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汉带领全村造假致富,年收入高达1.6亿,警察:不违法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道尔顿笔记

编辑 | 道尔顿笔记


在河南洛阳的云涧村中,有一个闻名中外的“造假之父”,他制作的“假货”远销国外

还带领全村人一起用这项“造假”技术,建立“造假”基地,改进“造假”方法,使村子一年赚了1.6亿!3500多位村民直接步入小康。

警察却说:抓不了,不违法。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造假”居然不违法?

< “造假之父” >

方兴庆,1942年出生于河南洛阳的烟涧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气息浓厚,那时候洛阳,还到处是未发掘的古墓。

这一天,方兴庆照常在地里劳作,突然感觉地下有什么东西那么硬,挖出来发现竟是一个破烂的铜镜。这面铜镜上附着大量的青绿色铜臭,背面精美的花纹已经产生了磨损和缺口,看起来是个有年头的物件

方兴庆十分喜欢,整天拿着把玩,看着上面的磨损和缺口越来越不顺眼,就想着自己修补好它。

不过隔行如隔山,只干过农活的方兴庆哪干过这样精细的工作,他就去市里图书馆、二手书市场,到处寻找关于修补青铜器的资料和方法

一开始他也不敢直接在铜镜上直接修补,怕再一次损坏铜镜,于是方兴庆就先制作一个个“假铜镜”,不断打磨自己的“制作”技术

终于,烧制出来的铜镜,跟本身的铜镜长的一模一样,看不出来任何区别。方兴庆开心的拿给家人看,家人都说没有什么区别。看见家人们的反应,方兴庆终于下定决心去修补自己喜爱的青铜镜。

方兴庆的妻子看他天天研究那个破器物就生气的说“天天就研究你那个破镜子,家里米缸都见底了,没有饭吃了,看你饿着肚子怎么研究。”

方兴庆见妻子说这个,拿着自己之前烧制的青铜镜仿制品,想着大家都说像,自己之前看市里有二手市场里面很多这种物件,那自己这个是不是也能去卖一卖。

到了市场,很多人都凑过来看,并询问价格。方兴庆也不清楚市场价格,想这个东西也没有什么成本,就随口说“1块钱”。没想到有人挣钱着买,并不断抬价“两块,我拿走了”“三块,给我留下”...“谁都别抢,我出五块”

方兴庆自己也没想到,这个铜镜能卖到这个价格。在那个一分钱买好几个馒头的年代,五块钱,对于方兴庆来说就是笔巨款。

方兴庆兴奋的拿着五块钱跑回家,跟妻子说“现在不用担心吃不上饭了”,妻子看见这么多钱,认为他是捡的催促道“你从哪捡的这么多钱,快给人还回去”,方兴庆神情骄傲的说“这不是捡的,这是我卖青铜镜挣的!”

赚了第一桶金后,方兴庆妻子也不再打扰方兴庆研究青铜器了。

瞧见自己仿制的铜镜被那么多人抢着购买,方兴庆信心大涨。就赶紧把自己捡到的青铜镜修复好,打算去让“专业人士”士给自己提提意见。

把铜镜拿到当铺,问这个值多少钱,专家看到这个仔细查查验一番后说“确实是个有年代感的小物件,给你100我收下了”,方兴庆怎么也想不到,这个铜镜值这么多钱。

方兴庆回家跟妻子说了这件事,得到了妻子的支持。他就开始潜心研究青铜器,烧制了不少,也去博物馆看了文物,发现文物上面都有因时代磨损和氧化而产生的锈斑,他开始潜心研究锈斑的形成

书本上的化学原理“氧气、氰化物...”一点点在方兴庆脑中扎根,他还去县里请教有名的铜匠再不断的试验,只为寻求如何“制作锈斑”

方兴庆研究数月,只能做出参差不匀的青色,距离真迹,还是差了一些年代感

直到那天看见自己的妻子往地里放腌咸菜的缸,他突发奇想:是不是可以把我做出来的东西放到地下几天看看效果。

于是方兴庆,将带有自己特制铜锈的青铜器埋进地下,每天拿出来一下看看成果。终于在几周后,小型一些的青铜器已经由之前的金色变为了青色,体型较大的,还需要埋久一些。

按照探寻出来的方法,方兴庆又试验了数次,在制作达到熟练后,他就拿着自己新制作出来的青铜器去了文物市场。由于方兴庆制作的青铜器与文物太像了,又是仿制品价格卖的也不贵,他在市场里的名号也越来越响,越来越多的人来找他够买青铜器。

方兴庆看自己的东西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越来越多的生意,自己一个人也制作不过来,就跟妻子商量说“我教村子里的人一起制作吧”,妻子生气道“教给徒弟,饿死师傅。钱哪有主动分给别人赚的”。

方兴庆指着不同的方向,对妻子说:咱家是有钱了,也能让自己和娃娃都过上好日子了。你看东边王大娘家,娃娃出去打工后,就没有回来过,年级越来越大,这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你哪里见过她买药看病。

还有南边那几家新成家的,每家都靠着自己那几亩庄家过日子,这快要生娃娃了吧,再添口人也不知道饭还够不够吃。反正找我的订单多,咱教给村子人制作,也是给自己省一份力气,再说会的人多了,我不就可以接更多单子了吗?

方兴庆妻子听他说的在理,就没有继续阻挠。第二天方兴庆跟村里说:想要学制作手艺的来我家找我。一开始根本没有人去,大家不相信会有人免费把自己赚钱的手艺分享出来

还是亲戚家把孩子送过来,并跟方兴庆说:孩子没有什么赚钱的本事,送到你这来学门手艺,咱也不能让你亏了,给你学徒费,你教教他。

方兴庆急忙说:没事,我说免费就免费。并把自己制作的方法无一保留的教出去。见状,村子里的人陆陆续续都学了起来,村里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制作的人变多了,但制作出来的“文物”依旧是供不应求。

< 警察查到造假? >

直到1981年,上海海关查到一个商人“走私文物”,且数量庞大。但是商人却不承认“走私文物”的事实,直言这些“文物”都是假货,并把卖家信息透露给海关。

警方通过海关给的信息,来到了方兴庆所在的烟涧村,拿着武器冲到方兴庆家,并喊道“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这些东西都是哪里偷的,你赶紧交代清楚。

方兴庆本来看见一群警察冲进来,还以为自己犯了什么事,听见警察说这个,立马就明白了。原来这几年方兴庆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人找到他,就为了定制一些特殊的仿古青铜器,尽管方兴庆在售卖时强调过,这是仿古,高仿作品,却还是有很多麻烦。

很多人为了赚黑心钱,将从自己这里买到的仿古文物,对外称真品,高价卖给那些不太懂的人,正是因为这些人,方兴庆没少跟警方接触,也因为方兴庆在卖的时候明确表明这是假的,价格也只是仿制品的价格,当地警方没有追究过方兴庆的责任。

这次上级警方因为事态紧急,没有联系当地警方来找他了,产生了这次乌龙。当地警方听他解释,连忙联系当地警方甚至还联系当地文物鉴定的专家过来查验

由于比例一样,青绿色的锈斑也很自然,所以文物鉴定专家也是看来很久,才得出结论:这些铜锈确实是粘上去的。专家还说:真的太像了,我差点也把李鬼认成了李逵。

于是警方跟方兴庆商量:制作时,在青铜器上加一些特殊的符号及仿制的标签,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 致富 >

随着这次的事件,方兴庆仿制青铜器的名号也越来越大,村庄的名气也越来越高。很多人不辞辛苦、跋山涉水,只为来定制一件青铜器,还有很多企业大量定制,甚至还有海外顾客也慕名前来

每个人踏进村子时,无一不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村中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青铜器,宛若来到了古时生产青铜器的“厂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子越来越富,之前外出打工的青年也陆续回乡,帮扶家乡发展。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使制作工艺不断创新

当地政府得知村子里的情况后,向上申请,在当地建立一个青铜器博物馆,凡是已经出土的文物,在这里都能买到一模一样的仿制品。

2011年,烟涧村仿制青铜器的手艺被列入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到了2020年,整个村庄的年产值高达1.6亿元,至此仿制青铜器不仅实现了全村脱贫,还让整个烟涧村步入了小康。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方兴庆的无私。

< 小结 >

对于仿制青铜器,世人存在很大争议:有人支持方兴庆的手艺继续传承修复、制造更多的青铜器;也有人认为这仿制品毕竟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总会有心怀不轨的人对此加以利用我们应该从源头抵制

铜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可以被人类使用的金属,早在四千多年以前,铜制品就出现在了古人的生活里。经过朝代的更迭,铜制品逐渐被人遗忘在地下,每一处锈斑都是历史的痕迹

这些被我们挖掘出来的器物,被我们称之为文物,所带给我们的意义其实是证明历史,探寻历史

但青铜器仿制是不一样的,这个是手艺,是技艺。

翻开史书、探寻器物,可以发现早在夏商时期烟涧村就是祭祀宝地,是青铜烧制地,所以本地一直传承着制作青铜器的工艺。到了明清时代,烟涧附近就有仿制、修复青铜器的记录。后来经历了战乱,青铜器的技艺就这样残缺不全了

而方兴庆凭借自己的爱好、钻研,到处学艺、综合、创新,又把当年的手艺传承并发展了下来。

也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家来,建设家乡并不断传承文化并对外输出,使青铜器可以从书本上“跃于”眼前,变为“活历史”,新生代可以更深入了解曾经的中国

也因为方兴庆这样的匠人存在,中华传统文化在历史技艺与现代想法的不断交融下,致使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更新换代”,让世界不断看到中华传统文化所散发的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锈斑   仿制品   铜镜   器物   青铜器   全村   河南   块钱   老汉   年收入   青铜   手艺   村子   文物   警方   妻子   警察   东西   价格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