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地儿不错”“+1+1+1……”

开门见山地说

这个地方就是

河北

河北是全国唯一

兼有高原、山地、丘陵、

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

是区域生态屏障

2022年8月9日拍摄的金山岭长城云海景观。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摄

在河北的“生态票箱”里

“票数”连年增长

“稀有票”频现

那么

“票”从哪里来?

这是2022年6月27日在雄安新区白洋淀拍摄到的白鹭。新华网发刘洵 摄

你知道吗?

野生动物被称作

生态环境“晴雨表”“环评师”

就好比每一个野生动物

都“手握”一张“票”

在哪里歇脚、安家、繁衍

就相当于给那里的生态环境

投上了一“票”

主打的就是一个认可

“大猫”归来

频现“天下之脊”

一只“大猫”的身影

前不久出现在

河北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布设的红外相机视频中

身姿矫捷,体格强壮

这是驼梁保护区红外相机拍摄的华北豹视频截图。新华网发

这只“大猫”非同一般

它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华北豹

2017年至今年3月

保护区已在15个点位

累计拍到华北豹50多次

其数量为2至3只

其中包括一雌一雄

驼梁属太行山脉

巍巍太行山

被誉为“天下之脊”

是华北豹的传统栖息地

这是2020年9月13日拍摄的石家庄市平山县驼梁风景区的云顶草原美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梁子栋 摄

20世纪后半叶

人类活动增多

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华北豹数量急剧下降

曾一度难觅踪迹

如今

树多了

草多了

动物多了

环境越来越好

食物链逐渐完整

既有“主食”,又有“点心”

华北豹得以重现

“大猫”归来

是河北太行山、燕山

森林草地植被恢复、

生态环境向好的一个缩影

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景色(2021年7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燕山太行山绿化

三北防护林建设

……

河北多年来持续实施

重点生态工程

河北太行山森林覆盖率

由1994年的11%提高到目前的32%

这是2022年8月14日在河北省邢台市天河山景区拍摄的云海景观(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范世辉 摄

放眼全省

河北省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

森林面积持续增加

这“一票票”因绿色而来!

苍穹生灵

“打卡”燕赵湿地河湖

山川披上绿装

河湖碧波荡漾

2023年5月8日,雄安新区白洋淀碧波荡漾。新华网发 毛鹤然 摄

5月的雄安新区白洋淀

一派“北地西湖”迷人景象

这是自2017年开始

治污、补水、清淤疏浚的成果

许多野生鸟类

把这里当作落脚栖息的驿站

甚至是繁衍生息的家园

这其中也包括

对环境要求苛刻的

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

2022年7月22日,白洋淀淀区的青头潜鸭与白眼潜鸭混群。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据统计

目前雄安野生鸟类达252种

比新区设立前增加46种

鳑鲏鱼、青鳉、银鱼

等土著鱼类也纷纷重现

近年来

唐山曹妃甸湿地、沧州南大港湿地、

衡水湖、邯郸永年洼、滹沱河平山段

等地都曾发现青头潜鸭的身影

2022年3月27日,一对青头潜鸭在衡水湖上游弋。新华网发 杨志广 摄

其中

衡水湖曾一次性发现

300多只

青头潜鸭前来安家、繁衍

成为河北水生态系统

质量提升的有力印证

不仅如此

在曹妃甸湿地

有东方白鹳、白鹈鹕、

卷羽鹈鹕等“稀客”光临

2021年11月14日,一群东方白鹳在曹妃甸湿地觅食。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在平山县岗南水库

有“鸟中老虎”之称的

大型猛禽白尾海雕

成群出现

张家口市康保县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

聚集了8000多只遗鸥

已成为全球最大遗鸥繁殖地之一

……

这是2022年7月6日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拍摄的遗鸥。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摄

今年1至3月

河北省127个国考断面中

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的比例达82.8%

Ⅴ类及以下断面实现清零

46条入渤海河流入海口断面全部达标

这“一票票”因清澈而来!

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新画卷

一边唱

一边跳

为了俘获雌鸟的芳心

雄性黑琴鸡也是拼了

每年春季

在塞罕坝自然保护区

较为开阔的林缘地带

都会上演这样一场场

“比舞招亲”

这是在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拍摄的黑琴鸡。新华网发 王龙 摄

塞罕坝

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人工林场

一百多万亩茫茫林海

成为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宝库

珍稀种类多、特色种类多

这是在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拍摄的狐狸。新华网发 王龙摄

多年来

塞罕坝加强宣传引导、巡护检查、

执法监管、科研支撑

使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

不断增加

航拍塞罕坝林海。新华网发王龙 摄

像塞罕坝一样

河北多措并举

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

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修复治理

实施生态修复治理重大工程

近14万名林长

守护河北绿水青山

风光秀美塞罕坝。新华网发王龙 摄

林草工作

部门协同、齐抓齐管

全省确定各类自然保护地278处、

总面积达14034平方公里

占河北总面积7.43%

超过60%的物种

和80%的珍稀濒危物种

及其栖息地

得到有效保护

这是2022年7月7日拍摄的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滦河神韵景区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摄

保护野生动物理念

越来越深入人心

这“一票票”因守护而来!

河北省林草局将利用多种调查方法

在全省开展调查工作

以充分掌握辖区内

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栖息现状

提出合理的保护对策

2022年5月16日拍摄的石家庄市滹沱河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绿水长流

走兽繁衍

百鸟翔集

野生动物投下的一“票”又一“票”

折射出河北生态质量持续向好

河北深入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

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

文案:杨丹宇

记者:陈忠华 曹国厂 齐雷杰 巩志宏

摄影:邢广利 范世辉 杨世尧 骆学峰 朱旭东

海报:张文泽 王佳王立鹏

来源: 新华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白洋淀   太行山   张家口市   华北   无人机   河北省   断面   新华网   河北   湿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