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小米、OPPO、vivo 联手,快充终于要统一了?!

不知道各位差友有没有听说过 “ UFCS 融合快充 ” ?它是由信通院,HOVM 等多家手机厂商以及各行业供应商共同起草制定的一种快充技术规范,旨在解决不同手机和充电器之间快充不兼容的问题。


就这么说吧,你别看现在不管是旗舰机还是千元机( 特指安卓 ),它们都已经支持几十甚至上百瓦的快充,只要十几到二十分钟左右就能充满电。


但一旦你换上非原装充电器给这些手机充电,它们的充电功率可能一下子就会被打回到十几瓦甚至更慢,这充电速度前后一对比,给人的落差感极大。


而融合快充技术的推出有望实现一个充电器就可以给所有手机快充,听着确实不错对吧?


我知道很多人平时还是用原装充电器居多,可能对这个并不是很在意。


但是平时去亲戚、朋友家串门借个充电器给手机回血,类似这种使用场景我相信还是有的,所以融合快充的出现对我们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而且作为第一代国产快充协议,它没准还会推动快充从如今的各自为战向行业标准转化,最终形成行业统一的标准,其意义也是不言而喻。


然而各位也别高兴太早,因为目前基本上所有手机厂商都在做自家的私有快充协议。


私有快充协议的存在,毫无疑问肯定有助于各家手机厂商打造自己的生态壁垒,并且它们还能从各种充电器配件上获得一部分利润。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不管是出于私心还是为了顾及兼容性,那些支持融合快充的第三方充电设备,它们的充电功率大概率达不到原装一样的水准~


你看目前最新的 PD 3.1,它的理论最大充电功率已经来到了 240W:


但其实现在很多安卓旗舰普遍都还只支持十几、二十多瓦的 PD 快充,跟自家动辄几十上百瓦的私有快充协议相比,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要知道 PD 快充之所以能成功在手机中推广开来,还得靠谷歌早在 Android 7.0 规范中就开始强调使用 Type-C 接口充电必须支持 PD 规范。


如果没这强制规定,我估计这些厂商可能连 PD 都懒得支持,而是专搞私有协议,甚至像苹果那样对第三方充电设备来个认证也不是不可能~


而从通信标准化协会发布的《 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技术规范 》来看,现阶段融合快充的通用最高充电功率是 40W,后续则会进一步提升至 65W。


这个充电功率怎么说呢。。。无论是对比 PD 快充协议还是对比各家的私有快充协议都没有太多的优势。


UFCS 目前最显著的优势是它支持更精细的电压和电流调节,能够根据充电状态更精准的调整充电功率,从而有效提高充电效率并且降低发热。


但说实话,这点优势在电池管理芯片这个物理外挂面前,多少有点不够看,毕竟手机厂商早就在快充领域卷了好几年,如今都有些真本事在身上~


如果未来那些经过 UFCS 认证的设备都能实打实的支持 65W 充电功率,那么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乐意用非原装充电器给手机充电。


但要是像 PD 受到的待遇一样,厂商只让它支持到十几、二十瓦的充电功率,那就算以后所有手机都支持融合快充,也还是有些鸡肋。


另外 UFCS 融合快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等于是重新制定了一个充电标准,不是说适配就能够适配,它对充电线缆其实也有着明确的规定。


比如当电流大于 6.5A 时,就要在线缆中增加电子标签用于识别;电流在 4A-6.5A 时,最好也有电子标签,只有电流小于 4A 才无需识别线缆。


除此之外,融合快充还强制充电设备必须拥有阻抗检测功能,这些都是厂商需要额外付出的成本,付出和回报能不能成正比也是个未知数~


好在目前首批一共有 11 款产品通过 UFCS 融合快充认证。


其中 3 款来自华为、3 款来自小米、2 款来自 vivo、1 款来自 OPPO,也算是开了个好头,而且这段时间也陆续有其它支持 UFCS 的产品发布。


还是希望日后 UFCS 能够成为国内真正实现统一的快充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华为   小米   充电器   电流   线缆   手机厂商   功率   优势   厂商   协议   设备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