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柿子”让绿色能源走进千家万户-访陕西柿子元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唐玉敏

来源:【西安日报】

陕西柿子元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唐玉敏

今年两会期间,“绿色低碳”再一次成为高频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次提到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并将“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首次纳入到报告中。报告称,回顾过去五年,我国稳步推进节能降碳,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落实“双碳”目标任重道远,以陕西柿子元能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能源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引擎,正坚定践行社会责任,积极推动打造民企“低碳样本”。

2018年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周孝信来访柿子公司

公司专利展示墙

一直在路上

关键词:创新拼搏

走进坐落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的陕西柿子元能科技有限公司,我们见到了创始人唐玉敏。虽已年过六旬,但他思维敏捷,充满激情。

作为80年代的大学生,他身上始终闪耀着那种勇于创新不断拼搏的干劲。

从陕西蒲城县走出去的唐玉敏,在大学期间就痴迷上机械原理这个学校里的王牌专业,毕业后推掉很多大城市单位的橄榄枝,义无反顾的来到环境虽然艰苦,但是科研技术力量非常强的国营八九0一厂,成为一名科研人员。

唐玉敏在单位凭借这股不断拼搏创新的劲头和突出的科研能力,很快得到同事们的认可,其中他设计的步进式UHF83频道调节器填补了国内空白,他入职两年的时间就被晋升为工程师。

三年后,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浸润下,唐玉敏再次主动打破手里的“铁饭碗”,选择继续拼搏——下海。面对单位领导的一再挽留,他坚定地说道:“我想释放自己的科技能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从陕西来到浙江,开启了他在油烟机行业的拼搏之旅。在下海最初的两年时间里,他研发出来具有革命性的“厨房深型油烟机”,开创了油烟机从薄型转向深型的新时代。十多年的时间,从研发、策划、营销运营,一个个零起点到成为名品牌,整整影响了一个行业到产业的第二个时代,被行内人士称为“点石成金”的“狂人”、“奇才”。

而成为职业经理人的唐玉敏再次选择华丽转身,攀登更高的山峰——进军太阳能新能源行业。

“太阳能作为现今世界上可以开发的最大能源,其利用不污染环境,也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唐玉敏说,“人类社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口增长、气候变化、环境退化、资源短缺等等,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球共识。再次选择新赛道的时候,我希望可以做更有意义的领域,所以选择了新能源产业。”

2006年,唐玉敏的浙江柿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办成立。从理论、核心技术、应用技术等方面系统入手布局,唐玉敏再次开启了他的科研之路。形成了以《太阳能异聚态热利用系统》为标志的多元化应用模块。据介绍,《太阳能异聚态热利用系统》经国家权威检测机构多次检测,该技术为行业内技术指标最高的技术,并获得国家住建部颁发的推广证书,被住建部验收组专家评定为“国内领先技术”。

2021年从陕西走出去的唐玉敏,选择回到家乡,拓展企业版图,创办了陕西柿子元能科技有限公司。

据了解,企业总投资10亿元。2022年5月27日,首期投资1亿元、占地100亩,主要发展以太阳能建筑构件、太阳能异聚态热利用系统、全光能系统为主的新能源建设项目柿子低碳产业产品展示中心项目顺利落成。

“后期我们还将新建多条设备生产线及其它生产用配套设施。达产后年产值可达5亿元以上,亩均年产值可达500万元,亩均税收50万元,年均新增就业100人。”唐玉敏说。

在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征程中,对于能源行业是挑战也是机遇。柿子新能源正着力打造的“千亿工程”与国家的“能源革命”不谋而合,为企业未来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未来,企业发展规划有三大任务,第一个五年时间里完成100亿产值;第二个五年时间里,产值突破1000亿元;第三个五年里,力争达到10000亿元产值。我们不仅要在太阳能领域领先,还要打造成科技领域的领先,能源领域的领先,真正地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为之奋斗和努力,用自己的科技研发能力更多地帮助他人,更好地造福社会!”唐玉敏说道。

在老唐的办公室,悬挂在墙面的一幅书法似乎很好的解释了他身上的这股精气神——“登高自叠峰,探深复刻底”。这幅老唐自己拟的字,恰好是他精神内核的写照。

商业系统工程项目

学者型企业家

关键词:科学思维

在唐玉敏的公司有一面“专利墙”,全是他和同事们的科研成果证书:流道同程等压分布的聚热板发明专利、带油气分离装置的热利用系统发明专利、防过热自适应调节系统发明专利、整体成型无焊缝暖气片及其生产方法 发明专利、异聚态热利用板发明专利、双层热利用板发明专利、多级混联置换换热系统发明专利、多机组热利用系统 发明专利以及生态农业保温种植系统实用新型和太阳能热利用地暖装置实用新型等一百五十多种科研专利……

这些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的取得,过程是及其艰辛的。

据唐玉敏回忆,再次创业的前10年期间,他们的团队在研发上投入的资金超过5000万元。“最难的时候,为了能够保证研发经费,我把我所有的房产都抵押出去了。”唐玉敏说,“但是再艰难的时候,我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我们的目标定位是做一流的科技型企业,锚定新能源赛道,凭借企业核心优势——‘研究技术的技术’,利用领先的技术研发创新优势,打造中国太阳能热利用市场的创新品牌和主流品牌。”唐玉敏说。

据了解,企业的浙江湖州家用热水项目、北京同仁堂采暖项目、中科院顺义采暖大棚以及甘孜州生态文明小康村等近百个科研专利项目已经实施应用到全国各地。

“一直以来,不断给我勇气和前进力量的,是我的梦想——拿诺贝尔奖!”说话时,唐玉敏充满自信。

“科研成果的大小,和学历专业没有关系,我就读的甘肃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也不算有名气,但是我在不断追求和对行业的热爱,不断填补国内甚至全球的技术空白。”唐玉敏如是说。

2006年刚46岁的唐玉敏开始致力于新型太阳能利用技术的研发,五年后的2011年成功研发出《太阳能异聚态热利用系统》,并形成负能量场、计算模块、功能性节流等具有原创理论的原创专利技术。

很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对于这些原创性科研成果感到惊讶之余,也非常感兴趣。

2017年,时任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来企业参观,在听取了唐玉敏有关企业科技创新的专题汇报后,对太阳能异聚态热利用系统产生浓厚兴趣。周国辉说,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柿子公司所研发的产品非常有前瞻性,在国内国际处于领先水平,他们所做的事业功德无量,我们将全力支持企业迅速形成产、学、研一体化,让高科技产品迅速转化为生产力,造福人类。

中国科学院周孝信院士在第二次来访柿子公司时,对展厅中展示的全光能系统十分赞赏和肯定,并指出在电力系统中,想要降低1%的能耗都是一件非常有困难的事情,而柿子公司却能达到如此高的指标,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人这一生就是在不断拼搏中走完的,自己给自己,给身边的人加油鼓劲,去圆自己的梦想,而我就是追逐诺贝尔奖!”唐玉敏说。

践行时代使命

关键词:新能源赛道

在“双碳”背景下,作为创新型科技企业,陕西柿子元能科技有限公司以“让绿色能源服务人类”作为公司使命,着眼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坚持科创源动力,始终秉持着人与能源,能源与环境、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减少资源浪费,推进新能源低碳转型。

“当我看到国家对环境保护如此之重视,我的内心荡漾起了层层涟漪。我作为一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和企业家,应该承担起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呢?”唐玉敏反复思考。

据了解,甘南地区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黄土高原西部过度地段,山上没有森林,平地树木稀少,燃料极其缺乏,广大农牧民主要靠牛粪烧茶做饭,牛粪成为当地居民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燃料。但是,燃烧牛粪及薪柴作为取暖方式,不仅污染环境,且影响其当地生活质量。

为解决当地污染制热的源头,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推进甘南州绿色发展的步伐,甘南州政府利用太阳能异聚态热利用产品,在当地进行一家一户清洁暖炕系统改造。

系统在白天、夜晚、阴雨、风雪天气下,甚至-30℃的极寒环境温度下均能发挥其高效能。同时,其摒弃了以前严重污染及影响生活环境的粪饼燃炕的传统采暖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污染物排放、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

目前,柿子研发的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工、农、军、民、商等领域,形成了热水、冷暖、暖床、三联供、基站降温、原油脱水、生态大棚、沼气增温、恒温养殖、农业烘干、医院提热抑菌、污泥烘干、废热回收利用、柔性储能、智慧能源系统等50多个产品模块,并完成上百项全国示范工程。同时,公司项目已在全国90%的地区进行投运使用。

“你看这是我们在太原运行项目反馈回来的最新数据。”唐玉敏微笑着把手机递过来,“当前各15天的对比结果显示,咱们的产品节能率达到72%。”

新能源技术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然路径。

作为绿色能源革命的有力践行者之一,陕西柿子元能科技有限公司始终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经过多年研发创新,形成三大技术体系——太阳能异聚态热利用技术、全光能技术、太阳能建筑构件。

其中,全光能技术形成了简洁的完整度高的光电光热一体化组件,通过一套系统实现发电、供热、制冷、热水的四大功能。“全光能系统”利用光伏板发电产生的热能提供热水、冷暖供应,实现光电组件和光热系统的优势互补,以及对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赋能增效。经实际测试,全光能系统光伏部分与传统光伏组件相比,发电增益明显,平均提升11.63%。全光能系统光热部分平均COP>5,最高达7.5。 该技术实现一套系统多能应用,解决光伏产废电问题,解决光伏远距离输送问题,大大推动了光伏行业的变革与创新。

“太阳能建筑构件,使能量与建筑有机地成为一体,自然地将能量关联扩展到了建筑各个角落,供能方式由传统的单次供给到循环利用,把行业固有思维模式彻底颠覆。未来,在物联网工具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打造室内温差区域,实现室内空气微流动,净化空气质量,利用《太阳能异聚态热利用系统》进行能量的转移和调配,让建筑能量化,能量模块化,模块与模块之间实现互联、互动、互通、互用的作用,打造‘会呼吸的墙、有思想的房’未来家居概念。”唐玉敏介绍说,“太阳能建筑构件第一步是实现‘建筑能量化’,第二步是实现‘万物能量化’。最终对新能源企业的评价标准只有一条——是否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不忘初心,始终以“登高自叠峰,探深复刻底”鞭策自己的唐玉敏,亲手种下陕西人最爱的“科技柿子”。在新能源赛道,唐玉敏这些新能源人以“双碳”理念为引导,以科学思维做企业,共同守护世间碧水蓝天。 鄢忠

本文来自【西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科技有限公司   陕西   柿子   能源   光能   千家万户   新能源   创始人   太阳能   系统   技术   企业   唐玉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