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月报-美丽中国ESG指数与碳中和指数4月趋势与收益

摘要:

本月权益市场整体表现继续下行。贝壳财经中诚信美丽中国ESG指数上涨0.52%,贝壳财经中诚信碳中和指数下跌4.03%,CCX1800指数下跌2.16%(CCX1800是满足中诚信指数可投性定义且市值排名在前1800名的股票,该指数相对更能表征当月市场整体表现)。

本月相较于CCX1800,在风格层面,ESG指数的正收益主要来自高中期动量因子和超配的低估值因子,超额负收益主要来自超配的小市值因子;碳中和指数的正收益主要来自超配的低估值因子,超额负收益主要来自超配的小市值因子。在行业方面,ESG指数电子和医药生物行业贡献了主要正收益,传媒行业产生了主要的负收益;碳中和指数相对基准低配的国防军工和房地产行业贡献了主要正收益,相对基准高配的电气设备行业贡献了主要负收益。

本月ESG行业动态方面,IAASB将提前征询可持续报告鉴证标准;英国发布2023年版《绿色金融战略》;美国SEC气候信息披露规则预期会延至下半年发布;中国-新加坡绿色金融特别工作组成立;中证指数公司将发布2只央企ESG指数;国家标准委等十一部门印发《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工信部发布《建材工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2023年本)》。

本月具体分析了社会服务行业的ESG表现,从该行业上市公司ESG相关报告披露、ESG表现情况及碳排放水平等角度进行展示。

一、 指数本月走势概览1.指数本月表现分析

中诚信指数选取在2023年3月25日-2023年4月25日的数据,观察贝壳财经中诚信美丽中国ESG指数与碳中和指数的表现。

本月ESG指数上涨0.52%,碳中和指数下跌4.03%。我们选取CCX1800作为基准指数对比,其中ESG指数与CCX1800点位变化、收益率变化均具有一定程度较强的正相关性。整体而言, ESG指数和CCX1800指数表现优于碳中和指数,其中4月6日后ESG指数相对于CCX1800指数有超额收益。

二、 归因分析

中诚信指数选取在2023年3月25日-2023年4月25日的数据,利用中诚信股票风险模型,对美丽中国ESG指数与碳中和指数持仓进行归因分析,内容包括组合和主动收益部分的风格暴露和收益归因。

1. ESG指数归因分析

(1)指数暴露情况分析

下方图示分别展示指数的CCX股票风格因子暴露值和申万行业占比分布,指数超配了高盈利、低估值和低残差波动率因子。在医药生物、化工和公用事业行业占比较大。较上月而言,电子行业与通信行业占比小幅扩大,化工行业占比小幅降低。

(2)指数相较于基准的暴露情况

下方图示分别为ESG指数相对于CCX1800基准的CCX股票风格因子暴露和申万行业暴露。指数相对于基准,超配了高盈利、小市值、低流动性和低估值因子。行业上超配了公用事业、化工、医药生物和轻工制造,低配了食品饮料、电气设备与银行行业。较上月而言,化工行业超配程度小幅下降,医药生物和通信行业有小幅上升。

(3)ESG指数超额收益分析

下图所示为股票收益相对CCX1800指数收益的超额收益拆分为风格、行业和特质收益三部分,可以发现指数超额正收益主要来自特质收益。

结合风格因子相对暴露和行业相对暴露,对风格收益和行业收益进行拆解,以分析各因子或各行业的收益情况。

如下图所示,指数风格因子带来的主要正收益来自高中期动量因子和超配的低估值因子,负收益主要来自超配的小市值因子。

如下图所示,指数相对于上月配置比例上升的电子和医药生物行业贡献了主要正收益,相对于上月配置比例下降的传媒行业产生了主要的负收益。

2. 碳中和指数归因分析

(1)指数暴露情况分析

下方图示分别展示指数的CCX股票风格因子暴露值和申万行业占比分布,指数高配了小市值和高贝塔因子。相对于上月而言,配置高贝塔和小市值因子的比例有所上升,盈利因子由配置高盈利因子转向配置低盈利因子。在电气设备、汽车和化工行业占比较大,其中电气设备行业暴露接近40%;且相对于上月而言,电气设备占比小幅下降,有色金属占比小幅上升。

(2)碳中和指数相较于基准的暴露情况

下方图示分别为碳中和指数相对于CCX1800基准的CCX股票风格因子暴露和申万行业暴露。指数相对于基准,超配了小市值和高贝塔因子。行业上超配了电气设备、汽车行业,低配了食品饮料、医药生物、银行和电子行业。

(3)碳中和指数超额收益分析

下图所示为股票收益相对CCX1800指数收益的超额收益拆分为风格、行业和特质收益三部分,可以发现指数相对于基准的超额正收益主要来自特质,负收益主要来自行业。

结合风格因子相对暴露和行业相对暴露,对风格收益和行业收益进行拆解,以分析各因子或各行业的收益情况。

如下图所示,指数风格因子正收益主要来自超配的小市值因子;负收益主要来自超配的低估值因子。

如下图所示,指数相对基准低配的国防军工和房地产行业贡献了主要正收益,相对基准高配的电气设备行业贡献了主要负收益。

三、 ESG发展动态

1.国际组织

IAASB将提前征询可持续报告鉴证标准

4月24日,国际审计及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发布公告,表示在4月会议中确定了将提前由理事会制定的可持续鉴证准则(International Standard on Sustainability AssuranceTM (ISSA) 5000,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Sustainability Assurance Engagements)的征询意见期,原定计划为2023年10月开始,现在修改为将从7月下旬或8月上旬开始,持续到12月。

IAASB表示将征询意见期提前是为了在2024年形成终版准则,尽快全面实施应用,更好地服务可持续报告市场,IOSCO国际证监会组织在3月份发布的报告也表示了对可持续鉴证准则ISSA 5000的期待与支持。可持续鉴证准则ISSA 5000将为可持续信息报告提供合理保证(reasonable assurance)和有限保证(limited assurance)两种鉴证类型。此外,国际会计师道德标准委员会IESBA也正在单独制定与可持续报告及鉴证业务相关的伦理和独立性标准,预计也在2024年正式发布。资料来源:IAASB

2. 欧洲地区

英国发布2023年版《绿色金融战略》

英国政府在近期公布了全面升级的2023年《绿色金融战略》,新版战略持续为建成全球首个“零碳金融中心”目标而努力,强调了保护和恢复自然资源达到零碳的重要性。新版战略包括了几项重要更新:

3. 北美地区

美国SEC气候信息披露规则预期会延至下半年发布

在2022年3月21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布针对在美上市公司气候信息披露规则的提案,经过公开征求意见后,完整版将在2023年4月发布。

该规则要求在美上市公司披露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相关风险信息,包括范围1和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量,对其估算的排放量获取独立认证,某些情况下公司还需要报告其供应链和消费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即范围3排放量。

4月24日,专注于可持续金融的非政府组织Ceres总经理Steven Rothstein表示,预期该气候信息披露规则会延期几个月发布,在征询意见期收到了大量的反馈意见,其中涉及有争议的话题如范围3碳排放。SEC正准备围绕强化的信息披露规则展开法律层面的争论,几位政界人士和其他相关人员也表示将在法庭上就此进行抗辩。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主管能源与环境的高级研究人员Alice Hill在会议上表示,美国针对ESG相关议题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争斗,尤其是ESG的环境方面的争议,私营企业执行较难,目前在等待SEC气候信息披露规则对未来方向的指引。ESG相关议题在美国演变成一场政治斗争,各党派存在分歧,民主党主导的州在努力推动将ESG因素纳入投资考量。伊利诺伊州财政部长Michael Frerichs表示,SEC气候信息披露规则需要找到平衡,既为投资者利益考虑要求披露实质性信息,也不要给公司造成太多披露负担,开始这一过程非常重要,标准规则可以随着时间推移不断调整修订。(资料来源:Environmental Finance)

4. 亚太地区

中国-新加坡绿色金融特别工作组成立

4月21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和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成立中国-新加坡绿色金融特别工作组(China-Singapore Green Finance Taskforce, GFTF)。中新绿色金融工作组将深化新加坡和中国在绿色和转型金融方面的双边合作,并促进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合作,以更好地满足亚洲未来向低碳过渡的需求。

GFTF 讨论了旨在扩大新加坡、中国和该地区之间绿色和转型资金流通的联合倡议。GFTF将建立三个初期工作方向,关注以下优先领域:

分类法和定义: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中国人民银行在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下合作,实现新加坡和中国分类标准之间的互操作性,并将在随后的合作中加强使用IPSF的共同点分类标准,以及加深对中国和新加坡转型项目分类方案的理解;

产品和工具:新加坡交易所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将建立一个工作流程,以加强中国和新加坡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债券市场的连接,包括在中国和新加坡发行和相互获取绿色和过渡债券产品;

技术:Metaverse绿色交易所和北京绿色交易所将建立一个工作流程,利用技术来促进可持续金融的采用,包括试点带有碳信用的数字绿色债券。(资料来源:MAS)

中证指数公司将发布2只央企ESG指数

4月7日,中证指数公司发布公告,“中证诚通央企ESG指数”“中证央企ESG 50指数”等6只指数5月4日正式发布。

“中证诚通央企ESG指数”是市场第一只央企ESG主题指数,由中证指数与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编制,从国务院国资委下属央企上市公司中选取基于中证ESG评价中环境E、社会S、公司治理G三个维度定制计算的综合得分最高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ESG评价较优的央企证券的整体表现。(资料来源:中证指数)

国家标准委等十一部门印发《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4月22日,国家标准委、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等十一部门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指南提出将“围绕基础通用标准,以及碳减排、碳清除、碳市场等发展需求,基本建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到2025年,制修订不少于100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包括外文版本),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显著提高,主要行业碳核算核查实现标准全覆盖,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标准指标稳步提升。实质性参与绿色低碳相关国际标准不少于30项”。

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包括基础通用标准子体系、碳减排标准子体系、碳清除标准子体系和市场化机制标准子体系等4个一级子体系,并进一步细分为15个二级子体系和63个三级子体系。该体系覆盖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水利、农业农村、林业草原、金融、公共机构、居民生活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满足地区、行业、园区、组织等各类场景的应用,标准体系根据发展需要进行动态调整。(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

工信部发布《建材工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2023年本)》

4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建材工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2023年本)》,鼓励推广建材领域新型产业和传统产业技改项目,推动建材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在绿色化方面,目录提出了17项降低能耗、降低碳排放、节约燃料、提高节能水平等具有环保效益的技术或产品,适用于水泥、建材、玻璃、陶瓷、防水、玻璃纤维、墙体材料、石膏行业。

此外,在智能化方面,提出鼓励水泥、玻璃、陶瓷等建材企业建设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碳排放管理平台,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结合生产工艺流程,对碳排放、碳足迹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建材企业进行碳盘查提供精准、高效、可溯源的数字化工具,构建全过程碳排放模型,测算工厂碳排放量,通过碳配额核定,对企业碳排放情况进行诊断,并给出节能减排解决方案建议。(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

四、ESG行业表现

根据中诚信绿金统计,截至2023年4月23日,2022年度A股、中资股和北交所上市公司共6191家,1288家披露了ESG相关报告,披露比例为20.80%。其中上交所披露ESG相关报告的公司最多,为593家,占上交所上市公司的比例为27.19%,深交所披露ESG相关报告公司共421家,占深交所上市公司的比例为15.31%,港交所(中资股)ESG报告的公司共272家,占港交所(中资股)上市公司的比例为25.07%,北交所目前仅有2家公司披露ESG相关报告。

根据中诚信绿金统计,2022年度上交所披露的ESG相关报告仍以社会责任报告为主,共351家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占比为59.19%,209家公司披露ESG报告,占比为35.24%;深交所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307家,占比高达72.92%;港交所披露以ESG报告为主,北交所当前披露的两家公司均为ESG报告。从上述统计可以看出,当前A股ESG类报告仍以社会责任报告为主要披露形式,但ESG报告的比例在快速扩大,随着监管机构对ESG信息披露的规范,企业也应重视ESG信息披露,提升自身ESG管理水平。

社会服务是保障人们基本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包括体育、本地生活服务、专业服务、酒店餐饮、旅游及景区、教育等诸多产业,也是2022年发布的“京津冀上市公司ESG评级榜单”中上市公司数量较多的行业。本月将对2021年度A股和中资股上市公司中社会服务行业企业的ESG信息披露情况、ESG表现情况及碳排放水平进行统计分析。

1. 行业报告披露比例高于上市公司整体水平,报告类型以ESG报告为主

根据中诚信绿金统计,2021年度社会服务行业A股和中资股上市公司共129家,69家披露了ESG相关报告,披露比例为53.49%,其中披露ESG报告共56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共13家,60家企业未披露相关报告。

2. 四家公司获得A级别及以上评级,BB级别上市公司数量占比近一半

基于ESG公开披露信息,中诚信绿金根据《中诚信绿金社会服务行业ESG评级方法》,对129家上市公司进行了ESG评级。通过对评级结果统计分析,社会服务行业2021年度ESG评级序列整体呈正态分布趋势。尚未有公司达到AAA级别,仅有一家公司达到AA级别,3家公司达到A级别,A级别及以上公司占比为3.10%, BBB~B级别公司数量占比为90.70%,其中,BBB级别的公司数量占比为23.26%,BB级别的公司数量占比为48.06%。

3. 社会维度A级别及以上公司占比为20.93%,环境维度C级别占比超60.00%

从公司治理(G)、社会(S)和环境(E)三个维度的级别分布来看,公司治理(G)维度整体表现优于其他两个维度,整体级别集中于A-BB之间,其中BBB级别公司数量最多,占比为35.66%;BB级别公司数量次之,占比为30.23%。社会(S)维度公司ESG级别分布较均匀,A级别及以上公司占比为20.93%, BB级别公司数量占比23.26%,B级别公司数量占比24.03%,C级别公司数量占比13.18%。而环境(E)维度的级别分布呈“金字塔型”,集中于尾部C级别的公司数量占比为62.02%,暂无A级别及以上公司,环境(E)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4. 碳排放管理水平整体待提升,超60分公司占比为10.85%

社会服务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管理百分制分数分布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0~10分区间的公司数量最多,高达51家;10~30分区间企业数量为26家,占比为20.16%;30~60分区间共有公司38家,占比为29.46%;有14家公司得分超过60分,碳排放管理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从社会服务行业的碳排放管理整体得分表现来看,虽然部分企业在碳排放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行业重视程度和披露水平仍应继续加强。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确立,绿色消费已成为低碳环保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全面促进重点领域消费绿色转型,涉及大众“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这对社会服务行业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服务行业企业应建立自上而下的ESG管理体系,建立用于监督和管理可持续相关风险和机遇的治理流程、控制措施和程序,以便在行业的新变局中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在推出产品和服务时应注重低碳创新和节能管理,同时也要加强对供应商可能带来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管理,进一步降低整个产业链的环境和社会风险暴露水平,形成“零碳”“低碳”新业态。

免责声明:本报告内容旨在进行行业相关探讨、经验交流、模式评述。本报告及其所含任何信息均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衍生品或其他投资工具或任何交易策略的投资依据或建议。本报告中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提供日之后的行情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文内容而造成的损失,包括但不限于因有关内容不准确、不完整而导致的损失,中诚信指数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在遵守中国有关法律与本声明的前提下,任何机构或者个人可基于非商业目的浏览、使用本报告的内容,但非经中诚信指数事先同意,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媒介上予以【非法】转载。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任婉晴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卢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收益   指数   月报   可持续   因子   中国   级别   趋势   美丽   标准   金融   报告   行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