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式形意崩拳易犯错误总结

1、两脚间距或远或近之病:行崩拳时,顺崩、逆崩循环交替,前、后脚的距离时远时近,这是不正确的,不管顺崩、逆崩,两脚间距要保持固定不变,后脚尖与前脚跟连线垂直于前进方向。这里其实暗含着空间节奏上的合,属于外合的范畴。

2、后手没到前手已回之病:崩拳前手没到,后手已回收,此为丢之病,易被对方顺势而入,前拳要守住(棚住对方),等到后拳至前把腕处再回收。

3、前拳没栽头之病:此病会导致拳击面过大,杀伤力降低。只有栽头,作用点才能放在食指第二关节处,有骨节点穴之用,此时“把的推力”+“腕部竖向转折力”+“小臂拧裹力”合三为一,力透敌身。

4、去把有力回把无力之病:阴阳失衡,无对撑劲、无平衡劲。正确做法:初练者把力意放在后把,前把只要送出去即可。

5、回拳没钩之病:去如锉,回如钩。很多人前面做到了,后面却丢了。无钩则回来没有东西。

6、回拳力意放错之病:回拳意要放在后肘上,有顾打后方之敌意。

7、拳没握紧之病:握不紧则不实,作用到对方身上,有缓冲之弊病,很多初学者是松着拳去练,久而久之养成棉花拳的习惯。正确的练法要握紧拳,鱼际穴处的肌肉与弯曲的四肢要紧紧贴住,不留空隙,唯此方实。

8、小臂低俯或上翘之病:小臂没有平行于地面的,要不是向上,要不是向下,这样会失去稳度,而使拳飘浮。正确的做法是:前把要压平,意在肘,用肘的曲度管住对方。

9、立身不正之病:身体前栽或后仰,重心失调。正确的做法是,崩拳行拳时应尽量保持上身竖直,即便是低架子行拳。

10、拳到而腰胯没到之病:拳已到,腰胯没到,或到了但没到合适的位置,此是犯不合之病,特别是跟步崩拳时易犯,容易造成把劲、腿劲、丹田劲、腰胯劲不合。初习者在练时后脚与前脚的角度不要太大(15度~30度即可,不用45度),这样腰胯易转到位。

11、出拳跟后脚之病:出去的拳与后脚合,这也是最易犯的毛病,主要原因一是与前脚合不太容易,二是与后脚合感觉发出的劲力大。正确的做法是出去的拳与前脚相合,后脚有刹车之妙用。

12、一马三箭偷步无偷意之病:由拗步崩拳,撤后脚,再退步崩拳,再顺步崩拳,这个撤后脚在换式上是正确的,但缺少偷意。正确的做法是拗上崩拳跟的那个脚一到位,一刻不停立即就平滑着后撤,要有偷做之意,让对方察觉不到。

以上均属于个人观点,不对之处还请各位师傅、朋友斧正,海涵海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劲力   鱼际   曲度   形意   后手   后脚   小臂   前脚   间距   做法   正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