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丨湖南湘江新区:全力拥抱新“机”遇

国际工程机械展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卢杨屾 长沙报道

立夏刚过,向阳而生、肆意生长不止于自然万物。在星城长沙,拔节生长的工程机械产业仿佛也彰显着“生命”张力。

第三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已经圆满闭幕,但这场“盛会”的放大效应正持续释放。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时代对工程机械发展方向定位逐步清晰,2023年的长沙,享誉已久的“工程机械之都”依旧在强势产业上迸发出惊人的能量。数据显示,这场世界级的工程机械“盛宴”吸引全球1500家工程机械企业携2万余件产品亮相,超35万人次观展,交易额达536亿元。

湖南湘江新区携27家企业百款重磅产品惊艳亮相,凭借世界前沿的技术实力出圈。入选全球TOP50两家新区明星企业中联重科、星邦智能大秀“武器库”。中联重科的全新一代ZAT24000H全地面起重机以175米成为展会最高海拔,星邦智能则展示出各式各样的高机设备,抢夺高空作业平台的“制空权”。博云东方、海普机电、斐视科技、正迅机电、惠诚控制等新区本土企业,在产业链各个环节发力。

展会期间,湖南湘江新区精心承办了长沙市工程机械供需对接暨招商推介大会,现场达成签约64.5亿元,其中56.5亿元投资落户新区……签约首日,中联重科亦签下80亿元大单。

近年来,长沙工程机械走出一条特色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之路,培育了5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超500家,整体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地,被誉为全国“工程机械之城”和“智能智造之城”。

2023年初夏的长沙,其城市性格与传统产业,在长期互动调整、变革更替、动态提升的磨合过程中,似乎以此次盛会为契机,吹响着新时代新形势下再出征的号角。

作为长沙工程机械产业的核心承载区,湖南湘江新区如何在全球产业坐标重构的大背景下寻求更大突破?

“神仙打架”领跑亦有压力

从千亿级产业集群到产业规模连续10年领跑全国,湖南湘江新区作为长沙高质量发展领头雁,已将工程机械产业做到了行业领先地位。

然而,在产业新形势下,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亚洲企业的营业收入由2021年的52.1%下降至50.2%,中国、日本、韩国三大市场企业营业收入都有所降低,欧洲企业营收则由2021年的25.2%上升至26.3%,北美企业营收从22.3%增长至23.2%。

显然,要想持续占据领跑席,助力长沙乃至全省做大做强,新区还面临着不少挑战。

逻辑上看,顶端的比拼,都是“神仙打架”。与强者竞技,应从强基强链,做大基本盘,丰富企业生态开始。

鸟瞰新区大地,占地9000余亩、总投资达1000亿元的中联智慧产业城拔地而起,即将成为湖南工程机械的超级工厂,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工程机械综合产业基地,也将是全球领先的高效之厂、生态之园、智慧之城。

“龙头”起舞,聚势强链。目前,新区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整机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发展”的产业协作模式,省市、新区一系列智能制造装备和工程机械产业政策,为促进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保障。

同时,新区依托本地龙头企业、知名高校院所、创新平台,围绕智能制造装备和工程机械产业链的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等领域,针对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强高端工业机器人、中高档数控机床等的开发与示范应用,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重点攻坚,积极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省重点研发计划,形成一批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等举措,为工程机械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数据显示,近年来,新区已形成了以中联重科、中联环境、星邦智能为龙头,聚集了近100家工程机械相关企业,多项行业标志性产品享誉全国乃至全球。

“你中有我” 融合大有可为

在长沙工程机械新产品新技术发布暨配套采购签约大会上,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铁建重工、星邦智能5家工程机械主机企业发布年度采购需求并与零部件企业签订了总金额达167亿元的年度采购协议。

在当前局势下,主机企业的年度采购计划成为判断市场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工程机械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需要与之相匹配的高精密、高集成、高性能的机电液一体化、智能化集成技术和元器件配套产品。

配套产品的需求带动更多上下游配套企业协同发展。当下,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字文章大有可为。

今年5月15日,《城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数与最佳实践(2022年)》发布。业界最新评价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重庆处于城市智能网联汽车竞争力第一梯队。

长沙以湘江新区为核心,成为全国唯一拥有四块智能网联国家级牌照的城市,占据城市智能网联汽车竞争力第一梯队。

近年来,长沙以新区为核心,成为全国唯一拥有四块智能网联国家级牌照的城市。论如何充分利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优势,积极推动智能网联与工程机械相互赋能,加大融合应用、研发创新、标准共建与商业化推广,新区走在全国前列。

如与三一重工合作,设立智能网联与智慧工程机械融合创新应用平台,聚焦重卡、皮卡、港口机械等新装备和路面机械、矿用自卸车等工程机械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网联化转型升级;与中联重科合作,实施混凝土搅拌车智能化升级、混凝土车站泵协同的智慧工地项目,联合组建“智能网联融合工程机械创新应用实验室”,为工程机械赋能;与山河智能合作,实施挖掘机、矿卡智能化项目,为小型工程机械赋能。

2021年5月,《智能网联与工程机械智能驾驶融合技术研发创新合作框架协议》在湖南湘江新区正式签订,这是新区推动智能网联赋能工程机械的重要举措,是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务实行动,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智能网联工程机械产业群在新区已然成形。

“智能驾驶之城”碰上“工程机械之都”,创新融合的火花四溅,这亦是新区工程机械“融”字文章的缩影。近年来,新区工程机械龙头企业融合带动数控机床、3D打印、新材料、电线电缆、特种设备等配套企业快速发展。

业内人士研判认为,当前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已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并出现了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产业链进一步完善优化的趋势,工程机械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面对当前新形势,在本次盛会上,新区决策层不断传递出聚力发展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加快关键攻核心技术关,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强烈信号,力邀全球行业“玩家”扎根新区,共谋发展。

在全球产业新一轮洗牌的冲击下,湖南湘江新区全力拥抱新“机”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湘江   湖南   新区   长沙   龙头企业   工程机械   智能   产业   全球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