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从丁俊晖到白雨露,台球能否成为东莞另一张城市名片

拿下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世界女子斯诺克排名赛冠军后,白雨露没有时间休息,等待她的还有两场赛事,其中一场是2023“QSchool”职业资格选拔赛。

5月15日,世界斯诺克女子排名赛本赛季最后一站女子斯诺克英国公开赛,结束全部比赛的争夺。来自东莞的00后球员白雨露决赛4-3击败女子斯诺克女皇瑞妮·埃文斯夺冠,这也是这名东莞小将的首个女子排名赛冠军。

白雨露。

白雨露的世界排名也取得大幅度提升,由此前的第37位上升至第17位。“我希望成为一名斯诺克职业选手。”20岁的白雨露在世界赛场中崭露头角,未来可期。

白雨露问鼎世界女子斯诺克排名赛后,人们再次将目光聚焦东莞,斯诺克职业选手丁俊晖、斯佳辉都曾不远万里奔赴这里训练,台球运动在东莞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

如今,白雨露离跻身职业选手的目标仅一步之遥,而台球能否成为继篮球后东莞另一张体育名片?

这个冠军来自东莞

宣布夺冠的那一刻,白雨露像一个考完试走出考场的学生,“一场比赛打下来很疲惫,心想终于结束了。”

英国女子斯诺克公开赛,在女子斯诺克范畴内,与男子斯诺克英锦赛一样,都是一项规格非常高的赛事。白雨露夺冠后,很多人称她为“女版丁俊晖”,“与其成为谁的第二,我更想做自己。”

白雨露和丁俊晖确实有相似之处,都有着从东莞走向世界的经历。

丁俊晖是江苏人,为了实现他的台球梦想,父亲在他年幼时举家迁往东莞参加训练;而来自是陕西渭南的白雨露,来到东莞则是因为想念在外打工的父母。

白雨露的台球之旅始于台球爱好者父亲的一句“要不你去学台球吧”,年仅12岁的她偶然间看到中国台球协会国家队教练、东莞市青少年台球协会会长李建兵的招生广告,“我就拿着广告传单回家要求爸爸让我学习台球。”

“既然喜欢就去学吧”在母亲的鼓励下,白雨露成为李建兵手下少见的女弟子。

白雨露在东莞的生活很简单,除了训练就是训练,她的住所离训练基地有8公里,每天六点半白雨露就会准时醒来,搭公共交通前往基地培训。

白雨露正在训练。

“午餐、晚餐都分别有约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其他时间都用来训练。”白雨露每天训练8个小时,每周有半天的休息时间,如果临近赛事,半天假期也会被训练占满。

在李建兵看来,白雨露有着“撬动地球”的巨大能量,因此李建兵对她也颇为严格。“假如别人进100个球,我就会要求雨露进110个球。”李建兵认为台球运动最重要的就是基本功和逻辑思维,“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最能够体现差距的就是基本功是否扎实。”

实际上,李建兵第一次见到白雨露时,心里并没有底。一直到白雨露训练快三年后,李建兵才意识到这个小姑娘展现出坚韧、刻苦的特性,“我觉得她会是一个优秀的斯诺克选手。”

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白雨露获得了中国青少年斯诺克系列赛总决赛冠军、2018年IBSF世界青年斯诺克锦标赛亚军、2018年亚洲女子桌球邀请赛冠军、亚洲女子桌球邀请赛总冠军等成绩。本次问鼎世界女子斯诺克排名赛,是一次厚积薄发。

这次比赛意味着什么?“是新的开始。”白雨露坚定地说。如今的成绩够了吗?“不够。”李建兵回答。在白雨露和李建兵心目中,目标只有一个——成为一名斯诺克职业选手。

职业之路像一场“豪赌”

对于大多数选手来说,成为一名斯诺克职业选手几乎是一场“豪赌”,对白雨露更是如此。

一方面,女性在斯诺克职业比赛中没有优势。

目前,在斯诺克职业比赛中,男性是绝对“统治者”,女选手的位置一直空缺,虽然有女选手出现在过职业赛场,但或持外卡,或是各种方式的特别邀请。此外,国内学斯诺克的女选手凤毛麟角,也并没有专门的女子赛事。

白雨露成为职业选手,可谓道阻且长。

但李建兵并不觉得男性在职业赛事一定能够占据绝对优势,“我从事教学这么多年,一直在研究运动的发展轨迹,斯诺克领域中力量和速度不是占主导地位的。”李建兵认为处理球是一种智慧,只要增加经验,女选手就能弥补与男选手之间的差距。

根据李建兵的计划,他希望白雨露能在2022年去闯荡Qschool,通过这个比赛去取得职业资格。虽比他的计划晚了一年,但5月26日,白雨露即将站上2023“QSchool”职业资格选拔赛的舞台。

李建兵和白雨露荣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另一方面,想要成为职业选手,就不得不面临“读书还是打球”的两难选择。

台球不属于奥运会和全运会项目,体育学校里也不会开设台球课程,走上职业道路就意味着需要放弃学业,全职打球。放弃文化课选择前途渺茫的台球运动,对个人、家庭来说都需要勇气。如果训练几年后成效甚微,也失去了靠文化课“上岸”的机会,个人和家庭都会陷入尴尬的境地。

白雨露是幸运儿,她在父亲的影响下喜欢上台球,即使家庭不富裕,依然受到父母的大力支持,父亲更是全身心陪伴她参加各类赛事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但文化课的缺失对她的台球训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李建兵将斯诺克选手比作会织网的“蜘蛛”,要打好斯诺克,需要不同维度的能力,要细心,要有缜密的逻辑判断能力。他曾直言不讳:“辍学太早的白雨露缺乏知识的积累,这影响了她对斯诺克的理解。如果她能多读一些书,可能失误就会少一些,她就能在比赛中做可能性的推算。”

面对学习能力的欠缺,白雨露就用加倍的基本功训练补回来,在一场接一场比赛的磨炼中,白雨露离目标越来越近,她也将自己的未来与整个项目的意义联系在了一起,“现在还没有女选手去打斯诺克职业赛,我想去实现这一幕,推动女子斯诺克的发展。”

想要推动行业的发展也是李建兵执着让白雨露成为职业选手的重要原因,“只有成为一名职业选手,才真正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才会让大家关注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李建兵说。

东莞的另一张体育名片

小将白雨露的“出头”,让人思考台球能否成为东莞除篮球外另一张体育名片?

台球运动在东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人才。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莞经济腾飞,台球随之被引进。1995 年,莞城商人吴生、黎俭创立了第一家台球俱乐部——东英桌球俱乐部,从此台球热在东莞兴起,一批台球爱好者纷纷移居东莞,也吸引丁俊晖、梁文博等人的父母千里迢迢来莞求学,还有后来的田鹏飞、刘闯等现已名满中国的斯诺克选手。

可以说,东莞培养了中国最早一批也是最知名的一批职业球员。

东莞台球的群众氛围也十分浓厚,2000年,东莞的台球俱乐部就已达200家,最高峰时仅长安镇就有38家,如今东莞的台球俱乐部已经达到500家,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台球之乡”。

年少时刚接触台球的白雨露。

近年来,东莞市加快“体育强市”建设,打造“潮流东莞”城市名片,台球作为一项兼具对抗与时尚的运动项目,成为东莞市民运动会的“常客”;CBSA世界斯诺克学院广东分院也在常平“落户”,台球运动在东莞也朝着更有希望的未来奔去。

东莞台球运动发展势头良好,但依然存在痛点。

目前,东莞台球选手的培养还承袭着丁俊晖时期的“全托模式”,李建兵认为存在已久的“全托模式”存在弊端,一是需要球员脱产训练,放弃学业闭门练球,并不利于球员学习能力的提升;二是放弃学业风险也更大,让人望而却步。

此外,台球是1V1运动,东莞顶尖台球优秀人才流失影响了台球运动发展。职业选手丁俊晖、梁文博,中国斯诺克选手田鹏飞、徐思等人虽都曾在东莞接受训练,但仅徐思顺利落户东莞大朗,十分可惜。

最后,东莞一直缺乏顶尖大型台球赛事,1997年,黎俭为了推动东莞台球发展,自筹资金组织举办了一次全国斯诺克比赛,后续斯诺克赛事也多为民间力量出资申办,国际顶级赛事仍不足。

针对以上难点,李建兵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政府能支持,有学校愿意提供场地,那专业学生就有了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业余学生又有了培养兴趣的时机,相得益彰。”李建兵说。

东莞市青少年台球协会有白雨露、赵剑波、江俊获世界冠军。李建兵提到:“如能把他们户籍迁至东莞,今后将以东莞选手参加国内外大赛,对东莞台球运动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如今,众多城市都争相打响“台球之乡”名号,上海浦东唐镇已经连续多年举办世界9球中国公开赛;江西玉山县以世界顶级台球桌—星牌台球桌闻名;东莞台球基础牢固,新人不断涌出,未来也将大有可为。

“东莞绝对有实力和底气打造另一张关于台球的体育名片。”李建兵说。

【策划】靳延明

【南方+记者】章倩倩

【图片】龚名扬

【作者】 章倩倩;龚名扬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东莞   雨露   台球   斯诺克   球员   赛事   选手   名片   女子   职业   城市   世界   丁俊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