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坐爱枫林晚”再度惹怒家长,强烈呼吁踢出教材,理由是太污

文 | 夕颜TALK

编辑 | 夕颜TALK


距离2022年五月底发生的毒教材事件已经快要过去一年了。回想当时社会各界积极配合联手将人教版教材中的“有毒插画”取缔的画面还历历在目,能感受到的是提到教育界互联网上所有人的观点空前一致,也印证了那句话“再穷不能穷教育”。



事实上“毒教材”就是直接触及到了人们的底线,祖国的花蕾岂能受到这种荼毒?然而此次事件虽给许多家长留下了一定的阴影,不过不得不说的是,近年有些家庭对孩子实在有些“过度关心”了,对于教材内容太过敏感是否真的是一件好事呢?

《山行》被家长举报,千古名句何错之有?

近日看到家长举报小学教材内容的事件,不禁令人心底发憷,难道“毒教材”真的就“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吗?但这次的举报事件很快迎来了“大反转”,因为举报内容不是其他的,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千古名诗《山行》。很多网友也十分疑惑,为何这千古名诗也会遭到举报呢?



背后的原因却令人哭笑不得,原来是家长认为诗句之中的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存在谐音上的误导,使得这位家长“浮想联翩”,所以他就认为不适合小学的儿童学习。但这位家长的这一顿发言,直接就暴露了自己的文化水平,这样的千古名句被他这样“赏析”实在是让杜牧都“汗颜”。



因为此句之中的“坐”其实是个古今异义的词,首先它肯定不是这位家长所想的意思,甚至本身都不是一个动词,而是连词——因为。而这句话也是抒发诗人强烈情感的一句千古佳句。因为整篇诗句从开头提到了带着秋季之“寒”的层峦叠嶂,又写了升腾缭绕的云景,但最后唯有这枫林动人的晚景使得他停车驻足,可见他对这片秋季独有风景的喜爱。



至于到底有多爱呢?那就引出了本诗的点睛之笔“霜叶红于二月花”了,与前文互相照应,看似诗人赏枫叶是在对读者们叙事,但事实上他又在写景。不仅是写霜叶的“红”,还写自己的“沉醉”,最后“人”、“车”都完美融合到了这幅秋景之中,杜牧因秋景陶然,而陶然的杜牧亦是秋景中的一部分,岂不美哉。



读完此诗仿佛秋色近在眼前,却被一些人利用诗句之中的“谐音梗”大做文章。如此联想,是否也是暴露出了自己脑中的一些粗俗念头呢?所以究竟是诗“污”,还是人“污”可想而知了。甚至还有一些“当代文人”要将“爱”改成“赏”,不得不说这样一改不仅诗人表达的情感大打折扣,而且这位也应该再去炼一炼“坐”字。



不仅是《山行》这一首诗,现在但凡是搜索词条“家长建议,搜索引擎能够立马蹦出一大堆家长们对各种古诗名句的不满,大部分原因都让人实在是无法理解。


众多名篇皆遭举报,到底是无知,还是无聊?

不仅仅是《山行》惨遭批评,像小学课本中的《小池》也被某些家长抓住了字眼,表示自己的孩子要是学习了这样的内容就会产生早恋的念头。中学课程之中的《静女》就更不用说了,里面的“俟我于城隅”又被家长指责这是写“男女私会”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无独有偶,除了这些被家长认为会引导孩子“早恋”的诗句,还有的家长甚至还翻出了《陋室铭》这种托物言志的文章。原因也无非就是因为陋室铭之中的有一句话是“往来无白丁”,而这些人竟然一致认为诗人刘禹锡写出这句话就是看不起普通人。



但诗句之中分明就是以“白丁”和“鸿儒”作为对比罢了,况且这里白丁也不是指普通人,而是指知识浅薄的人,这样一翻译对于那些不了解释义,就张口闭口认为是诗人在瞧不起平民百姓的家长来说,就颇有一丝讽刺意味了。


甚至近日,就连《清明上河图》和《悯农》也没能够幸免,有些家长在连张择端都不知道是谁的情况下,就认为《清明上河图》应该从教材中取缔。


在他们的“浮想联翩”之中,这幅图不是千古名画,而是一些“污秽”的暗示,他们认为“清明”“河图”是单独的名词,而这个“上”字的意味可想而知,所以在孩子连汉字都认不全的年纪,他们就觉得孩子也会产生类似这样的联想了。



而对《悯农》之中“锄禾日当午”的揣测也大致就是如此,这样的想法也激起了网友们的愤怒,这种“联想”难道真的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亵渎”吗?

他们所不知道的是《清明上河图》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悯农》教会了一代又一代人学会珍惜食物,让孩子们铭记粒粒皆辛苦的良言忠告。


虽然对文化的传承应该谨慎再谨慎,但过于吹毛求疵,拿着联想出来的“烂梗”说事,是否显得有些不妥当了?

信息时代出生的儿童身边,真有这么多“毒物”吗?

现在这个“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孩子接触的信息变多了,确实也会存在有些不良信息过滤不当的问题。但仔细思考之下,孩子的认知的形成真的就是全靠外界万物,而与家长教育一点关系也没有吗?现在大部分的情况都是,一部好的影视剧动画作品总是能够收到一些家长的举报,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出现了家长看不惯的内容。



动画片《黑猫警长》就是一部经典“背锅”动画,本身该片讲述的是头脑机智行事果敢的黑猫警长不辞辛劳地维护森林安全的故事,其中还有很多有趣的知识。

家长们看过之后却认为其中太多片段存在血腥暴力,记得该部影片中有一幕是螳螂姑娘的故事,本身是讲述动物的天生习性,但却受到了很多家长的抨击,他们认为这个片段是观之引人不适的。



还有一些家长在孩子不听管教的时候,常常以“黑猫警长”来吓唬孩子“不听话就会被抓走”,自己的教育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对角色产生恐惧,最后发现事态不对却让动画片“背锅”,实在是有些离谱。

因为这些原因被举报的动画还有很多,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狼要吃羊的设定被家长认为是暴力会吓到孩子,自然界的规律仿佛在家长面前都是不健康不积极的。那若是看到了科教频道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觉得自然界的画面也会让自己的孩子感到害怕甚至吓哭呢?

《奥特曼》这个系列也有很多家长表示是在教坏孩子,但很多网友都表示该片的核心思想不应该是邪恶无法战胜正义吗?



甚至有一些家长把手伸向适合成人观看的动画上继续借题发挥,比如今年年初火起来的《中国奇谭》,本身这部动画的目的是让人纵览中国从古至今的民族文化,画风上每一帧也蕴含满满的中国特色,许多剧情也引发了很多成年人的共鸣,却在刚火没两天就遭受到了部分家长的强烈不满。



该家长认为这部动画完全就是在无脑吹,没有任何教育意义不说,还把自己的孩子吓哭了。



随即就有很多网友回怼这位家长,为何知道存在这种情节还要拿给孩子看呢?虽然理解这位家长的“爱子心切”。但确实有一些动画的受众群体不是孩子,更有网友表示“难道成年人就不配看动画了吗?”



不仅如此,很多成年人玩的游戏下场也都是如此。学生越来越早地拥有智能手机,所以无法避免地就会接触到电子游戏,在现在的信息化时代来说也比较正常。

这也使得大部分家长对游戏产生了极大的抗拒,部分家长要求关停所有游戏,因为他们觉得只要关停了游戏,就不会让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受到影响。但试想早年间没有游戏的时候难道真的就没有差生吗?



所以,外界的事物对于一个人的影响真的会达到扭转这个人人生的作用吗?或许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是存在无限可能性的,但这里就显得家长们正确地引导孩子尤为重要了。



真正的“毒教材”当然应该受到抵制,社会也会认可,人们也会站在家长这一边,这是为了祖国的未来着想,所以理应依法取缔并且受到惩罚。但烂俗的“谐音梗”也好,受众群体不是儿童的影视剧作品游戏也罢,是否真的是影响孩子人生轨迹的根源呢?


笔者结语:

可怜天下父母心,爱子当然无可厚非但矫枉过正总归不妥当。就像如果真的深究一部艺术作品是否会吓哭小孩,那么四大名著是不是也不能让孩子们读呢?像孙悟空、张飞、鲁智深这类长相粗犷狂野的角色是不是也会引人不适呢?



保护孩子不是堆砌密不透风的堡垒,也不是铲除一切障碍,而是正确地引路让孩子获得辨别是非的能力。教育本来就是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失败也不能总让外界事物背锅吧。而且每一个时代的人也有各自时代的特点,孩子的童年与自己的童年不相似也很正常。



教材也好影视作品也罢肯定需要大众的严谨监督,儿童作品更是要慎之又慎,但绝对不是一棍子打死”,也不是心思不纯还要恶意揣测,归根结底就是凡事都应有个度,过犹不及!

对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家长   教材   秋景   白丁   警长   名句   谐音   诗句   千古   诗人   理由   原因   孩子   网友   动画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