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古朴映现代,勾画杭绍星城文旅图

镜湖俯仰两青天,稽山逶迤一脉绿。这是“国际纺都 杭绍星城”的春景。

  作为全省试点区县,柯桥区依托融杭接沪优势,在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五年计划(2021—2025)的后半程,通过高校智囊团放大名人故居激活效应、深挖与厚植青瓷与酒源文化内涵、落地标志性项目激活产业等方式,让“席地而坐、悦心而游”的远方诗画变为眼前实景。

  2022年柯桥区入选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十强区,同年,共有632个“微改造、精提升”项目录入省库,完成投资14.05亿元,微改造总成绩全市第一,全省第三。

  今年柯桥区计划完成微改造项目投资10亿元以上,开展区级示范(试点)项目遴选,争创省级示范点40个,为走向文旅深度融合、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底蕴。

  解码文化基因

  打造主客共享新坐标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从越窑青瓷的角度为“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增加了注脚。

  始烧于西晋初期的九岩青瓷窑是越窑的重要代表。近两年,“越窑九岩”已成为钱清街道九岩村重点打造的村庄品牌。为展示越窑青瓷的前生今世,钱清街道实施修缮越窑遗址公园、越窑陈列馆和越窑手工作坊,并用实物、图文与视频结合的方式,还原越窑青瓷的文化场景。一年前是废旧土堆的窑址,如今已是柯桥展示青瓷文化的特色点位。

  “微改造、精提升”是传承与保护历史文脉的手段,而联动教育则是使其不断迸发活力的方式。由此,九岩越窑窑址一方面是周边居民和游客学习参观、体验购物的休闲场所,另一方面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外课堂。

  “未来还将依托手工作坊和陈列馆,积极发展研学游业态,将越窑青瓷制作加入九岩小学的特色课程,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越窑青瓷这一传统文化。”钱清街道相关负责人补充道。

  斑驳的白墙、黑瓦堆砌的尖顶、褪色的木窗框……在江墅村437号国立清华大学首任校长罗家伦故居,钱清街道充分发挥清华大学等高校智囊团的合力,放大名人故居激活效应,提供了一种通过解码文化基因,实现从故居单点修缮,延展至周边旧房改建,再到“重走校长路”文化线路打造的路径: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在现存老屋内部还原清末生活场景,在祖居上方设计新建罗家伦陈列馆,清华大学校史馆牵头完成展陈方案,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共同完成历史资料整理。

  在浙江打造文明之源和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地的过程中,柯桥坚持有效传承和合理利用并举,立足文化基因解码,传承历史文脉,通过落地一个个主客共享的“绣花”项目,实现全域精雕,让游客心中的“诗与远方”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相契合。

  精耕深度体验

  延长水乡古镇消费链

  从摇着船橹叫卖的“水上布街”,到布满天下的“国际纺都”,柯桥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纺织贸易集聚地、亚洲最大的布匹专业市场所在地。这里因织布而出名,因卖布而成市。

  柯桥古镇是柯桥的第一大镇,历史逾1700年,也是浙江省首批十八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浙东古运河沿线而过,古纤道和融光桥两处国家级文保单位坐落其间。

  水乡古镇如何就地开启“新丝路”?越过千年,踏古而新。

  自2021年起,开元文旅整体租赁运营柯桥古镇,针对不同目标客群需求,推出文化体验、主题餐饮、娱乐休闲、酒店民宿、文创零售五大板块。其中,两家古建筑里的服饰体验馆,立足传统汉服,用古风打响品牌,模式各具特色——

  唐僖汉服文化馆将原有场地改造为集汉服服饰研发、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汉服展览馆、沉浸式剧开发、国学文化推广、大型艺术节策划等为一体的汉服文化馆;不远处的清风明月国风馆则以传统文化为核心,以武侠风格为特色,主要提供包括传统汉服婚礼、汉服活动、古风摄影、短视频拍摄等服务,旨在打造一个集拍摄、取景、演艺、活动组织及策划为一体的古装武侠体验馆。

  此外,为了顺应旅游消费和发展阶段的变化,推进经营模式和业态创新,去年清风明月国风馆与百林艺术中心联合主办了柯桥古镇文化交流晚会,专业文艺团队和民间业务爱好者在擂台上用诗歌、戏曲、武术等表演为创建夜间文旅消费品牌注入动能,促进文旅消费提质升级。

  眼下,户外转角的围炉煮茶,老台门里的雅致私厨,檐下吆喝的“百县千碗”……古朴与现代在碰撞与融合中不断诠释“老绍兴·金柯桥”的城市品牌,为水乡古镇带来人气。“古镇是柯桥城市品牌的一个窗口,我们也会以传统文化为基点,结合古镇的这份‘氛围感’,展现水乡的柔情和城市的风骨。”清风明月国风馆负责人说。

  近年来,柯桥古镇以“柯桥老底片,城市新客厅”为主题,注重古镇空间保护、文化传承与功能激活。在保护古镇记忆、挖掘历史文化特色基础上,一方面延续古运河文化,以“三桥四水”、古纤道为核心,将文化艺术元素低调融入古镇,在突出“江南水乡”灵动性的同时提升古镇品牌辨识度;另一方面,依托轻纺城、柯桥城市发展的活力,将传统建筑与现代城市功能相结合,打造古镇独特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游览体验线路,为璀璨星城的建设增添亮点。

  牵引标杆项目

  打造文旅融合先行区

  在浙江高水平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柯桥通过牵引标杆项目,实施专业运营,将“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的文化厚度与乡村振兴的故事生动结合,在共同富裕的大场景下为打造文旅融合先行区提供柯桥经验。

  春日暖阳下,信步叶家堰,品丝丝酒香,看白鹭翩跹。柯桥区柯岩街道叶家堰居和三佳居位于鉴湖渔歌带上,前者素有“酒源”之称。近年来,两地一体规划、统筹共建,按照“系统规划、高标打造、景村协同、分步实施”的思路,打造以“鉴湖里”为品牌的乡村振兴先行村。

  让旅游体验更精致,旅游设施更精良,旅游景观更精美,旅游服务更精心,运营更精细,是提升全域旅游整体发展水平的要义。作为3A级景区化建设示范村,绍兴市柯桥区鉴湖里建设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对叶家堰入口进行一体化提升改造,如今这里焕然一新。

  今年以来,柯桥区将文化标识打造作为文旅系统的重点任务之一,注重策划引领、创意先行,以“微改造、精提升”为抓手,先后推动60余项文旅项目迭代升级。其中,鉴湖里立足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和休闲消费商业综合体两大项目定位,布局夜光跑道、自行车道、陆上生态步道、水上生态步道和船航道,围绕时尚消费和潮玩体验,实现资源招引和品牌入驻。例如,在原自来水厂所在的三面环湖小岛上建设打造“最美小岛乡村书店”——先锋鉴湖书店,以及集创意料理、酒吧、户外休闲活动于一体的综合体——鉴里荟。

  “通过全面挖掘文化内涵,调查并梳理柯桥区本地文化元素,解码文化形态,在将文化元素提取好、传承好的过程中,找到文化的内在基因,拓展丰富各文化元素的利用领域,以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柯桥区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是落实全省大花园行动计划、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关键之举。近年来,柯桥区按照“因地制宜、彰显个性,示范引领、专题谋划,全域联动、多元保障”方法路径,实现微改造从外在“颜值”提升,转化为经济“价值”提升,同时,不断提升重要节点、改善游览设施、丰富游客体验,带动农副产品等营收成倍增长。去年,柯桥区乡村旅游全年接待游客62.8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6亿元。

  下一步,柯桥区将以“全省竞跑、示范先行”的奋斗姿态,通过国字号创建、大项目带动、全方位推介、工农商文旅融合等行动,推动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样板地”,为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柯桥力量。


来源:浙江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青瓷   水乡   故居   古朴   古镇   乡村   项目   品牌   城市   文化   旅游   杭绍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