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带了个好头!

4月初,阿里云峰会宣布第一轮降价的时候,这个疑问就在我的心中转圈圈…

都2023年了,云计算打价格战还有用吗?

这个谜团还没解开,第二波降价又来了,这次更狠,被称为「阿里云史上最大规模降价」!

阿里云还是阿里云,两波降价一出,整个业界又炸圈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云计算都到这个年月了,打价格战到底有没有用?

先说结论:有用,非常有用!

首先,无论ToB还是ToC,价格永远是采购决策环节最高权重的因素。

看下好心人做的国内头部云商的价格比较,阿里云大降价后,优势非常明显。

这个价格在5月7日以后,已经正式生效了,最先能感受到实惠的,是那些不具备议价能力的“散客”。

云计算没有真正意义“ToC”,所以这类直接在线订阅的用户通常是个人站长、开发者,以及小微企业、初创企业。

不要小看这些“散客”,他们是云计算的长尾力量,拥有聚沙成塔的能力,很多一飞冲天的独角兽,都是从中脱颖而出的。

这部分客群对价格很敏感,也是立竿见影,最直接能感受到优惠力度的。

于是,坊间有人就说,散客才看降价,大客户根本不看。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抛开早期云计算抢地盘时代,那时候0元、1元中标满天飞,确实不用关注什么降价。

如今,这种不惜成本的恶性竞争早就翻篇了,而大甲方们也更加理性,并不喜欢“坏规矩”地恶意抢标。

所以,ToB生意还是要按照ToB的规则来,对于行业云大单,无论公开招标、竞谈、竞磋、邀标、单一来源,最后落到一个成交价上。

这个成交价的敲定,并不是负责该项目的销售拍脑袋拍出来的,在成熟的大型ToB公司里,需要经过严格的特价审批流程

特价审批其实就是列表价(listprice)× 折扣率,项目的重要性、规模不同,折扣率不同,而不同的折扣权限掌握在不同级别的销售管理者(举例:区域总监10%OFF、大区总监20%OFF、全国销售总监50%OFF等等)。

大公司的折扣体系和审批权限非常严谨,不会天天变来变去,也就是说,什么规模的项目拿什么样的折扣,几乎是固定的。(需要举全司之力的超大项目另当别论)

而此番阿里云大降价,对于有议价能力大客户来讲,其实是相当于列表价(listprice)大大降低了。

这样,列表价再乘以原来的折扣率,这类项目型直客,也获得了巨大的实惠。

当然,这波降价还有第三重受益人,那就是阿里云的广大合作伙伴。

国内的云计算,除了在线自助订阅、大客户直客,还有相当一部分比重,是依赖渠道商来销售和交付的。

以阿里云为例,渠道分三大类:销售伙伴、产品伙伴、服务伙伴,每大类又分了好小类,每个小类再分好几档。(比如集成伙伴分为标准级、优选级、精英级、旗舰级)

管过渠道的都知道,渠道也有严密的价格体系和折扣体系(比如标准级9折、优选级85折、精英级8折、旗舰机7折,纯举例示意请勿对号入座),渠道价格不能乱,这些体系同样不会轻易变。

现在,列表价直降,相当于各级渠道拿到的成本都大大降低了,渠道心里肯定乐开了花,推阿里云的积极性自然飙升。

也难怪阿里云的「史上最大规模降价」策略,是在合作伙伴大会上发布的,目的性很明确,就是要给合作伙伴让利,也让伙伴们更有激情投身到阿里云的「深度被集成」战略中去!

小结一下,即使到了2050年,价格战仍然是杀手锏,无论对于散客、大客还是合作伙伴,省的都是真金白银。


话又说回来,云计算公司天天说自己技术如何牛掰,如何自研芯片,如何定制硬件,如何死磕数据中心PUE,这一切为了啥?

是为了更高的性能、更低的成本。

既然成本下来了,如何尽快让用户享受到这些红利?降价最直接!

作为中国第一大云,同时也是中国唯一盈利的公有云服务商,阿里云在死磕成本、持续降价的道路上,一直在努力。

跟10年前相比,阿里云计算、存储产品的成本,已经累计下降了80%以上。这一轮降价,阿里云自研的倚天710 CPU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RDS的倚天实例,已经逼近性价比的极限。

云计算普惠的牛吹了那么多年,怎么普惠?扯别的都没有用,价格普惠才是真普惠。

这一次,阿里云带了个好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阿里   在线   折扣率   好头   价格战   渠道   合作伙伴   折扣   伙伴   成本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