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官不理旧账”亮剑体现责任担当

□丁家发

近日,湖南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协调小组办公室发布的一则《关于征集“新官不理旧账”问题线索的公告》在网上引发关注。《公告》指出,在5月15日至26日期间,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全省各级政府和部门“新官不理旧账”方面的问题线索。湖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加强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5月14日澎湃新闻)

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在主要领导更替后,时常会出现“新官不理旧账”现象,导致上一届政府或部门承诺的优惠等政策不兑现,导致扯皮推诿、“杀鸡取卵”等损害企业和投资者等利益的情况,严重破坏了营商环境,不利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湖南省公开征集“新官不理旧账”问题并敦促整治,让“新官必须理旧账”,不仅保障了企业、投资者等方面的合法利益,也维护了政府的公信力。笔者认为,对“新官不理旧账”亮剑,体现了政府的责任担当,应当为此举叫好。

事实上,“新官不理旧账”现象,是“新官”甩包袱的做法,属于行政不作为。此现象不仅破坏了营商环境,让投资者或因政策改变而损失惨重,也严重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在如此营商环境下,地方政府和部门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短期内或许能吸引部分投资者,但从长远来看,“新官不理旧账”肯定会让广大投资者感到心寒,不仅落户的项目或“折翅”或被迫撤离,还很难再吸引外来投资,进而影响到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将得不偿失。

“新官不理旧账”现象,对政府部门和投资者来说,可谓是相互“伤害”。为此,不少政府为了优化当地营商环境,一般通过发文或地方立法形式来明确规定,严禁“新官不理旧账”。然而,有些文件印发下去,便没有了“下文”,或没有反映问题的渠道,也没有任何监督措施保证落实,“新官不理旧账”也不会受到惩罚,这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依然会我行我素。这些明令禁止的文件,有可能就成了领导案头的摆设,最终沦为一纸空文。因此,征集“新官不理旧账”问题线索并整治,就显很有必要。

根据湖南省发布的《公告》,收集问题线索的相对方主要为:企业、企业家、项目投资主体,征集范围主要聚焦合同协议不履行;规划、决定不落实;惠企政策不兑现;生效法律文书不执行;账款支付不到位等七个方面问题。而这些“旧账”,大多数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也比较棘手。这种为前任“擦屁股”的事,“新官”处理起来,往往是出力不讨好,既不会体现任何政绩,还有可能惹上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因而,一部分“新官”对“旧账”能躲就躲、能拖就拖,造成了事实上的行政不作为。而公开征集问题线索,将“旧账”摆上台面并敦促整改,不仅倒逼“新官”必须理“旧账”,也有利于协调多部门共同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政府部门要杜绝“新官不理旧账”现象,当以诚信为先。只有保持地方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才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公信力,才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对“新官不理旧账”亮剑,湖南省做出了好的示范,值得学习和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旧账   湖南省   公信力   地方政府   线索   投资者   现象   部门   环境   政府   责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