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儿媳邵华难产,毛主席亲自到医院看望她:你是毛家的大功臣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0年1月17日,一个寒冷的冬日,北京的一家医院里,一场生死较量正在进行。

毛主席的儿媳妇邵华,毛岸青的妻子,正危在旦夕。此时邵华怀孕难产,母子性命危在旦夕,医生派人紧急传话给中南海,问毛主席要保哪个,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后,心如刀绞,但他没有犹豫,坚定地说出了一句话:两个都得留!

儿媳妇邵华

这句话救了母子一命,邵华经过剖腹产,终于平安地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毛新宇,这是毛主席唯一的孙子,也是他晚年最大的慰藉。

传奇女将军邵华

邵华出生在革命圣地延安,父亲陈振亚是老红军,母亲张文秋是巾帼英雄。

从小邵华就经历了战火和牢狱,但没有被苦难打倒,而是坚强地成长起来。除此之外,她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女少将,以党史学习和摄影、文学见长,出版了60余部作品,荣获中国图书奖。

邵华从小酷爱文学,前苏联的革命文学作品如《卓娜和舒拉的故事》、主人公为保尔·柯察金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青年进卫军》等等对她影响很大,她还喜欢读《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中国古典名著,在这些书的熏陶下,她的作文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

除此之外邵华还喜欢摄影,她用一台老相机记录下与毛主席相处的瞬间,也正是因为她这个做法,才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

当时毛主席还特意对她提了三点要求:

第一:胶卷不能拿到外面去冲洗;第二:不能发表;第三:不允许送人。

由于邵华的姐姐刘思齐是毛岸青的哥哥,毛岸英的妻子,所以在邵华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认识了毛岸青。邵华曾说:

“我一直是毛岸青的小妹妹,开始我是把他当哥哥来看,最后才发展到这一步的。”

1960年,在得到毛主席以及张文秋的同意后,毛岸青就与邵华在大连举行了婚礼,这场婚礼是由大连市委以及市政府一同主持的。

期间,毛岸青与邵华的婚礼其实并没有如此顺利。

江青从中阻挠

毛岸青,毛主席的次子,从小就是一个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孩子。

他和母亲杨开慧感情深厚,杨开慧为了保护他,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毛岸青失去了母亲的疼爱,心里一直有一个空缺,他虽然遇到过不少姑娘,却至今没有一个中意的。

邵华,陈振亚和张文秋的女儿,出生在延安,少年多坎坷,她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女少将,以党史学习和摄影、文学见长。

她和毛泽东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常常和毛主席探讨文学、诗词等问题,她也是毛主席的摄影师,用相机记录了许多珍贵的照片。

1959年,毛主席从李讷那里得知,毛岸青和邵华在谈恋爱,毛主席十分欣慰,他说:

“邵华是个好孩子,祝他们好。”

他还鼓励毛岸青追求邵华,并试探性地问:

“你嫂子的妹妹怎么样?”毛岸青对邵华十分满意,便和邵华经常书信来往。

1960年的夏天,在得到毛主席和张文秋的同意后,毛岸青和邵华在大连举行了婚礼。

这场婚礼是由大连市委以及市政府一同主持的,虽然毛主席因为国事繁忙没有亲自到场,但给邵华送了一块手表、一台熊猫牌收音机,作为他们的新婚礼物,这两件物品,邵华夫妻一直保存到现在。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祝福他们的婚姻。江青,毛主席的第四任妻子,在北京大学的第一次演讲中,表示她其实是要跟邵华辩论。江青说:

“我从来就不承认她是毛泽东的儿媳妇,毛主席本人也不承认!”

她还指责邵华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配做红色家庭的一员。

江青的话引起了毛主席的不悦。他对江青说:

“你不要管我的家事!我对我的儿子和儿媳都很满意!你不要给我添乱!”

毛主席还说:

“你要跟邵华辩论什么?你有什么资格跟她辩论?她比你有才华多了!你只会拍些烂片子!”

江青被毛主席训斥得哑口无言

邵华难产,危在旦夕

1960年,邵华和毛岸英在大连结婚。邵华照顾着身体不好的毛岸青,陪伴着他工作和学习,他们相濡以沫,恩爱甜蜜,很快两人就有了爱情的结晶

十月怀胎,好不容易等到腹中孩子临盆,却遇到邵华怀孕难产,母子性命危在旦夕,医生派人紧急传话给中南海,问毛主席要保哪个,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后,心如刀绞,但他没有犹豫,坚定地说出了一句话:两个都留

这句话救了母子一命,邵华经过剖腹产,终于平安地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毛新宇,这是毛泽东唯一的孙子,也是他晚年最大的慰藉,邵华也因为为毛家延续了香火而被毛主席称为“大功臣”。

1970年1月17日,毛主席亲自来到医院看望她,并激动地说:

“你是毛家的大功臣哩!”

邵华虽然身体虚弱,但还是微笑着说:

“我只是尽了一个妻子和妈妈的本分。”

邵华不仅是一个好妻子和好妈妈,也是一个优秀的军人和作家,她曾经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

不仅如此,邵华还创作了多部小说、散文、回忆录等作品,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风貌和人民生活变迁,她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和赞誉。

晚年为国家无私贡献

邵华除了相夫教子,还积极参与着祖国的公益事业,部队、农村、工厂、学校都常常活跃着她拿着摄影机和笔的身影,她手中的相机记录了祖国和人民的点点滴滴,2004年,邵华荣膺“全国十大巾帼英才”称号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灾难使四川人民受到严重的伤害,同时也触痛了所有中国人的内心。

躺在病床上的邵华十分牵挂灾区,从病床上挣扎起身,叮嘱毛新宇

“一定要尽最大的能力,力所能及去帮助灾区人民,能捐款就捐款,能出力就出力……”

在李敏的倡议下,邵华让毛新宇代表毛家给灾区捐款十万

邵华临终前嘱咐

2009年11月14日,邵华因病去世,享年71岁,她临终前嘱咐儿子毛新宇为灾区捐款,并说:

“我是共产党员。”她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


邵华不仅是一个好妻子和好妈妈,也是一个孝顺的儿媳,她知道毛岸青对杨开慧有着深厚而又浓烈的感情,所以她尊重并支持他的遗愿

杨开慧是毛主席的第二任妻子,也是他心中永不褪色的遗憾。

1913年,杨开慧跟着父亲杨昌济来到长沙,在这里遇到了初出茅庐的毛主席,有着同样追求和思想高度的两人很快就坠入了爱河,就此结为了伴侣。

在之后的革命中,杨开慧始终陪伴在毛主席身边,不仅是他的贤内助,还是工作上的得力助手,一直担任着重要的机要和联络工作。

但是在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按照指示去领导秋收起义,杨开慧便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板仓继续斗争。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被何键逮捕,并残忍地杀害,年仅29岁。她牺牲前留下了一封信给毛泽东:

“我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杨开慧牺牲后,三个孩子被送到上海寄养,在那里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其中最小的弟弟毛岸龙因病去世,哥哥毛岸英则在朝鲜战场上牺牲。

只有毛岸青幸存下来,并最终与父亲团聚,但他对母亲杨开慧始终怀有深深的思念和敬仰

1990年11月6日是杨开慧诞辰90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位英雄烈士,湖南省委决定在板仓建立一个纪念馆,并为她塑造一座雕像。

当时已经身体虚弱的毛岸青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并亲自参与了雕像设计和审定工作。

1990年11月5日,毛岸青和邵华带着儿子毛新宇回到湖南板仓,在雨中祭扫了杨开慧墓地,并参观了纪念馆。

第二天,在雕像落成揭幕仪式上,毛岸青动情地说:

“我没有别的要求,就是在我死后,请把我安葬在我的妈妈身边。”

17年后,他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2008年12月21日,他和邵华的骨灰回归故里,并与杨开慧合葬于板仓烈士陵园,这样一来,这历经磨难的一家终于团聚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中南海   生下   延安   危在旦夕   儿媳妇   儿媳   大连   灾区   功臣   雕像   母子   晚年   这个消息   婚礼   牺牲   妻子   母亲   医院   邵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