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治贪,杀人15万也无济于事,为何雍正仅用5招便摆平了?

贪腐现象在我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近几年来,我国在反贪这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政府甚至喊出了“反贪永远在路上”这样的口号。在我国历史上,治贪的方法更是层出不穷,不过,在历史上,朱元璋治贪,杀人15万也无济于事,为何雍正仅用3招便摆平了?看看他的那些骚操作。

首先,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朱元璋是如何打击贪腐的。据《醒贪简要录》中记载,朱元璋当政期间,先后发起了6次大规模肃贪,杀掉的贪官污吏高达150000人之多!上至皇室附马,下至地方豪强,可见其当年决心之大!为了反贪,朱元璋更是设立了《大明律》和《大诰三编》,为他打压贪官,惩治腐败立下了详细的法律依据。

更有甚者,朱元璋还将《大诰》列入学校必修课程,就连科举考试的答题中也有相关的内容。另外,朱元璋还在朝野设立各级监查机构,甚至鼓励百姓检举上访,对“截访”的各级官员,一经查出,必严惩之!这些规定,可以说,在我国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中,都是极为少见的。这或许也与朱元璋出生于底层社会,深知底层人民的疾苦有关吧!

然而,历史上的朱元璋虽然如此严厉打击贪腐,甚至一度也震慑了朝野的贪官污吏,但是,明朝的贪腐现象仍然是越治越贪,以至于朱元璋晚年也发出了这样的哀叹:“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尸未移而人为继踵,治愈重而犯愈多。”这究竟是啥原因呢?难道那些贪官污吏,为了钱财就真的不要命了吗?

那当然不是!不过,要弄清楚里面的原因,我们得先看看明朝官员在当时一年的俸禄是多少。公元1371年正月,朱元璋拟定大明文武官员每年的俸禄为:

正一品九百石,从一品七百五十石,正二品六百石,从二品五百石,正三品四百石,从三品三百石,正四品二百七十石,从四品二百四十石,正五品一百八十石,从五品一百六十石,正六品一百石,从六品九十石,正七品八十石,从七品七十五石,正八品七十石,从八品六十五石,正九品六十石,从九品五十石。

而古代的一石,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82.54斤,这是啥概念呢?以九品官员为例,50石谷子就相当于9000多斤稻谷,而一品官员则有大约164286斤稻谷,或许有人会说,这么多粮食,哪怕是九品官员,也够他一家人吃了啊!可大家别忘了!这么多粮食,是包括官员们一年中所有的生活开支的。

古代的官员,其府中并不只有他们的妻室儿女,还有下人的用度,其中的油盐酱醋,医疗教育,穿衣及日常生活用品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官越大,花销就越大,那一点俸禄,根本应付不了他们的开支,所以,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铤而走险,去暗中贪污银子。这才是大明初期,朱元璋屡次治贪都治不下来的主要原因。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清朝时期,雍正为啥仅用5招便将清朝的贪腐现象摆平了?我们先来看看雍正治贪的5大绝招,第一,在全国各地设立秘密的监察机构。一旦发现有官员贪污,立马罢官,并从监察机构里派人顶替。这就杜绝了官场中暗箱操作的可能性。第二,抄家。贪官一旦被抓,朝廷会立即去追回赃款,并将他的所有家产全部充公。

贪官贪得再多,遇上这一条,结局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第三,满门抄斩。对于大贪官,数目达到一定量的,雍正会直接将他们及其家属全部处死。这样就算贪官想将脏银私藏,转给亲属也不可能了。第四,观斩。雍正每次处斩贪官都会叫满朝文武前来观斩,这一举动,无疑对朝野之中的贪官有一种震慑作用。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雍正为了避免朝廷官员因为俸禄过低养不了家而挺而走险,专门设立了一种“养廉银”。养廉银的多少会根据各地的经济水平来设立,以保障所有官员都能养得起家。这一条也是朱元璋时期所忽略的。试想:朝廷官员在生活能够维持下去的情况下,有谁又愿望舍命去贪污呢?这才是雍正治贪的高明之处啊!大家怎么看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雍正   大明   明朝   俸禄   贪官污吏   稻谷   朝野   无济于事   朝廷   贪官   清朝   开支   底层   官员   现象   机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