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敞开大门,应是常态与共识丨快评

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原圣约翰大学旧址)已拆除围墙,与城市融为一体。 (视觉中国/图)

近来,大学校园应不应该对公众开放成为热议的话题。“五一”假期,有游人因为想进大学校园参观被阻拦而与保安发生冲突,也有高校学生收费“带逛校园”小赚了一笔。

大学校园是否开放,本来不应该是个问题。

大学在国人心中向来是神圣的。很多人对名校校园心向往之。有些人进校园是为了圆自己的名校梦;带孩子参观大学的家长,是希望鼓励孩子好好学习;有些人进校园是为了听讲座、参加各种文体活动;还有的,则纯粹是为了观光,毕竟,很多历史悠久的大学校园保留了众多风格各异的历史建筑,比如北大的燕园曾是皇家园林,亭台楼阁,山环水抱,古木参天,景色宜人;清华二校门、苏州大学的民国时期建筑,都是网红打卡地;还有的学校以四时美景著称,比如武大的樱花、电子科大的银杏。

而在新冠大流行前,很多大学都是开放的、可以自由出入,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围墙,比如武汉大学校名牌坊直通大道,并没有大门阻隔,湖南大学甚至连校门都没有。后来有些学校实行入校预约制,但也只是为了控制人数,并不会拒绝进入。每年寒暑假,名校校园游人如织。平时,公众也可以自由进出校园,参加讲座,甚至听课。

大学校园开放,在道理上也很容易理解。首先是国内大学多为公立,公共财政资助是其重要的资金收入来源。既然接受公共财政资助,就应承担社会责任,对公众开放。即使是私立学校,大学也是社会公器,关起门来也不合适。国外知名大学有不少是私立的,但同样没有围墙,而是融入社区。中国官方也一贯鼓励校园设施对外开放。教育部、体育总局2017年曾经发文,推动包括大学在内的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大学的开放,并不止于校园、文体设施等物理层面的开放,更重要的是知识、学术资源的开放。高校是传授已有知识、研究新知识的殿堂,而其传授知识的对象,不能仅限于本校学生,向社会公众传播知识,也是大学应该担负起的职责。高校不应该是封闭的象牙塔,与社会互动互融,不仅可以更多造福社会,高校也能从中吸收能量,有助于知识创新。北大曾经以课堂开放出名。无论是谁,都可以走进教室,与学生们一起,听一堂大师课。更不用说大学校园里不时举办的名家讲座,吸引了众多其他学校的学生和普通公众。

大学的首要任务是教学与研究,需要有相对安静的环境,需要良好的秩序。但这与开放并不矛盾。开放不是校园内所有的地方都开放。重要的实验室应该封闭管理,教学楼、图书馆、体育场馆可以限量预约,校内的道路、广场多些游人,对教学研究秩序会产生什么影响?

当然,如果游人太多,影响安全,可以限量,有人在校园内不守秩序,甚至故意破坏,学校可以将其列入黑名单,禁止其再进入校园。总之,可以通过更精细化的管理,解决校园开放与有序间的矛盾,而不应一刀切地禁止外人入校。北大每年寒暑假都要启动预约进校模式,武大此前曾经在樱花节期间向参观游客收取门票,这都是可以采用的限流手段。一律禁止,其实并不能完全杜绝无关人员入校,反而会衍生出“付费带逛校园”的“商业模式”。

如前所述,新冠大流行前很多大学的校园都是开放的,社会也有共识。防疫期间,为了防控需要,大学校园才实行封闭管理。如今,世卫组织已宣布解除新冠全球卫生紧急状态,中国也已实行“乙类乙管”,全社会都已逐渐恢复正常秩序,大学校园恢复开放也势在必行。

北大、清华等不少高校已经恢复了校友预约入校权限。安徽省教育厅日前在回复网友提问中表示,将推动高校有序恢复面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设施。上海则继续推动中心城区高校拆除围墙,全面打造开放式校园,融入城区、街区和社区。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原圣约翰大学旧址)已拆除围墙,与城市融为一体。

大学拆掉围墙,或者至少打开大门,应该成为常态和共识。

辛省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圣约翰   长宁   大学   体育场馆   常态   围墙   游人   共识   大学校园   秩序   北大   大门   公众   高校   学校   社会   校园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