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燕人张翼德、我乃常山赵子龙,为何关羽自报家门时只有两个字

谈及三国最为人所知的“自报家门”,我们往往会想到张飞的那句“燕人张翼德在此”,或是赵云的“吾乃常山赵子龙”。

相比之下,同属于蜀汉集团的关羽,似乎更喜欢自称“关某”二字,这不禁令人好奇:“五虎上将”之首为何如此低调?或者说,其背后隐藏着什么原因?

燕人张翼德在此

无论是在文学巨著《三国演义》,还是在现代影视作品中,“自报家门”的情节是符合情理的。

在古代,由于信息传播的局限性,各阵营的人们或许能够知道对方的名字,却难以辨识对方的面容。

而从武将的视角来看,他们每一次豪气冲天地向敌方公布自己的身份,都是希望达到一种威慑的效果。

武将之所以有足够的底气自报家门,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对家乡深深的热爱和自豪,这份情感赋予了他们作战时的信念和决心。

就如张飞(张翼德),他的家乡是隶属于幽州的涿郡(今河北涿州市)。在春秋战国时期,涿郡乃是燕国领土。燕国与当时的其他诸侯国一样,都有鲜明的地域认同。

燕国虽未能如秦国一般,成为最终的统一者,但在那个时代,燕国绝非可轻视之辈。燕国曾为战国七雄之一,其影响力在燕昭王时期达到顶峰。

公元前284年,燕国的杰出将领乐毅,率军与秦、韩、赵、魏四国联军,共同对齐国发起进攻。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他们竟连下70城,将齐国这个能与秦国相抗衡的东方大国,打得仅剩2城。

这场胜利,无疑是燕国在战国时期的最大荣誉,如同一条蟒蛇吞噬大象。

燕人也有尚武的传统,从历任燕侯到众多贵族,都是军事方面的领军人物。

燕国的财政收入,大部分都用于兵器铠甲的制造,以及要塞和长城的修筑,这也进一步强化了燕人的尚武精神。

因此,当张飞以“燕人张翼德”自居时,其满腔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期望如同当年伐齐的燕国人一样,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攻无不克。

而至于另一位蜀汉大将,以“常山赵子龙”为傲的赵云,也是相似的原因。

吾乃常山赵子龙

赵云,生于冀州常山国真定县,在赵云的青年时期,冀州正处于剧变之中。

汉末的割据群雄袁绍,逼死了前任冀州牧韩馥,从而掌控了整个冀州。袁绍的这一举动,激起了常山国民众的强烈反对。

常山国内部骚动不已,他们组织了一支部队,为其取名“义从兵”,意指“道义之下一同前行之人”。

有了队伍,自然就需要一位领袖。“身长八尺,姿颜雄伟”、颇有将帅之气的赵云,最终被推举为首领。

于是,在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这一年,赵云率领常山国义从兵,前往幽州投奔公孙瓒,以对抗袁绍。

赵云一来到公孙瓒阵营,便被编入其铁骑兵团中最精锐的一支部队,即“白马义从”。后来,也正是在公孙瓒的帐下,赵云结识了刘备,自此开启了一段君臣佳话。

可见,常山对子龙来说,不仅是其成长的地方,也是其军旅生涯的起点。

在这里,常山百姓们寄予了赵云极高的期望和信任,推举他为首领。赵云也不负所望,带领百姓们勇敢反抗袁绍的统治。

这段经历,无疑是赵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也是其对家乡感到自豪的重要原因。

每当赵云在战场上高呼“吾乃常山赵子龙”,或许在某一瞬间,他的脑海中,会浮现以前与常山兄弟共同奋战的日子,这些记忆为他提供了无尽的勇气和力量,激励他在战场上勇往直前。

“亡命奔涿郡”

相较于张飞和赵云,关羽对于自己的家乡,可能并无过多美好的回忆。

关羽的家庭出身有许多民间传说,其中最可信的,还应该是《三国志·关羽传》中的记载: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

史书中并未提及关羽的家族背景。通常情况下,如果传记主角的家族中有成员做过官,史官定会有所记录。

但在《关羽传》中未见相关信息,由此推断,关羽应该是出生于一个平民家庭。

至于那句“亡命奔涿郡”,意思是说:关羽原本是河东郡解县人(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一次可能因为卷入了重大案件,被迫离开家乡,开始了逃亡之路。他翻越太行山,一路逃至河北的涿郡。

如前文所述,涿郡乃是张飞的故乡,而刘备也同样是涿郡涿县人。

正处在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因此刘备决定组建自己的队伍,以图开创事业。于是,在涿郡这个地方,刘备、关羽和张飞首次相遇。

自那以后,关羽和张飞便追随刘备,成为其得力助手,如左膀右臂般不可或缺。他们三人的人生,也从此被紧密地编织在一起。

看到此处,想必大家会疑惑:云长当年在家乡到底犯了什么事呢?

对此,史书中都没有明确记载,而据后世历史学者推测,早在公元184年前,即黄巾起义爆发以前,关羽就已经开始了逃亡之路。

在那段时期,东汉除了边境偶有战乱,内部各州郡并无大规模的冲突,而且,考虑到关羽的家乡离洛阳较近,故而他因战乱逃亡的可能性极小。

而《三国演义》中的描绘,则让人们对关羽逃亡的理解有了新的视角。在这部作品中,关羽因不忍心看到豪强仗势欺压百姓,一怒之下将豪强杀害,从而畏罪潜逃。

尽管《三国演义》是一部艺术化的小说,但以关羽忠义正直的性格而论,这个故事或许与历史真相非常接近。

至于其他的两种可能,一种是被削除户籍而逃,另一种则是受到了诬告和迫害。

不论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至少正史中明确记载了关羽“亡命”的经历。

因此,可以推测,关羽对自己家乡的印象极其糟糕,甚至可以说是深恶痛绝,这也解释了为何他在战场上不愿自报家乡和名字。

首先,那段经历对关羽来说,无疑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要知道,从解县拼命逃至涿县,需要跑足足800公里。

其次,此举是为了避免祸端。如若关羽当年果真犯下多条命案,那么他的通缉令定会四处张贴,地方官员也不会因为他的逃跑就轻易放弃追捕。

所以,若关羽逢人便告知自己乃“河东关云长”,这无异于自投罗网。

而当关羽后来升任“前将军”后,则更不会提及自己的家乡。如果其手下士兵同样来自河东郡,那么他们有可能无意间回忆起关羽的逃亡往事。

这样一来,“美髯公”在军中可谓颜面尽失。此外,关羽在家乡的名气不足也是原因之一。

与关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赵云和张飞在家乡的声誉都相当之高。赵云在常山的名气,在前文已有详述,而张飞虽然在家乡只是一名屠户,但其侠义风范在当地同样备受赞誉。

上述这些原因,共同构成了关羽在战场上不愿提及家乡和名字的心理因素。

与其孤傲性格亦有关联

了解完关羽对家乡的复杂情感后,我们转向另一方面——性格因素。

陈寿在《三国志》中对关羽的性格有过精辟的总结:“羽刚而自矜”,意思是:关羽刚烈而骄傲自负。

这里不妨说两个关羽与身边人的故事。

在马超归降刘备之际,关羽因之前与马超并无交往,便写信向诸葛亮询问马超的武艺才干能与谁媲美。

诸葛亮深知关羽心高气傲,于是,他在信中先夸赞马超文韬武略、勇武过人,乃是一代豪杰,能够与张飞并驾齐驱,但还是不及“髯”(指关羽,因其蓄长须而得此别称)。

关羽看了书信后,大为高兴,他将书信展示给宾客看,以表达自己的得意。

后来,刘备成功进位“汉中王”,他分别授予关羽前将军,张飞右将军,马超左将军,以及黄忠后将军的职位,结果这引发了关羽的强烈不满。

在关羽看来,黄忠只是一个年事已高的老兵,不配与他平起平坐。幸好在“益州前部司马”费诗的劝导下,关羽才接受了任命。

因此,若从关羽孤傲的性格角度出发,我们也可以推测,之所以“美髯公”自报家门时仅报“关某”二字,可能正是出于一种深沉的自信。

关羽或许认为,他的身世和姓名,并非人人皆需知晓,那些不够资格的人,只需知其姓氏便足矣。

关羽亦知,凭借自己的实力,无需借助言语的修饰或者强烈的气场来彰显自己的勇武,单是屹立于战场,轻抚胡须,便足以令对手胆寒。

性格决定命运

诚然,以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之战力,加上他那胸有成竹、高傲孤立的姿态,使得许多人在未经战火熏烤之前就已臣服。

例如,在襄樊之战中,关羽擒于禁、斩庞德,以至于梁县、郏县、陆浑县的盗贼群体,都远远地屈服于他,成为了其党羽。

关羽的威望,甚至令许都城内的曹操惴惴不安,萌生了迁都的念头。

然而,所谓“成也孤傲,败也孤傲”,关羽对孙权的轻蔑和不敬,最终使得孙权决定单方面撕毁与蜀国的盟约,从背后偷袭关羽,导致其败退麦城,命归临沮。

现在回过头看,我们可以发现,有两个关键节点,使孙权动了偷袭关羽的念头。

第一件事是孙权曾为其子求娶关羽之女,但遭到关羽的斥骂和羞辱。

第二件事则发生于关羽围攻樊城之时,他恼恨孙权的使者来得迟缓,怒骂道:“你们这些貉子,如果我攻占了樊城,还怕不能灭了你们吗?”

关羽的孤傲确实并非优点,这个性格特点甚至葬送了其性命,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关羽的孤傲仅限于士族和统治阶级。在对待手下士兵方面,他却显得慷慨宽厚、亲切待人。

另外,关羽“事君不忘其本”的忠义,也是其身上最闪耀的品质。

当年,曹操为了将关羽纳入麾下,尽施宠礼,在许都频繁设宴,赠马赐袍,还为其向朝廷请了个“汉寿亭侯”。

但这些,都敌不过那一句“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如今,距离关羽逝世已有1803年,他从东汉末年的一名西蜀战将,一跃成为寺庙之内供奉的神仙。

关羽的形象永驻于亿万人心中,从而在历史长河中塑造了自己的不朽传说。

现代的人们祭拜关羽,一个主要原因,便是他被视为忠诚和义气的象征。人们希望通过供奉其塑像,以求得他的庇护。

在商业领域,关羽也被奉为财神的代名词。

关羽的家乡,是今天的山西运城,因此,晋商在外经商时,常有祭拜关公的传统和习惯,他们以家乡名人关羽的情意为依托,希望能得贵人相助,逢凶化吉。

这就是关羽,他的名字和形象,已深深烙印在华夏民族的心中,历久弥新,永存于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常山   自报家门   冀州   公孙   河东   山国   孤傲   将军   家乡   性格   赵子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