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唯一且国内现存最完整,比天安门还早建的谯楼,二楼免费观景

壶兰雄镇是参加新“莆田24景”评选的景点,即古谯楼。

莆田的标志性建筑古谯楼,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建筑,比天安门还早建四百多年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莆田“兴化府”的象征。据传当时被认为是全国第一个皇家宫殿。

位于市中心文献路(步行街)。创建于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初为兴化军的子城门和门楼。1136年因火灾重建,置更鼓刻漏于楼上,又称鼓楼。

高大雄伟的千年古谯楼,不要以为它只是雄踞在步行街闹市的一座古城楼,古谯楼还与兴化古城建城有关。据说在宋王朝太平兴国三年 (978年),仙游县游洋农民林居裔发动了百丈岭农民起义,攻破了莆仙县城,兵锋欲指泉州。宋朝廷震惊,派军镇压,此后才在游洋设“兴化县”,其意为“兴德化民”,983年从山区游洋县移治莆田县,成立了兴化军,这才有了莆田“兴化府”的名称。古城内外两城墙,外“罗城”,内“子城”。府衙用高耸的城墙用来护卫,古谯楼乃是子城的城门楼。当时兴化军城有五个城门:东有望海门、西有肃清门、南有望仙门、北有望京门、东北有宁真门。

明代1571年,兴化府同知钱谷重修后,改东门为镇海门、西改为来凤门、南改为迎和门、北改为拱辰门。四个古城门的石刻门额现保存在三清殿里面。

历经几次毁建。现在看到的建筑物是清代重修的。谯楼有三绝:砖雕、木雕、石雕。

整座楼坐北朝南,通体三层。高25米,城台边长约50米,宽15米,基台条石砌,底层石基台高5米,中开大门洞,门上横额“古谯门”三字,雄伟洒脱,门洞中部置横梁,南面两端突出5.3米。整座楼在平面上呈凹字形,在建筑结构上称为双阙,现为福建省仅存的古谯楼。

城台上的谯楼是木构建筑,屋顶中段高,两边低的三段式斜坡屋顶。用调节椽板在屋脊一端的工法,使整体屋面形成优美的曲面。上层山墙外出廊檐成为歇山顶,是为重檐歇山结构,前后回廊相连,砖石墙垛围栏。

城台上原是无门窗、无隔墙的通透空间建筑,二三层共有100根大木柱贯通上下两层,柱头无斗拱。整体木结构系抬梁结合穿斗结构的营造方法。梁架的纵向和横向结构刚度强,抗风、抗震、抗侧性好。高大壮观,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更是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为福建省仅存的一座鼓楼,也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大型鼓楼之一。

2018年莆田市博物馆新馆启用后,原址古谯楼开辟为莆阳书房。并在古谯楼内部重新装修,修缮了门窗,二楼还设置了茶水吧、图书借阅阅读区等。 是集茶水甜点、图书文具、免费阅览室、民俗文化展示区等相结合的书房,颇具莆阳传统之风味。

有机会来到莆田步行街,一定不要错过这座美丽的古谯楼。

旅游攻略:免门票,车位难找,下午14点开门后才能上二楼莆阳书房免费借阅书籍和游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谯楼   兴化   海门   天安门   莆田   鼓楼   子城   太平   福建   城门   步行街   书房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