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瀑布的围挡早就有了,为何现在突然火遍全网?

去年夏天,我结束了为期四个月的边疆之旅,走黄河西岸的沿黄公路回河南。

当我快走到壶口瀑布的时候,一看导航规划的路线图,顿时一阵狂喜。因为沿黄公路紧贴着黄河的岸边,这意味着我可以欣赏到壶口瀑布这个心仪已久的景点。

壶口瀑布是个知名的风景区,国家5A级,门票加小交通一百多元的样子(陕西、山西两边价格不同)。不过,对我来说,只要能在公路上拍到,我就心满意足了。

坦白说,我是很想看看壶口瀑布,只是看看就好。至于进景区与大瀑布来个亲密接触,我也想,但意愿不算强。景区的门票价格,个人也觉得偏高了。

然而,等到了那里,我就彻底傻眼了。公路虽然是贴着河岸修的,但景区在黄河一侧修了一排围挡,两米多高,给挡了个严严实实。

打开车窗,我就可以听到黄河惊涛的轰鸣声,但是什么也看不到。

这里要插句话:沿黄公路并不宽,是不能停车的,路边也基本没有可以停车的地方。即使没围挡,我们也甭想停下来观景。

但是,有了围挡,哪怕你只是想把方向盘时瞄上两眼,也做不到了。

你问我怎么想的?我一点也不意外,我反倒很意外这件事能上热搜。因为壶口瀑布的围挡,很早就存在了。难道以前都没人注意到吗?

作为一个资深旅行者,我走遍了全国大多数省份,去过的景区至少有数百个了。像壶口瀑布这样做的景区,其实不在少数。

很多景区旁边,都有省道、国道穿过,甚至有的景区内部都有大公路穿过的。如果公路比较高,能形成不错的观景角度,那么景区大概率也会建围挡的。

只不过,别的景区的围挡,只是挡住景区的一个角落。景区的核心景区,你是没有办法在大公路上看到的,要想看还得老老实实去买票。它挡了,你看不到,确实遗憾,但不会给人很深刻的感触。

从这个角度来看,壶口瀑布的围挡显得真直白——就是让你看不成。只要把围挡撤了,大瀑布便可一览无余,尽收眼底。黄河两岸的公路上,都是很好的观景位置。

可是,围挡就在那里。再联想到壶口瀑布是天然形成的,自然会让大家气不顺——别的山水景点,也是天然生成,围起来收费都已经让人意难平了,而你壶口瀑布可倒好,我在公路上瞄两眼都不行!

相关地方已经回应了,说围挡是因为里面施工才修的,这并不可信;又说将来围挡是要拆除的,这反倒让我很意外——如此诚恳的态度,很久没有看到了。我只看到围起来的地方越来越多,却很少看到围好了再开放给小民的(倒闭的景区不算,壶口瀑布显然和倒闭扯不上关联)。

推而广之,如果壶口瀑布的围挡该拆,那么其它景区类似的围挡也该拆。

过去,“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不造反,山河还真不是我的。可是这“过去”了,一切权力归屁民,山川河流,南北东西,也都有我的一份。名山大川,也应该囊括在内。

个人疯话:我反对一切把自然山川围起来收费的行为。然而,事实上它们都在向我索取门票钱。

像清明上河园这样由私人开发、完全人造的景点,收门票是合情合理的——只要当初跟开封政府签的合同没问题,钱交过了,税付过了。

而老天爷赏给国人的那些名山大川,咱只收外国人和入了外国籍的中国人的钱,是不是更合理呢?

诚然,开发需要费用,维护也需要费用,适当收点补贴一下成本也有道理。但现在那些景区的门票价格,远远超出了这些费用。关于这个问题,我此前发文探讨过,在此再强调一次:门票钱绝不是为了覆盖成本,而是为了让收钱的人发财。

我觉得门票经济就是一种勒索,是一种不正常的旅游生态。正常的旅游业,应该是通过宾馆、饭店、游乐设施、交通、旅游服务、购物来赚钱的。

举个具体例子:一个景区里的悬空玻璃栈道,收钱无可厚非;如果我不愿出这个钱,那我可以步行走山路过去。但你不能剥夺我步行爬山的权力。

当然,事实上我的权力已经被剥夺了。

行行,我打住,就算你围起来收门票合理,那你能不能给我留一个怯怯地偷瞄两眼的权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瀑布   山川   黄河   名山大川   景点   景区   门票   权力   意外   公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