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人说亚运|办一项没人看得懂的比赛是种什么体验?

编者按:杭州亚运会筹备工作已经到了冲刺阶段,全省的亚运声音此起彼伏,城市装扮中的亚运元素随处可见,亚运吉祥物江南忆“三小只”也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些都在告诉我们,杭州亚运会真的要来了。而在这背后,无数为保障亚运会顺利举办默默付出的人们也有很多话要说,让我们听一听在“亚运人”眼中的“亚运”有什么不一样。

胡晓璐

工作岗位:萧山临浦体育馆

岗位职责:竞赛副指挥长助理

参与亚运工作时间:2年

4月底,萧山临浦体育馆刚刚成功举办了2023年亚洲克柔术锦标赛&世界克柔术大奖赛。赛后,亚奥理事会亚运部主任海德·法曼专门给杭州亚组委竞赛部部长朱启南寄去了一封感谢信,其中特别提到了我所在的竞赛部为比赛的顺利举办起到的重要作用。有了这莫大的认可与鼓励,我和场馆的竞赛团队的小伙伴们都非常有信心,能够在即将到来的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中,办好在临浦体育馆举行的柔道、柔术、克柔术和盲人柔道四个项目。

胡晓璐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克柔术国内零起步

连国家队都是临时组建的

上月底举办的赛事,是克柔术洲际赛事在中国的首次亮相。克柔术是杭州亚运会中的一项非奥项目,在雅加达2018年第18届亚运会上,克柔术才首次作为亚运会比赛项目亮相。此前,国内从未开展过克柔术的相关赛事,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甚至连中国克柔术国家队都是为了参加杭州亚运会临时组建起来的,其中的运动员一半来自柔道,另一半则来自摔跤。

我相信不少人都是第一次听说克柔术这个项目。它的名字并不是“克制柔术”的意思,跟巴西柔术也没有关系,它实际上源于原名“Kurash”的音译发音,始于3500年前的乌兹别克斯坦,在中亚地区一直广受欢迎和重视。克柔术一局定胜负,每局时间为男子4分钟,女子3分钟,男、女按重量级别分项。克柔术与柔道比赛规则非常相似,判定胜负标准也相似。最大的不同在于,克柔术规则规定唯一允许的姿势是站姿,更加通俗地说,柔道中有“躺平”的技术动作,而克柔术考验的是“站着赢”的技术。

前面也提到,我们国家并没有专业训练克柔术的运动员,但因为这个项目和柔道、摔跤有相似之处,咱们中国队第一次组团参加克柔术亚锦赛,就获得了5枚金牌。能够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我内心的骄傲感油然而生。作为比赛场馆运行团队的一员,每次看到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我就愈发觉得前期为办好这项赛事而付出的努力都太值了。

其实,我曾是一名柔道运动员,也曾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奉献了自己十年的青春。退役后,我希望能拓宽自己的边界,因此跳出体育圈,有了一个自己的小公司。本以为有关体育的种种只能停留在回忆中,没想到,两年前,我在柔道省队的教练突然邀请我参与杭州亚运会的运行工作。思考纠结一番,我还是决定加入临浦体育馆的竞赛团队,接手了包括克柔术在内的四个项目。

自从接手这个项目开始,我观看了大量克柔术的比赛视频并查阅了海量的资料,努力把规则吃透。只有自己真正了解这项运动,甚至成为专家,在赛事组织工作中遇到问题才不会像没头苍蝇一样不知所措。为了保障赛事的顺利运行,我提前就和国际克柔术联合会副主席、秘书长以及克柔术项目技术代表保持密切的联系,前后开了数不清的线上和线下会议,有时会甚至忘我地和对方探讨到凌晨两点,对方也会和我玩笑般地抱怨:“晓璐,你是不是不用睡觉?”其实,我哪里是不用睡觉,只不过此次举办克柔术亚锦赛和世界克柔术大奖赛是今年首场洲际测试赛,我们的团队非常珍惜实操练兵的机会,希望所有细节能够以亚运的标准做到尽善尽美。

克柔术比赛现场。潮新闻记者 董旭明 摄

逼自己成为专家

模拟考交出满意答卷

尽管前期做了充足的准备,我们团队实战的时候仍遇到了不少困难。克柔术亚锦赛是一个单项赛事,和亚运会这样综合性的运动会不一样,它有自己个性化的东西,如何将其与亚运的办赛标准结合起来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点。

举个例子,克柔术是根据运动员的体重分比赛级别的项目,因此赛前需要进行称重和抽签才能得出比赛场序表。此次克柔术亚锦赛是比赛当天称重,而根据亚运会的要求,运动员的称重、抽签是在比赛的前一晚,有了场序表,第二天的竞赛播报工作、媒体运行及反兴奋剂等环节才能顺利运转。而这次的比赛中,我们遇到了单项组织信息团队迟迟不能拿出赛场序表的情况,也许他们有自己信息保密方面的考量,但这样做让我们的工作开展遇到不小的阻力,于是我当场就与对方沟通了情况的严重性,在我们的坚持下,信息团队才给出了他们的场序表。经过这个波折,我们竞赛团队的成员也更加认识到,涉及到所需的竞赛相关材料,一定要提前沟通确认好竞赛信息收集的时间节点,这也是举办此次赛事收获的一个宝贵经验。

面对这样一个几乎没有群众基础的项目,我们从零开始、稳扎稳打,在亚组委竞赛部专业指导下,不仅做好了竞赛指南、流线优化等工作,还担起前来参赛的20个亚洲国家和地区涉外人员入境手续和抵离工作。

对我个人而言,这段工作经历将成为我宝贵的亚运回忆。而且,和以前运动生涯专注自己的一个项目不同,这次能够参与到亚运会这样一项综合赛事的筹备,对我的统筹能力和大局观的构建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我相信,亚运后回到我的本职工作,留下的不仅会是美好的回忆,还能留下一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习惯。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亚运   柔术   柔道   杭州   亚运会   体育馆   运动员   赛事   团队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