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有多远见?不顾反对出兵打下一个战备区,让中国受益至今

古代王朝的边境地区总会受到游牧民族的骚扰与抢掠,边境地域对全国统一有着重要的作用。

汉武帝的远见到底有多牛,曾派兵打得匈奴俯首称臣,更是不顾反对千里出兵打下一个战备区,让中国今天依然受益。让我们看向下文,感受“寇可往,我亦可往”的豪气

汉族与匈奴天生就是对立的,一个是农耕民族一个是游牧民族,一个自给自足靠地生活,一个放牧掠夺,靠牧生存。

早在战国开始,北方各诸侯国都陆续修建长城以抵御匈奴,而秦朝建立后,将原有的各长城连接起来,并在其基础上继续修建。

秦朝时期对匈奴最大的军事行动就是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攻打匈奴,占据河南之地,也就是今天的河套地区。

秦末期天下大乱,秦朝便无暇顾及北边,匈奴人趁机占领河南之地,汉朝历经60余年的无为而至、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国富兵强,对匈奴转守为攻,先后对匈奴进行了数十年的战争,史称汉匈战争。

公元202年刘邦登基,定国号为汉,从沛县起兵到登基为帝,刘邦只用了七年时间,而此时刘邦仅剩的唯一的敌人就是匈奴。

匈奴帝国可以说是和大汉帝国同时崛起的草原帝国,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冲突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秦朝用长城暂时挡住了匈奴的铁蹄,现在难题交到了汉朝手里,让我们看看汉朝是如何做出答卷的。

当时的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率兵占领了南起阴山,北达贝加尔湖,东到辽河,西至葱岭的广阔地域,成为北方最强大的民族。

刘邦登基第二年,冒顿单于率兵跨过长城,不断骚扰着大汉帝国的边境,将旗帜插在了边疆重镇——晋阳的城头。

刘邦这就坐不住了,自己干得过项羽,灭了打怕匈奴的秦国,大汉对战这小小匈奴不是轻而易举?

这个看似合理的逻辑让刘邦自信出兵,率军32万扑向晋阳,刘邦可以说对匈奴的实力毫不知情,把步兵扔在后边,自己亲率轻骑兵突进,到了今天山西大同一带。

结果在白登山,突然一夜之间冒出了40万匈奴精骑兵把白登山团团围住,刘邦一下子傻眼了,冒顿单于又率兵截住了被落在后边的步兵,将刘邦直接围得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

无粮草无外援的情况下,经过了七天七夜,眼看刘邦马上就要领盒饭了,谋士陈平通过计谋解开包围的一角,刘邦才逃回长安。

这一下给刘邦打怕了,加之汉朝建立之初,国内还比较萧条,面对匈奴变本加厉的骚扰,刘邦只能将公主进献给单于,勉强换来了短暂的和平。刘邦死后,文帝和景帝也按部就班的施行着先皇的方针。

在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对峙将发生巨大的改变。从汉武帝出生到继位前两年,十八年间匈奴就进行了五次大规模入侵,汉武帝将此视为耻辱。

汉武帝登基的时候年纪还较小,壮志凌云的少年郎并不甘心,决心成就一番事业,不打败匈奴,他的帝王事业就不完整。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发布诏书,有意攻打匈奴,朝廷为此引发两次论战,最终一纸诏书决定大汉王朝要从屈辱的求和中开始反抗。

同年,汉匈大战的序幕在马邑展开,汉朝这边拿马邑做诱饵,有一个叫做聂壹的人,在匈奴那边是比较有人缘的人。

聂壹就表示可以可以假装让马邑内乱,把马邑的官员杀掉,将头悬挂在城门上,引诱匈奴来攻打马邑,到时候里应外合打匈奴一个猝不及防。

马邑城门悬挂着一个头颅的事被匈奴骑兵传讯到单于手中,此时的单于是冒顿单于的孙子——军臣单于。

他得知了聂壹按约定杀死了马邑县令,并用城门上悬挂头颅作为出兵的信号,此时出兵就可以占领马邑,军臣单于并没有想过这是汉军的计策,毕竟数十年内汉朝没有反抗的企图。

城门上悬挂的人头其实是聂壹与官员串通好,使用的死刑犯的脑袋佯装的,此时在马邑的山谷中埋伏了三十万汉军,一切准备就绪,就差匈奴到来了。

果然,军臣单于带了十万骑兵,在利益的诱惑下义无反顾的奔向马邑。

但是在行军途中军臣单于发现有蹊跷,路上没有四散逃离的百姓,草地上居然还有悠然吃草的羊群,但也没有人看守羊群。

这一切太安静了,静的有点过于蹊跷,军臣单于决定暂停突进,抓个俘虏回来。

武州在马邑东北方两百公里左右,进攻马邑一定会路过武州,武州尉史就成了这个倒霉鬼。

武州派了一个尉史出去打探战争的情况,结果这个尉史一出门就遇到了匈奴,这么多匈奴来临,他大惊失色慌慌张张的逃跑。

那匈奴就找到了目标,穷追不舍,抓住后在匈奴要严刑拷问,这个尉史是一个胆小鼠辈,其实他并不知道马邑的军事部署,他只知道朝廷要在这边打仗。

胆小如鼠的武州尉史脑子里现在只有活命这一想法,在逼问下直接将自己知道的如数供出。汉军在前方严阵以待时,军臣单于已经下令让骑兵迅速撤回。

此次汉军一无所获,汉武帝大怒,计划居然被一鼠辈破坏了,第一次雄心勃勃的搞事业就栽了。

汉武帝知道,这次之后如果选择退,那汉朝在边境地区就会继续处于劣势,这也促使汉武帝下定决心再次使用强硬手段。

公元前129年,汉武帝决定兵分四路攻打匈奴,派车骑将军卫青率一万骑兵出上谷,轻骑将军公孙贺率一万骑兵出云中,轻骑将军公孙敖率一万骑兵出代郡,骁骑将军李广率一万骑兵出雁门。

跨过长城深入匈奴腹地,采取游击战,在移动中寻找战机。

结果四路大军转了数天,孙贺出云中,茫茫草原上压根就没有遇到匈奴人,全军而还。而将军公孙敖出发没多久就直接遇到匈奴主力部队,损失7,000人

而李广运气更差,几乎全军覆没,本人还被匈奴捕获,后来装死后看准时机凭借自身出众武艺逃脱。惟独剩下卫青这最后的希望。

卫青将目标放在匈奴祭祀的地方——龙城,他知道如果此地被汉军拿下,这一仗就算是胜利,龙城是一个凝聚了族群精神的地方,是匈奴重要的精神圣地。

如果可以攻破龙城,必然会打击匈奴嚣张的气焰,在卫青缜密的分析下,一举斩杀数百匈奴重创龙城。

卫青此次的胜利可以说保住了汉武帝的颜面,让后续的讨伐有了继续的希望,但也是汉军的这次行动彻底惹怒了匈奴人。

同年冬天,军臣单于派出五路大军分别攻击渔阳郡、右北平郡、代郡、雁门郡、云中郡,由于战线较长,待汉军赶来增援时匈奴早就撤退了,汉军一返回内地后,匈奴人便再次开始骚扰。

这样来来回回反反复复,杀害了边境地区的军民上万人,第二年匈奴派两万军队进攻辽西郡,杀掉了太守,掠夺两千多百姓。

同时派大军攻击渔阳郡、雁门等地区,借助骑兵优势抢掠百姓后迅速撤退,导致汉军无法追击,面对如此的挑衅,汉武帝决心再进行一次大战给予匈奴沉重打击。

他根据匈奴的部署制定了“胡骑东进,汉当西击”的战略方针,即派车骑将军卫青出云中郡,向西至高阙,伺机攻击匈奴河南之地。

河南之地是今天鄂尔多斯高原上的河套平原是夹在贺兰山阴山之间的平原,黄河从南往北由甘肃进入宁夏,再由内蒙古自治区再转折向东,再折向南,将陕西省山西省分开。

这里是北方匈奴与中原汉族的必争之地,且黄河河套地区在黄河水域的滋养下,水草肥美,土地资源丰富,可以说谁掌握了河套地区,谁就拥有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拥有军事头脑的汉武帝非常清楚,河南之战是绝对要拿下的。为了保险起见,汉武帝命令将军李息先率一万大军攻打代郡,佯攻匈奴,做出要从正面攻击军臣单于主力的假象。

而军臣单于这边,自从龙城被攻破后始终耿耿于怀,复仇之火早已按耐不住,当他得知汉军从代郡出兵后,当即命令左右贤王向中间靠拢。

卫青在不断侦查后发现了一处宝地,是娄烦王和白羊王与右贤王的三方辖区的交界处,因为此地属于真空地带,无人管理。

自秦朝灭亡以来此地空旷无依,从没有汉军的出现,所以这一带也没有匈奴警戒,卫青沿秦长城内侧,黄河北岸行军,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这里。

率兵迅速行至高阙后,留下五千骑兵将匈奴右贤王的联系切断,然后带部分精兵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对娄烦王和白羊王发动猛烈进攻,汉军的将士如同猛虎下山奋勇拼杀。

娄烦王和白羊王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时候,无数的汉军如潮水般涌来,娄烦王白羊王组织匈奴骑兵慌忙应战,慌乱的匈奴人无法组织起有效的还击,不一会就损失惨重。

他们向右贤王报信的信使也被汉军抓获,苦战许久后,娄烦王和白羊王知道败局已定,还是逃命要紧,他们一边命人拼命抵抗,一边悄悄地带着卫队趁着夜色钻了个空子赶紧跑路了。

汉军骑着战马在后面紧紧追赶,但娄烦王和白羊王凭借熟悉环境窜入河西走廊,消失在大山之中,无奈追兵只能返回。

卫青率军夺回了长久为匈奴盘踞的黄河河套地区,斩杀敌人两千三百多,缴获战车战马无数,捕获敌人的侦察兵三千多人。

无疑是对匈奴的沉重打击,卫青立了大功,被封为长平侯,卫青可以说获得了全国上下人民的爱戴。

而河套平原这块宝地,汉朝充分利用地区天然的肥沃土地开辟农田新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而且此地区有天然广袤的草场,这也为汉军马场的设立提供便利的条件,为后续战争驯养优质战马。

汉武帝命人在此修筑朔方城,设置朔方郡,五原郡,从内地迁徙十万人在此定居,此举不但解除了匈奴对于长安的直接威胁,这片富饶之地从此成为汉朝可以向北、向西、向东进攻匈奴的军事基地。

此地的开发对后世王朝的备战与统一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直至如今河套平原也是西北地区一大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汉武帝   单于   白羊   娄烦   河套   汉军   战备   汉朝   刘邦   匈奴   远见   骑兵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