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丨外贸新变局:谁在高歌猛进?谁在蛰伏积力?




劈波斩浪的外贸

编者按 船行中流,奋楫者先。今年以来,随着广东、浙江等外贸大省的不断发力,中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占比的持续提升,我国外贸进出口稳中向好态势进一步延续。从全国31个省份进出口总值排行榜来看,强者愈强的头部省份位次较为稳定,竞争胶着的腰部省份迎来新一轮位次大洗牌,我国外贸发展新格局正在加速重构。受外需减弱、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


观澜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彩娜



经历新一轮位次大洗牌,我国外贸发展新格局正在加速重构。

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份均已发布一季度进出口主要数据。从进出口总值看,全国前10省份分别是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山东、福建、四川、河南、江西,其中东部地区占据7个席位。

从进出口同比增速看,24个省份呈正增长态势,其中17个省份跑赢全国平均增速(4.8%),位列第一的新疆增速高达80.3%,增速较快的还有贵州、广西、湖南、新疆、江西、海南等省份,江苏、四川、天津、重庆、陕西、山西、西藏呈负增长。




粤苏浙沪超万亿,腰部省份位次洗牌


万山磅礴看主峰。

今年一季度,全国共有4个省份进出口总额超万亿元,其中广东以18400.7亿元领跑全国,江苏、浙江、上海分别以11991.9亿元、11326亿元、10470.9亿元位列第二、第三、第四。

在全国31个省份进出口总值排行榜中,强者愈强的头部省份位次较为稳定,竞争胶着的腰部省份迎来新一轮位次大洗牌。与去年同期相比,江西赶超安徽、辽宁、天津、重庆,挺进外贸前10;辽宁反超天津,上升至第11位;湖南从第18位上升至第13位;广西从第19位上升至第16位;河北下滑1个位次,至第17位;湖北下滑3个位次,至第18位;重庆则从第10位下滑至第15位。

一季度,江西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997.8亿元,同比增长44.6%。从规模看,目前江西外贸规模居全国第10,中部第2,占全国外贸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至2%;从增速看,江西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均居中部第2,分别居全国第7、第6和第7位。

中西部地区进出口增速究竟有多猛?今年前4个月,中西部地区合计进出口2.45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18.4%,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受访专家认为,在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推动下,中西部地区进出口占比快速提升,进一步优化了我国外贸区域结构,拓展了对外贸易空间。

中国CFO百人论坛理事、高级经济师邓之东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中西部地区进出口表现亮眼,一是得益于国家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尤其是对中西部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贸易逆差地区出口退税政策的支持,吸引了更多外贸企业进入这些地区;二是中西部地区外贸企业积极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提升了外贸综合实力;三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形势良好,市场潜力大,尤其是一些产业链整体迁移和区域协调发展带来的机遇,使得这些地区的外贸水平逐步提升。综合来看,二季度中西部地区外贸表现有望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进出口规模较小、基数较低,中西部地区在进出口增速等方面后来居上。但是,也要看到,中西部地区在我国进出口总值中的占比依然难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提并论。广东等外贸大省在我国外贸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在稳外贸过程中,尤其要发挥好外贸主力军作用。




打好稳外贸“组合拳”,更好发挥外贸主力军作用


白明认为,今年中国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外需的不确定性仍然是最大制约因素。要继续落实好稳外贸政策“组合拳”,不断优化外贸服务体系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

4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要发挥好外贸大省稳外贸主力军作用,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增强政策协同效应。4月25日,国办印发《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在前期已出台多轮政策举措的基础上,推出新一轮举措再次释放出加大力度稳外贸的积极信号。

近日,浙江、山东、上海等外贸主力省市全面出击,因地制宜出台更加明确和具体的政策举措,积极应对外部复杂形势下面临的多种挑战,进一步推动外贸外资高质量发展。比如,上海发布《上海市促进外贸稳规模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和《上海市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若干措施》,共提出8方面41条措施,进一步优化政策供给、强化系统集成。

如何更好发挥外贸大省稳外贸主力军作用?白明指出,关键是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出台配套政策举措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外贸竞争新优势,以新优势打开新空间。

“稳住总量、优化结构需要多方面措施和支持,政府、企业、市场等各方应共同努力提高外贸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天津财经大学教授丛屹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贸大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一是加强与新兴市场的贸易合作,继续开拓非洲、拉美等地区的市场,同时加强与传统市场的合作,如欧盟、美国等地,努力提高市场份额和市场占有率。二是加强企业创新能力,支持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大力推进产业升级,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发展智能制造、数字化制造等新兴领域,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转型。四是持续推进贸易便利化,加快海关通关速度,提高清关效率。五是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坚持质量优先,对标国际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可靠,提高消费者信任度。六是多渠道提供融资支持,为外贸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

丛屹分析称,预计二季度和全年的外贸形势将继续稳步增长。其一,随着各国努力推进经济复苏,海外需求总体处于恢复增长的态势。其二,我国政府持续通过降低关税、简化出口手续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外贸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外贸增长。其三,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出口产品竞争力增强,高端产品逐渐成为出口主力,这也将有利于提升中国外贸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因此,预计中国外贸形势将保持平稳增长的趋势,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劈波斩浪,风光在前。


主力军

广交天下客 外贸“开门稳”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张李源清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近日发布数据称,一季度,广东外贸承压而上、逆势而进,货物进出口总额再创历史同期新高,规模继续稳居全国第一。

外贸回暖也反映在同期举办的广交会上。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本届广交会全面恢复线下办展,226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报名,线下参展企业达3.5万家,现场出口成交216.9亿美元……这些数字创下广交会67年以来最大规模。

在外部环境仍复杂严峻的当下,从广交会新趋势看中国外贸,如何进一步稳规模、优结构,逆流而上。


“新三样”出口保持高增速

今年一季度,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成为拉动广东外贸出口增长的新动力,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分别增长10.5倍、50.5%、1.2倍。

“新三样”在广交会平台表现同样出彩。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广交会新设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展区看到,智能网联汽车、飞行器拿下多个国家境外采购商的大额意向订单。

“‘新三样’出口的高增速,既与产业变化带来的市场机遇有关,也得益于我国完备的产业链和供应能力,以及前瞻性与阶段性递进政策的促进作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新闻发言人高士旺认为,目前“新三样”市场渗透率还比较低,市场需求远未饱和。高士旺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新三样”出口仍将保持较高增速。


“新伙伴”促成新订单

变化不止于此。在广交会现场,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明显感受到,现场客商不再以欧美客户为主,东盟、中东、非洲客商比以往更多。

近年来,传统欧美市场需求疲软,广东鼓励企业把重心转向新兴市场国家。本届广交会首次在一、二、三期均设进口展,同时积极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采购商与会,其采购商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占到参会总人数近一半;在广交会“全球合作伙伴”中,86家机构来自5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占总数的49%。

广东外贸数据反映了同类现象:一季度,东盟继续保持广东第一大贸易伙伴位置,同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增长10.9%,占进出口总值的29.4%,有力支撑外贸大省广东实现扭负为正。

这种变化和趋势也是当前整个中国外贸正在面临的变化和趋势: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对东盟、拉丁美洲和非洲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16.1%、11.7%、14.1%,规模合计占比提升2.4个百分点。


今年是贸易数字化重要转折年

“从全球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看,数字化的货物贸易和数字化服务贸易都占了比较大的比重。”值得注意的是,在广交会期间举行的首届贸易数字化创新发展论坛上,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副部长王受文表示,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42万亿元中,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2.1万亿元;服务贸易总额6万亿元中,数字服务贸易规模达到2.5万亿元。他透露,接下来商务部将支持贸易数字化进行先行先试,如支持广东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的“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建设。

广东省副省长张新也在此次论坛上透露,2022年广东省数字贸易进出口额已经达到821亿美元,跨境电商进出口已经达到了6450亿元,同比增长了95%,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超过5万亿元,居全国第一。

“2023年是我国推动贸易数字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下一步必须通过贸易数字化升级,来深化与东盟、欧洲、日韩等全球其他国家的贸易深度合作,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


探路者

遭遇“倒春寒” 宁波外贸承压回升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杨益波



“这段时间,我们的下游合作工厂正加班加点赶制出口订单,一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将运往欧美等地。”宁波一外贸公司业务经理王力涛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外需环境不好,特别是今年前2个月,出口同比下降,“客商订单明显减少,3月份开始才有所好转。”

受主要市场需求收缩影响,今年一季度,宁波外贸进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呈下降趋势。但从3月份来看,宁波外贸进出口回暖态势明显,“预计接下来,订单会逐渐增多。”这是包括王力涛在内的很多宁波外贸人的普遍看法。

遭遇“倒春寒”但总体平稳



宁波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宁波外贸呈回暖迹象,单月外贸进出口额为1092.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8%,月度进出口增速由负转正。但由于受一二月份经济整体形势影响,一季度宁波外贸进出口总额2958.6亿元,下降3.4%。

欧盟和美国仍为宁波前两大贸易地区,但进出口额有所下降,一季度分别为530.1亿元和465.9亿元,分别下降6.2%和12.9%;3月份对欧盟进出口回暖,增长10.5%,对美国进出口降幅收窄,下降5.7%;东盟为第三大贸易地区,进出口354.5亿元,增长8.8%。此外,宁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978.3亿元,增长13.7%,占同期宁波进出口总额的33.1%;对中东欧国家进出口126.9亿元,增长22%。

一季度,新能源产品出口亮眼,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分别出口43.5亿元、32.8亿元和19.7亿元,分别增长14.5%、115.7%和57.6%。

创新方式促外贸“抢订单”



作为“外贸万亿之城”,宁波一季度进出口数据略显失色,但进入3月后,宁波外贸很快扭转疲态,出现回暖迹象、承压回升,展现出较强的韧性,这与宁波先后出台的一系列走在全国前列的外贸创新举措不无关系。

比如,去年12月份,宁波率先吹响了“百团千企万人”拓市场促招引行动的号角,力争半年内吸引超1万名外贸人出境拓市,拉动100亿美元新订单。截至今年2月份,宁波已组织出境企业700家次,实现约70亿美元外贸新订单。

为促进宁波外贸潜力进一步释放,提振外贸企业发展信心,宁波海关持续优化监管服务,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指导企业综合用好RCEP原产地规则、证书“自助打印”等惠企政策,提升企业享惠能力;加强企业信用政策宣传和企业培育,鼓励企业积极申请海关高级认证;同时,持续推广“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快速通关模式,提升通关效率,实现口岸通关零延时。

“多条腿走路”从稳到优



在今年的第133届广交会上,宁波派出了史上最大规模交易团:参展企业逾1300家,参展人数超1.2万人。截至目前,广交会第一期出口成交额128亿美元,宁波交易团第一期出口成交额7.68亿美元,占整体的6%。多家参展企业表示,对今年外贸形势保持相对乐观态度,面对订单压力,企业正在“多条腿走路”,包括挖掘内需和发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拓展更多的销售渠道,拥抱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

“企业要在练好内功的同时,扩大客户群,降低企业成本,从‘稳’走向‘优’。”在王力涛看来,宁波外贸出口很多是休闲用品、汽车配件、能源类等产品,这些产品其实还是有相对稳定的客户群的,只是现在略微有减少。

王力涛表示,要在“稳”的基础上进一步“优”,还得从自身抓起。“人员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管理模式优化,这些主要来自内部。外部方面,就是开拓新兴市场,比如东南亚等。国内市场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潜力不小,如果能调整好心态,还是能做一些的。”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紧紧锚定开展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人民日报六连评

●区域观察丨江苏:锚定千亿级“蓝天赛道”

●解读丨增加金融供给 支持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

●视点丨让文物遗产“活”起来

●热点丨应对人口新挑战 加快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总 监 制王辉 王继承

监 制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中国经济时报   东盟   外贸   位次   高歌猛进   宁波   广交会   广东   变局   省份   订单   地理   进出口   政策   我国   贸易   经济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