情率真、随性,羡慕他的家世传承和天赋异禀,但这样一个自带主角光环的人却总被义薄云天的乔峰和好运爆炸的虚竹夺了风头。年轻时的我是觉得这种不争不抢的生活态度浪费了段誉的天赋,但随着年纪增长,我开始理解金庸先生说的那句话“如果在我的小说中选一个角色让我做,我愿做天龙八部中的段誉,他身上没有以势压人的霸道,总给人留有余地”。也许,每个甘作“家乡宝”的云南人心里都活着一个段誉吧。

是天赋异禀还是天妒英才?

有人说上帝是公平的,前面说到云南地大物博,境内物产丰富、风光绮丽、气候宜人,这些天赐资源成就了云南人的“家乡宝”情结。如果我们国家发展就像欧洲一样,那云南虽然深处内陆且多山,但是周边邻居富足发达,完全可以成为瑞士一样的跨国金融中心,旅游、疗养圣地。可惜,对内而言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历史上曾长期作为“化外之地”,是发配犯人、贬谪官员的处所。对外则是紧邻全球最不发达的老挝、缅甸和越南,其中越、缅经济发展重心还在其自身远离云南的沿海地区。

我曾经写贵州的时候提到过“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其实云南的地质条件比起贵州也没有绝对优势,云南境内84%的面积都是山地,几乎相当于两个贵州的面积。虽然云南有着“动植物王国”和“有色金属王国”的美誉,但在交通、市场经济双重压力下,这些宝贵的资源大多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却变不了现。与其说是资源带给了云南经济腾飞的翅膀,不如说是这些资源给云南发展带上了沉重的镣铐。

全云南少数民族有51个,人口超过6000人的25个且15个为云南独有,总人数超过1500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34.8%,和广西、贵州、新疆一样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数超过千万的省区。但和其他三省区不同的是,云南的少数民族构成非常复杂,这既是构成云南多彩的一个重要部分,但不得不承认也是导致云南各地发展严重不平衡的因素。

云南有看似特别丰富、多彩、神秘的天时、地利及人和,但三者叠加在一起的今日云南,却总让人不由地脱口而出“少边穷”。整个云南几乎没有叫得响的工业,没有闻名全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似乎除了偶尔被骂上热搜的黑导游事件,云南已经没有剩下多少存在感了。

但我印象中的云南可并非没有工业的蛮荒之地,其形成规模化的现代工业甚至比起国内多数省份都更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历史上一向有着山高皇帝远传统的云南军阀政府就已经开始了规模化的采矿、纺织等产业。到抗战时期,云南作为大后方,不仅迎来工业蓬勃发展,也成就了闻名于世的西南联大。那时候的云南在工业上已经能制造出光学仪器、飞机等较为先进的工业产品。在教育上更是集中了全国最优质的师生,影响着全国的文化。

而解放后的“三线建设”、改革开放的工业“军转民”以及烟草行业规模化,云南都抓住了机会。特别是烟草行业70%的名烟来自云南,形成了一统天下的辉煌局面。上世纪的90年代,云南财政收入排全国第7位,工业占经济的比重达到近40%,是少数能实现财政自给自足还能有盈余上缴的发达省份。我记得99年在昆明理工读大学的时候,昆明的GDP总量还高于长沙。而那时候的昆明理工还是和同为老冶金部直属中南工大一样的全国性重点本科,我们班上65人有55个来自云南以外,平均录取线高出以本省录取为主的云大将近100分。

享受着“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一系列极其优惠政策的云南,为什么会在新世纪开始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第一个承办“世博会”(99年世园会,当年称为世博会),那个开放包容的云南如何突然间又再次“神秘”和封闭了?

当小富即安遇上逆水行舟

90年代的云南,一个刚刚经历边境自卫反击战洗礼的老少边穷省份,快速在经济上傲视国内一众大省之时,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那就是云南在全国省区市最高光的时刻,这里不完全是当时云南GDP总量在全国最高点的第17位,更因为靠着财政收入在全国的第7。那年代云南的代表工业不仅前有“五朵金花”,后有昆明、玉溪、红河三大烟厂,昆钢、昆船、云内等一批知名的制造业企业。

在这些制造业为主的工业支撑下,对于这样一个拥有4700多万的人口大省,完全是可以和当年人均数据不及云南的四川进行竞争,加上强大吸引力的旅游业辅助,通过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撑,如果坚持走对产业发展这条路,对于培养、吸纳人才,解决全省整体欠发达的情况是会有巨大帮助的。

不幸的是,在一切看似小有成就的时候,当时云南的高层有点忘记初心了。90年代中后期云南就爆发了省长、省委书记巨额腐败问题。在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十八大以后,云南反腐成为了全国的典型,不仅涉及到了省级最高长官的腐败问题,省会昆明也创纪录的出现连续四届市委书记因贪腐锒铛入狱的奇闻。

一方面我们老百姓当然要为中央和云南的反腐力度、深度拍手叫好,但另一方面也为云南因此错过在更为正确的经济发展道路上高速前行的机会而惋惜。正是在本世纪初的十年时间里,云南经济发展失速了。当然,这种失速是相对其他兄弟省份的高速发展而言。

与此同时,在科技发展和高校建设方面云南显然做得不够。培养的人才留不住,外来的人才不重视。对于原本经济和教育资源就不那么发达的云南而言,最应该做得就是集中力量办好一所大学,从而吸引外来的科研、教育人才,为本省的发展培养人才。可惜可叹的就是某些决策并非立足于长远,而是脱离自身实际能力的求多点开花。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90年代末的院校大合并。原冶金部“矿冶三强”的昆明理工正处于爹不疼娘不爱的尴尬期,原直管的冶金部裁撤后并未交给教育部或者云南省管,而是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直属。当年教育部一直在力推的云大和昆工的整合,两校原本同根同源,地理位置上又是一墙之隔,如果按这个方案合并属于优势互补。但遗憾的是,这种方式被省里否掉了,原因大概、可能是合并后的云南大学就成为了文理工兼备的综合性大学,会担心刚刚整合几个大学分校、专科院校组成的省属云南工业大学底子薄,未来发展堪忧。所以云南高校的整合既没采用吉林大学和山东大学的名校为主体的全域院校大整合,也没有听取教育部的建议搞强强联合。结果是昆工并掉云工,与云大形成一文一工两强鼎力的模式。

想法很美好,但结果很尴尬。东北工学院成了东北大学,中南矿冶学院成了中南大学,这哥俩现在都顶着985/211、双一流的名头。同为“矿冶三强”的昆工混成了现在的双非,而视若珍宝的云大则在失去昆工后连昆医也没能拿下,虽然在依靠211的名头和资源堆砌的成了双一流,但缺少理工强势专业带来的就是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不足。在偏重于专业研究的最新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中,昆工已经排在云大之前。而制造业为一切发展基础的当今中国社会下,头部高科技企业、技术研发型央企的人才招聘动则211起步。为啥作为西南地区重点工业城市的昆明,腾讯、阿里、华为等一众高科技企业始终没在昆明设区域研发中心?云大有了面子少了里子,昆工占了里子却没面子。看似云南省内高校的两强鼎力的愿景达成了,但其实这两强谁也没真正立起来。

云南的难不是无解的

发展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云南过去阶段性的工业发展成功说明了云南并非只能走旅游、农业这条路,只能当个靠天吃饭的家乡宝。重塑工业的发展地位才是云南未来真正面向东南亚,成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性区域的关键。

固然我们不能忽视云南的现实情况,那就是远离沿海地区、高端人才匮乏。但云南的定位本身也不应该是发展成比肩沿海制造先进、贸易发达的地区,而是如何将资源丰富的优势进行产业的转化。至少在全国范围来看,云南的水利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民族文化资源都是位于前列的。而且云南还有着未来链接中南半岛铁路、公路交通的天然优势,有着相对于邻国区域的先发优势。

首先,在全省发展的顶层设计上,一定先要做到知己。因为云南的优劣势都非常明显,只有秉承务实和坚持的原则,才能在方向设计上不出打错,在未来的执行落实层面才能持续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自己优势的产业发展中去。

第二,在全社会面要推动人们的思想开放,全民参与与各地的交流学习中。过去数千年因交通条件限制形成的相对封闭性是云南的一个显著特征,农业社会下,这种封闭性的好处是民风相对善良、淳朴,但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工业社会中,反馈出来的坏处就是目光短浅的小确幸,缺乏竞争意识和对外界变化的感知力。这个方面说起来容易,改变起来需要很长的时间,最好的办法并不一定是把人赶出去,而是引入外来的鲢鱼来搅动这湾平静的水。

第三,在加持资源集中发展成熟的支柱产业之外,更要鼓励全民创业。云南要发展,基础在工业、关键在产业,现代经济发展的市场竞争下,云南和其他内陆省份一样,不能完全寄希望于花更大力气引进外地资源,而是要根据本地资源的情况推动民间的产业资本参与到小规模优势产业上,比如农业深加工、畜牧养殖等技术、资金门槛不高的产业。

有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叫云南

云南的难是与生俱来的“天然难”,但同时云南有着无以伦比的天然优势可以与之冲抵。真正的难不是山高路远,而是安于一隅。如若不思进取,云南依然也能自给自足、岁月静好,但若能参与到竞争中来,也许有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叫云南。诗在我心,也是我再也回不去的浪漫远方,祝福那个我曾经留下韶华之梦的第二故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7

标签:冶金部   云南   中南   昆明   贵州   理工   省份   工业   全国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