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舞蹈服饰:功能演变与文化内涵的探析

文|沽酒客a

编辑|沽酒客a

<<·——前言——·>>

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历程中,舞蹈服饰扮演着重要角色。近代对舞蹈服饰的研究始于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他通过史料中舞蹈人物的服饰造型进行了先秦和秦汉时期服饰的复原。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舞蹈这一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也为舞蹈服饰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推动。

对于中国古代舞蹈服饰的演变和发展,我们可以分析舞蹈服饰在不同社会阶段的功能属性,以及不同历史时期舞者的社会角色和服饰文化内涵。研究发现,中国古代舞蹈服饰在特定时期打破了服饰流行自上而下的传统模式,对古代服制形成了重要影响。

<<·——早期舞蹈服饰的发展形式——·>>

舞蹈的起源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可以确定的是舞蹈的产生与巫术和祭祀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德国民族学家威兹格兰德指出,“一切跳舞原来都是宗教的”,在中国的原始文字中,“巫”和“舞”本身就有着同源性。舞蹈早期是与巫术结合在一起的敬神行为,后来从巫术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娱乐他人的社会活动形式。

在人类的幼年时期,生产力较低,依靠天生存,因此人们非常重视神灵和巫术,对这种神秘的活动充满迷信。

因此,巫者在中国古代原始社会中拥有特殊的地位,其行为与舞蹈密不可分。人们在进行祭祀或巫师进行巫术活动时,都会精心装扮,而其中独特的肢体语言就是原始舞蹈的一部分。

在青海大通县出土的20世纪70年代的原始时期彩陶盆上,绘有三组舞蹈人形,他们垂下辫子,摆姿势一致,并在衣服下缘处各有一尾饰。

这种隆重的装扮似乎是今天化妆舞蹈的起源,仿佛在进行一次庄严肃穆的祭祀礼仪。在云南沧原的原始岩画中,描绘了一位舞者,戴着比人还要高出许多的孔雀羽冠。

他华丽而夸张的装扮也展示了舞者的特殊地位和原始时期舞蹈服饰的重要特征。这一点在现代尚存的原始部落的祭祀活动中也得到了验证。

随着商周时期经济的发展,文化思想也发生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改变。从商代尊神文化转变为周代尊礼文化。

相传周公旦制定了一套礼乐制度,严格规定了不同等级所使用的不同规格的乐舞。例如国王的舞队使用八佾(六十四人),诸侯使用六佾(三十六人),大夫使用四佾(十六人)。

孔子非常推崇乐舞,他利用乐舞帮助统治者加强和巩固其主张,因此这套乐舞制度在周代被封建统治阶级奉为“先王之乐”“神圣的雅乐”。

在这一时期,舞蹈服饰在宫廷中受到严格的规定,体现了礼制的重要性。根据史料推断,周时的乐舞者服饰主要以曲裾袍为主,袍内有打褶的裙,既具有装饰性又方便腿部的运动。

头饰主要以辨发为主,也有挽髻的形式,有些还装饰有假发和发簪。在四川成都出土的嵌错铜壶纹饰上,可以看到类似的装束。

周时舞者袍服的袖身较为宽松,同时注重色彩纹饰的变化。在进行不同的祭奠活动时,舞者需要跳不同的舞蹈,并换上不同色彩纹饰的服饰。

随着阶级社会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舞蹈服饰在满足祭祀需要的同时,形式更接近现代的化妆舞,面具、道具和纹饰显得非常突出。另一方面,舞蹈逐渐成为奴隶主娱乐的主要形式,女子为中心的娱人歌舞"女乐"应运而生。而女乐的服饰则以娱乐为目的,变得更为鲜丽时尚。

舞蹈服装的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丰富,色彩图案比同时期的服饰更为鲜艳多姿,大量使用了高纯度的彩色和夸张醒目的装饰图案。样式更为夸张,更加注重肩袖、腰部和下摆的比例变化,以及头、手、脚部位的装饰。

战国时期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漆盒上描绘的细腰舞女,河南洛阳金村出土的战国舞女玉组件,湖南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漆盒舞人纹中,真切地感受到春秋战国时期舞蹈服饰的样式。

水袖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舞蹈服装中,头饰夸张而复杂,腰部、裙裾都有较多的装饰,裙的下摆都较为肥大,有时还穿着翘头的鞋饰,这些装饰使舞蹈动作更加富有变化,增强了舞蹈的娱乐性欣赏性。

秦汉时期,地主和封建统治者拥有巨大财富,为了满足他们的享乐生活,舞蹈作为一种职业迅速发展。舞蹈由敬神而侧重于娱人,民间乐舞也盛行于宫廷中。

舞蹈服饰在秦汉时期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成为封建时期服饰文化中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两汉时期的文物古迹显示,这一时期的舞蹈服装由于裤的成熟,不再局限于曲据袍,而是采用直裾裙和高腰裙,更加注重表演性。

极长的面料更显得飘逸,高腰裙则使下肢显得修长。特别是装饰的饰品更是丰富多彩。在广州东汉墓中出土了戴花簪高冠的舞俑,在浙江绍兴出土的汉代铜镜上,镜中刻绘的舞女多作在西王母前歌舞情形,舞女的衣着为典型的汉代服饰,头上戴着高大的花冠,身穿长袍和大袖,衣襟在左边,大袖口里折叠得整整齐齐可以自如地伸缩的"水袖"。

此外,她们还佩戴一条近似于飘带式的极长巾子,末端悬挂着几个小铃,在舞蹈旋转中发出清脆的声响,使整个汉代舞女呈现出一种清新抒情的风格。

隋唐时期的舞蹈服装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种类繁多,承前启后,集合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以来的舞蹈艺术之大成,并有很大的发展。其次,国外服饰胡服在舞蹈服装中大量出现,并成为时尚。

唐朝的十部伎除了《燕乐》《清商乐》是汉族的乐舞外,其余八部都是少数民族或外国乐舞。最后,款式大胆,材料丰富。唐朝开放的风尚在舞蹈服装中得到突出展现,霓裳、纱衣、袒领等款式出现在舞蹈服装上,羽毛、金属、毛皮、玻璃等新奇材料也广泛应用在舞服上。

<<·——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原始社会中,舞蹈与巫术密切相关,是一种敬神的行为。巫术在这个时期拥有特殊的地位,被视为先知者。

舞蹈与巫术紧密相连,无法分割。因此,由于舞蹈的特殊意义和舞者的重要地位,舞蹈服装在当时的服饰中显得华丽而庄重,成为装饰最为精美、形式最为隆重的一部分。

中国最早的巫术仪式舞蹈包括蜡祭、零祭、滩祭祀高谋等活动。舞蹈服饰的颜色、图案和样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信仰、崇拜和祭祀形式。举例来说,在蜡祭时,国君戴着皮弁,穿着朴素的服装,腰系葛带,手持榛杖;农夫穿着黄衣,戴着黄冠。

在零祭时,求雨者穿着布衣,手持白羽扇。而滩祭时,人们穿着玄色衣袍、朱色裙装,戴着面具等等。这些舞蹈服饰的形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对神灵的敬畏赋予了它们神圣、庇佑和祈福等属性。它们成为中国原始图腾文化符号和服饰制度的重要基础。

随着社会的进步,歌舞逐渐成为贵族和宫廷享乐的重要形式,专业的女乐也应运而生。舞蹈服饰的样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材料新奇而奇特,造型夸张且多变,成为当时的时尚装束。

同时,它们也成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史中的创新者传播者。舞蹈服饰所展现的美丽突破了中国古代封建礼教的束缚,体现了女性之美人体之美

自汉武帝开始,统治者提倡儒家思想,加强礼教,中国传统的礼教思想要求人们不得过度暴露身体,因此深衣袍服在妇女的着装中占主导地位。

然而,人们对美的追求是无法约束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增加,人们在朝廷庙堂和日常生活中受到的约束逐渐减弱,他们的情感在舞蹈乐曲的享受中得到了释放。

当时的舞女们大胆地穿着新颖的服饰,创造性地运用新奇的材料,配以曼妙的舞姿,充分展现了她们的妩媚与美丽。这些服饰也受到一些上层妇女的认可,并纷纷效仿。一旦得到贵族的效仿,它们必然成为服饰的流行焦点,对传统的妇女服饰样式起到了改革创新的作用。

舞蹈服饰的形式与功能紧密相连。从巫舞的"以舞通神"到乐舞的"以舞乐人",舞蹈的功能转变导致了服饰形式的根本改变。这种转变使得服饰更符合人们的审美趣味,并反映了当时的流行风尚。

舞蹈服装的造型与舞蹈内容高度统一,从神圣庄严的巫舞到仪式舞蹈,服饰具有规范和宗教的象征意义。假面、神衣、兽型服以及舞者的服饰成为了与神灵沟通的工具。

随着舞蹈转向娱乐功能,服饰逐渐向长袖、束腰长裙转变,接近宫廷生活服饰,尤其是宫廷乐舞,而民间舞蹈则因地而异。

由于与生活贴近,舞者大胆夸张、柔美抒情的服饰造型得到了男性的青睐,一些创造性的造型甚至影响了贵族女子,引发她们的模仿。

舞蹈服装的演变符合舞蹈的功能需求,延展了舞蹈的综合表现能力,提升了舞蹈的艺术表现力,也是舞蹈形象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服饰的审美价值已经成为传统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礼服和常服相互融合,成为古代服饰发展中的重要元素。

<<·——传承和影响——·>>

原始舞蹈反映了先民对图腾的崇拜,舞蹈服饰所表现的内容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逐渐凝炼,有些消亡,有些保留并演变成中国传统服饰的重要形式。

根据记载,公元前2500年之前,圣王剥夺了凡人与神直接交流的权利,国家任命的专职祭司主持宗教活动。巫觋通过舞蹈与神灵沟通,而服饰成为他们与神灵交流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古代的六舞中,"皇舞"中的舞者戴着羽冠,象征部落的首领。

出土的文物也证实了这一点,例如浙江反山出土的良渚文化时期玉琮上的兽面纹被称为"神医",该巫的头上戴着巨大的羽冠。

出土的良渚文化遗物中还有三件倒梯形冠状饰,它们的头部都饰有羽毛状物品。图腾崇拜和巫术舞蹈逐渐演变,被帝王的纪功舞蹈宫廷祭祀舞蹈所取代。

龙舞、蛙舞等图腾舞蹈,玄衣赤裳等祭祀舞蹈,以及《云门》、大禹治水、商汤求雨等纪功舞蹈的元素,对后来中国冕服制度的形成和各种祭祀活动中的服装产生了深远影响。

女乐盛行时,舞女的服装精美奢华,一些著名舞姬备受宠爱,不仅对军事和政治产生影响,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流行风尚。

西汉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精通乐舞,因她舞姿轻盈如燕飞舞,被称为"飞燕"。据说赵飞燕跳舞时裙子被人挂破,后来故意让裙子后面留有个缺口,使人们可以隐约看见双腿,这种裙子被称为"留仙裙",成为众人效仿的对象。

在服饰方面,舞蹈服饰展现了其创造性。高髻是自汉朝以后流行的发式,最初在王宫流行,后来传入民间。研究发现,高髻最初是歌舞艺人的发明。

在山东章丘女郎山清理的战国中期大墓中,出土了26件彩绘陶俑,其中除一人短发外,其他女子都有高髻。通过陶俑的衣着和姿态可以确定它们是一群歌女、舞姬。

四川宜宾翠屏山4号汉墓、双流王山9号汉墓以及河南洛阳烧沟14号汉墓出土的陶俑中也有梳高髻的女子,身份都是舞女。

可以推断出在战国至汉代这段时期,高髻是歌舞艺人的一种发式。头挽高髻可能起初是出于表演的需要,因为它独特且富有装饰性,后来才被其他妇女效仿。

<<·——结语——·>>

舞蹈综合运用动作、服饰造型音乐等因素,传递不同的情感信息,营造不同的气氛。舞者作为古代社会文化劳动者之一,随着舞蹈功能和文化内涵的演变,舞蹈服饰的造型和形式也改变。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舞蹈服装成为下层社会能够被上层社会效仿的对象,体现了舞蹈服饰的创新性和审美价值。这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舞蹈艺术形式的重要性的认识。随着文博技术的发展,对舞蹈服饰的文化内涵以及对当时服制形成的影响等问题会有更进一步的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1]简述中国古代舞蹈服饰的发展和审美历程[J],吴念姿,大众文艺。2015

[2]两汉时期舞蹈形态与舞蹈服饰分析——兼论我国传统服饰表现在舞剧《水月洛神》中的运用[J],刘丹,崔荣荣,牛犁,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4

[3]古赵地舞蹈服饰文化探析[J],赵彦,吴志玮,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4]中国古代舞蹈服饰研究[J],皇甫菊含,中华艺术论丛。2008

[5]试论中国古代舞蹈服饰的审美特征[J],皇甫菊含,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7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中国古代   舞蹈   服饰   乐舞   文化   巫术   探析   舞女   祭祀   内涵   时期   形式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