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这个“三件套”真香!知否知否,绵延8000年

这个春夏,随着小葱、小饼、蘸料三件套,淄博火了。随着“挖呀挖呀挖”的洗脑,挖出了淄博这座城市的多姿多彩,不仅山川俊秀、风光旖旎,还有承载着厚重历史的人文古迹。

视频加载中...

淄博的“火”不是突如其来,而是有备而来。现代城市生活与传统文化积淀完美融合,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深耕地域文化资源,让这座老工业城市重新焕发蓬勃生机,陶瓷、琉璃、蚕丝织巾,在历史长河中破浪前行,衍生出淄博独具韵味的文化灵魂“三件套”。

陶瓷

作为中国五大瓷都之一,淄博的陶瓷生产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后李文化”,已有85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淄博日用陶瓷涌现出乳白瓷、鲁青瓷等代表淄博风格和特色的新瓷种,总产量一度列各大产区第3位,建筑陶瓷更是全国“三大建材基地”之一。如今,小到医用骨质瓷,大到航天器耐热材料,淄博人把祖先传下来的“土与火”的艺术带入高科技殿堂,实现了工业文化与当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作为淄博陶瓷最有代表性的企业之一,硅元瓷器为淄博赢得当代国窑的美誉居功至伟。三十多年来,硅元瓷器一直被用于国家重要场合,堪称奇迹。

华光国瓷是淄博的一张靓丽名片,是“淄博陶瓷当代国窑”地域品牌的首批使用者,被誉为“国窑明珠”。

汉青陶瓷是一家专注于日用陶瓷研发、设计、制造、营销的企业,擅用无缝贴花技术在瓷器上“书写”东方之美。

琉璃

如果说陶瓷代表了淄博绵延数千年的工业文化,那么琉璃则代表这座城市传承数百年的时尚文化基因。与陶瓷的注重实用性不同,琉璃自诞生之日起,便以观赏性而闻名,以其功能的不断变化引领美学时尚。

博山琉璃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考古资料显示,博山琉璃生产已有上千年历史。元末明初博山的琉璃业已具备相当规模;1617年博山成立第一个琉璃业行业组织——炉行醮会。清咸丰年间,博山琉璃业进入兴盛时期,清朝同治年间,博山形成以西冶街为主的琉璃业生产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琉璃之乡”。

博山陶琉大观园烙印着淄博陶琉发展的历史与路程,承载着几代人的儿时回忆与青春印记!这不仅仅是一条古朴的老街,也是淄博陶琉发展的见证。

人立琉璃艺术馆是国内首家以收藏和制作古法手工高端艺术品为主的琉璃艺术馆。

山东领尚琉璃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年产各类琉璃艺术品120余万件,是国内最大的手工琉璃艺术制品加工企业。

西冶工坊,作为淄博一家具有代表性的新时期琉璃企业,通过传承创新琉璃技艺,将琉璃推向了世界的舞台。

蚕丝织巾

热播剧《大染坊》让淄博丝绸走出齐鲁,进入全国乃至海外视野。丝绸,源起於陵古城,兴于汉唐丝绸之路,有2000多年的辉煌历史。淄博周村,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於陵邑,是齐国纺织丝绸生产基地和丝绸集散地。这里从商周开始,便依托成熟的造丝技术和生产规模,成为丝绸文化的传播地和生产地;这里的丝绸从齐鲁腹地的“海岱廊道”,经长安或洛阳,远销波斯等地。直至清晚期发展为山东丝织业的核心,成为著名的“丝绸之乡”,蚕丝织巾至今备受追捧。而今依然在淄博手造者们丝线织就的历史长河中破浪前行。

独具韵味的文化灵魂“三件套”扮靓了淄博窗口……今天说淄博,不只要说烧烤架上的滋滋声,刻在骨子里的好客“基因”,还要说穿越千年的齐文化,说它浓郁的工业气息。

是的,淄博不仅是一座文化厚重的工业城市,更是一座拥抱了人文情怀的文明城市。它,永远闪着自己的温暖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4

标签:淄博   山形   齐鲁   齐国   艺术馆   蚕丝   山东   瓷器   琉璃   丝绸   当代   陶瓷   代表   文化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