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传国玉玺并没有被一场大火烧掉,而是到了辽国人的手里

从和氏璧到传国玺,中国史上最神秘的宝物(四)

公元1021年,使辽国国力达到鼎盛的辽圣宗耶律隆绪派人从辽国中京取出传国玉玺。

“乙亥,遣骨里取石晋所上玉玺于中京。”——《辽史·本纪·卷十六》

见到传国玉玺的耶律隆绪龙颜大悦,赋《传国玺诗》一首,这枚传国玉玺世人传说在玄武楼的大火中与李从珂一起毁灭了,前文已经分析了其实传国玉玺并未毁灭,而是到了石敬瑭的手中,可又为什么会出现在辽国中京?

图:辽圣宗耶律隆绪铜像

(一)死的蹊跷的张彦泽

公元942年,一生“卑辞厚礼以奉契丹”的石敬瑭走完了一生,死后其养子石重贵即位,史称后晋出帝或后晋少帝,石重贵即位后一改石敬瑭时期奉契丹的做派,与契丹多次发生军事冲突,公元947年1月10日,契丹骑兵在后晋降将张彦泽的带领下攻入开封城,后晋就此灭亡,同一天,石重贵派自己的两个儿子带着石敬瑭聊以自慰的那枚“受命宝”还有皇帝的金印向耶律德光上降表。

“遣男镇宁节度使延煦,威信节度使延宝,奉国宝一、金印三出迎。”——《资治通鉴·后晋纪·后晋纪六》

图:石重贵墓志

在耶律德光进入开封前,张彦泽成为了开封占领军的最高行政长官,一如既往的军阀做派,纵兵劫掠、以权谋私、报复打击,开封城哀鸿遍野,张彦泽一时风光无两。

可就在十六天后,张彦泽被耶律德光以他将石重贵迁往开封府、杀桑维翰、纵兵抢劫为罪名,斩首示众。

“己丑,斩张彦泽于市,以其剽劫京城,恣行屠害也。”——《旧五代史·后晋·少帝纪五》

虽然张彦泽坏事做尽,在后晋人眼中人人得而诛之,但耶律德光给他安的罪名却有些莫须有的味道:

耶律德光时期的契丹军队保留着少数民族特色,出门打仗基本不带后勤物资,全靠沿途抢,走一路抢一路,想着进占中原的耶律德光进入开封后不仅没有收敛,反而让契丹军队四处“打谷草”,抢得开封洛阳附近的数百里成为白地,这种背景下张彦泽纵兵劫掠却成了罪状,典型的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乙丑,济黎阳渡,(耶律德光)顾谓侍臣曰:“朕此行有三失:纵兵掠刍粟,一也;括民私财,二也;不遽遣诸节度还镇,三也。”——《辽史·本纪·卷四》

至于说张彦泽“恣行屠害”主要是指杀了桑维翰,桑维翰是石敬瑭在位时期的重臣,但在石重贵即位后失势,是五代时期的文官代表。张彦泽是藩镇节度使,投降契丹后作为契丹人的先锋攻打开封,可谓战功显赫,与张彦泽相似的还有领兵十万投降契丹的杜重威等人,他们都是武将的代表。在有兵权就有皇位的五代时期,文官与武将孰轻孰重,想必熟读史料的看官心中都有杆秤。

“十二月丙寅,杜重威、李守贞、张彦泽等率所部二十万众来降。”——《辽史·本纪·卷四》

用这几个勉强的借口杀张彦泽不可能服众,尤其是对还掌有兵权的杜重威们,这其中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耶律德光不得不杀他,这个原因,极有可能是因为张彦泽私占了传国玉玺。

(二)私占玉玺

1月16日,就在石重贵两个儿子从耶律德光的牙帐回到开封,带回了耶律德光的诏书,其中就有关于传国玉玺的事情。石重贵两个儿子献上“受命宝”后,耶律德光发现不是秦始皇那块,于是就下诏要石重贵将真货交出来。耶律德光不会无中生有的要石重贵交出秦始皇那块传国玉玺,必然是知道或者听说过石重贵手中有这块传国玉玺才会提出这个要求。

“契丹以听献传国宝追琢非工,又不与前史相应,疑其非真,以诏书诘帝,使献真者。”——《资治通鉴·后晋纪·后晋纪六》

这个时候传国玉玺很可能就已经到了张彦泽的手中,就在攻破开封城后的第二天也就是1月11日,张彦泽进宫面见石重贵,要把石重贵从宫中迁移到开封府看押,石重贵要将皇宫内库的金银珠宝一并带走,张彦泽不许,于是石重贵将珠宝放回了内库,张彦泽挑走了其中一些奇珍异宝,剩下的放回内库留给耶律德光,存放在内库的传国玉玺张彦泽没理由放过。

“帝(指石重贵)悉以内库金珠自随。彦译使人讽之曰:“契丹主至,此物不可匿也。”帝悉归之,亦分以遗彦泽,彦泽择取其奇货,而封其余以待契丹。”——《资治通鉴·后晋纪·后晋纪六》

就在同一天,后晋权臣冯玉来向张彦泽献谄媚,要求由他向耶律德光敬上秦始皇这枚传国玉玺,如果玉玺说的是石敬瑭那块“受命宝”,身为权臣的冯玉不可能不知道“受命宝”已经被石重贵儿子带去给耶律德光了。这块玉玺一定是极为宝贵的秦始皇传国玉玺,他知道耶律德光来之后会要传国玉玺,他更知道这个时候洗劫了皇宫内库的张彦泽已经得到了传国玉玺。只是他天真地认为张彦泽想自己将传国玉玺献给耶律德光,所以才会提出这个要求。

“张彦泽陷京城,军士争凑其第,家财巨万,一夕罄空。翌日,玉假盖而出,犹绕指以谄彦泽,且请引送玉玺于契丹主,将利其复用。”——《旧五代史·后晋·列传四》

石重贵显然已经拿不出传国玉玺了,但也没法跟耶律德光说玉玺在张彦泽手中,毕竟自己的小命还在张彦泽手中,此时,他所有上给耶律德光的奏章都要张彦泽过目。

“帝(即石重贵)与太后所上契丹主表章,皆先示彦泽,然后敢发。”——《资治通鉴·后晋纪·后晋纪六》

石重贵只能向耶律德光上了一道奏章,话语中颇多无奈,把自己没有传国玉玺的原因归咎到李从珂自焚,李从珂带着传国玉玺一同焚毁的说法自此开始出现。

“顷王从珂自焚,旧传国宝不知所在,必与之俱烬。此宝先帝所为,群臣备知。臣今日焉敢匿宝!”——《资治通鉴·后晋纪·后晋纪六》

(三)事情败露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1月24日,耶律德光来到开封城外,在城北安抚百官,这时左卫上将军安叔千从百官行列中站了出来,向契丹主耶律德光用胡语交流了一番,耶律德光对他的忠心表示了一番赞赏,随后就被封为镇国军节度使。

对话内容史书中没有记载,但史书记载安叔千此人“鄙野而无文”,能通过他嘴巴说出来的肯定不是恭迎圣主这类穷酸的客套话,一定有更机密的事情,而且是用绝大多数官员听不懂的胡语上奏,极有可能是将张彦泽私吞传国玉玺的事情告知了耶律德光。

左契丹入汴,百僚迎见于赤岗,契丹主登高冈驻马而抚谕汉官,叔千出班独立,契丹主曰:“尔是安没字否?卿比在邢州日,远输诚款,我至此,汝管取一吃饭处。”叔千拜谢而退,俄授镇国军节度使。——《旧五代史·后周·列传三》

之后耶律德光进入开封城,在皇宫中溜达了一圈傍晚时分,就带契丹军队退出了开封城,当晚,在开封东北十二里的赤冈驻扎过夜。

1月25日,杀了曾经背叛契丹的杨承勋,同一天,阁门使高勋向耶律德光哭诉张彦泽杀了他的家人,张彦泽被捕,审判过程很简单,就问了后晋百官,张彦泽该不该不死,众人皆答“该死”,第二天就是1月26日张彦泽在闹市被斩。

“以彦泽之罪宣示百官,问:“应死否?”皆言“应死”。百姓亦投牒争疏彦泽罪。”——《资治通鉴·后汉纪·后汉纪一》

张彦泽被诛杀,耶律德光将其抄家得到传国玉玺,有了传国玉玺的耶律德光显然有了入主中原称帝的底气,2月23日,进入开封一个月后,耶律德光建国号大辽,正式称帝。但是仅仅一个月后,契丹人自己解释了什么叫no 作no die,四下劫掠的契丹人最终水土不服只能退出中原,传国玉玺也在此时送往了辽国。

“十七日,晋诸司僚佐、嫔御、宦寺、方技、百工、图籍、历象、石经、铜人、明堂刻漏、太常乐谱、诸宫县、卤簿、法物及铠仗,尽数送往上京。”——《辽史·本纪·卷四》

74年后,当辽国的一代圣主耶律隆绪将传国玉玺从辽国中京取回,如果是石敬瑭的“受命宝”,想必耶律隆绪是没有心情赋诗的,看着一千多年传承下来的传国玉玺,壮志雄心在耶律隆绪心中涌起,当即做《传国玺诗》。

一时制美宝,干载助兴王。

中原既失守,此宝归北方。

子孙皆宜守,世业当永昌。

本篇为“千古名将英雄梦”特约作者“张小粤”所作,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玉玺   契丹   国玺   后晋   节度使   中原   本纪   百官   资治通鉴   大火   手里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