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美恩怨一笔勾销?美官员倾巢而出,找上中国,我们会接受吗?

在奥地利举行的中美会谈,是时隔六个月之后中美双方所进行的第一次官方交流。这次美国提出的中美交流会议也是近期美国政客们迫切想要同中国进行交流的体现。虽然之前的中美之间官方交流中断是因为美国的政客触及到了中国国家利益的红线。

作为一个负责的大国,中国是希望中美间的关系走向正常的,因为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发展而且对世界局势的稳定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美国的官员们迫切的想要化解同中国的恩怨的时候,我们该不该接受接受他们的沟通呢?

美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美国的政客们开始寻求同中国的沟通,是因为美国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困难,那就是美国的债务危机真的要到来了。

其实美国的债务危机这些年每隔几年就要来一次,最后在美国国内两党的相互妥协之下,提高债务上限,最后艰难的度过债务危机。

但是今年的这场债务危机似乎来势更加的凶猛,在今年的四月份,美国的银行业危机就先来了。美国排名在前列的硅谷银行,签名银行和第一共和银行纷纷破产,在这些银行破产的牵连之下,瑞士的瑞信银行也破产了。

不仅如此,因为美国的经济学界普遍信奉凯恩斯主义,认为通过干预能够扩大国内的需求增加经济的活力从而达到使经济健康发展的的效果。

所以美国一贯使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增发货币刺激需求。简单来说就是让美联储开动核动力印钞机,不停地大量印钱来刺激消费,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给全部民众都发钱的情况。

有人可能会问了,白白的给你发钱还不好吗?其实这样发钱真的不是一种健康的经济政策。

市场上的货币量过多,但是商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通货膨胀的问题。在美国过去能够通过美元收割世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美元大量进口国外商品从而达到将经济风险转移到世界各地。

但是随着美国金融行业暴雷,近些年对其他国家肆意的进行制裁,冻结和没收其他国家的美元资产和即将面临美债危机等等事件的出现,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逐渐的失去了对美国的信任,纷纷开始了“去美元化”的进程。

这时候美元失去了便利地收割世界的能力,美国也不能通过吸血全球利用全世界的廉价资源和商品来维护自己的经济发展。

现在的美国是国内的通货膨胀问题严重,导致大量企业和民众破产,无法取得充足的税收。并且货币信用下降,没有办法收割其他国家用其他国家的钱来还美债。

在国内国外都不能获取充足资金来偿还美债的情况下,拜登试图在众议院中说服麦卡锡让众议院通过提高债务上限的提案,能够让自己像前几任一样用明天的钱还今天的债,让后来的人面对日益庞大的美国国债。

但是不巧的是,明年就是美国的“大选年”了,所以美国的两党双方都想要把美债的问题作为选举之中的有利武器。

面对拜登团队提出的提高债务上限的提案,麦卡锡也提出了拜登无法接受的条件,比如把原来用于投资美国教育事业的国家资金用来还债,通过立法限制拜登的开支等等。

所以双方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而拜登又实在是抽不出闲钱来偿还美债,所以只能想到曾经帮助美国走出债务危机的中国了。

美国政客寻求同中国的沟通

有许多的美国政客都在积极地寻求同中国进行沟通。包括美国的财长耶伦,美国的国务卿布林肯,拜登的心腹和特别顾问沙利文。甚至是拜登在参加完G7的会议之后还提出自己有想要访问中国的想法。

但是这些美国政客嘴上说的和他们身体力行去做的却完全不一样。耶伦作为美国的财长,是对美国的债务危机了解的最深刻的,也是第一个提出要访问中国的。

但是耶伦却给中国提出了许多不合理的要求,比如中国不能发展威胁到美国相关产业的产业,中国的发展水平和GDP总量不能超过美国以及中国不能用武力实现统一

国务卿布林肯也是这样,一边说想要同中国协商今年访华的行程另一边又对中国的两岸局势问题大放厥词。

拜登也是这样,一边说着中美间的关系开始缓和了,一边又说着如果中国使用武力实现统一美国将会采取措施保障台的安全。

这么看来,是继美国的医学专家确认拜登出现老年痴呆之后,拜登团队都出现了精神分裂的症状了吗?

显然不是这样的,美国还是没有想清楚中国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还是在用他们根深蒂固的霸权思想来处理中美之间的关系,没有想明白现在是美国需要中国的帮助,而不是中国需要美国的帮助。

中国是否应该接受

中国可以接受美国的交流,但不是他们在霸权主义的思想之下提出的交流。应该等到他们开始真正地尊重中国,真正的在两国的交流之中不侵犯中国的利益的时候才能接受他们的交流。

具体来说就是美国首先要停止在贸易领域内对中国进行的制裁,包括对中国的高科技领域内的制裁和对中国维持的惩罚性高关税政策。

其次要尊重“一中原则”这个中国外交的红线,不能再干涉中国的两岸局势问题,促进中国的和平统一。并且停止在南海范围内的搞风搞雨,不再扶持其他国家对中国南海主权的侵犯。

美国只有做到了上面的两件事,才可以说是有了和中国进行交流的基础,不尊重中国的经济主权和领土主权是不可能会有平等的交流的。

对此你有怎么样的看法,请评论留言和我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中美   中国   南海   财长   政客   美国   主权   上限   其他国家   恩怨   债务   局势   官员   危机   美元   银行   经济   倾巢而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